第6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背着篓子进了药铺,负责抓药的药童看到他们三人,一看就不是治病的。
  当张希瑶拿出知了猴,他喊了大夫过来。
  大夫仔细打量背篓里的蝉蜕,“全卖?”
  “对!”
  大夫报了价,一斤八百文。
  这价格一出,张二伯直接打了个嗝。他之前听二郎说过镇上给的价格。二十文一斤,阿瑶不肯卖。家里的孩子觉得能卖钱就行。为什么还要拿回来。
  孩子们还拖他进镇上卖了,得知侄女要来汴京,他就让孩子们再等等。
  谁能想到,只是多走三个时辰的路,居然翻了四十倍。那个药铺大夫很黑啊。专骗他们这些贫苦老百姓!
  他还在这么愤慨,张希瑶已经从筐子里掏出蘑菇。
  红菇是药用菇,要是这大夫认识,兴许能卖高价。
  可是大夫看了半天摇头说这不是药。又看了篓子里的松茸等蘑菇。他提醒他们可以明早去东华门的市场,那边是皇宫采购的地方。像这种贵重的新鲜蘑菇可以送到那边卖。
  如果他们赶时间,可以去州桥南的食肆,那边有许多饭馆。价格肯定要比宫里给的低。
  张希瑶朝对方道了谢。
  大夫给称了重,总共是两斤三两。找了二十来天,装了满满一大背篓,居然只有两斤三两。这东西也太轻了。
  大夫怕他们拿着不方便,特地给银角子。就是形状有些奇奇怪怪。
  张希瑶出了药铺,又去第二家,先是问蝉蜕价格,倒是跟之前那家差不多。问到收不收蘑菇。大夫看了之后说不收。一连去了四五家皆是如此。
  有一家药童直接拿着布在门口撵人,嘴里骂骂咧咧,“哪来的药花子。这是你们能来的地方吗?看病!你有银子吗?!”
  张二伯以前只在镇上待过,看到对方这么凶,就有点打退堂鼓,“阿瑶,这些蘑菇是吃的。不是药。咱们就别费功夫了吧!”
  张希瑶觉得那客商能将红菇卖到汴京。五十文还有得赚,肯定不是当蘑菇卖。一定是当药卖。
  不过她也知道二伯是被这些看人下菜的药童凶怕了。
  他们进店不看病,只为了卖蘑菇。药童脸色就不怎么好看。说话也不好听。
  张二伯也是要脸的人。被一个半大孩子骂,他气不过。又不能跟对方吵。
  张希瑶也没跟对方吵。直接无视对方,把对方当隐形人。就这么一路问,她让二伯在外面等。她一个人进去就行。
  张二伯不得不佩服侄女的厚脸皮。她好像一点也不在意这些人的冷脸。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时楼大骨传药铺”里,这个掌柜收红菇。
  张希瑶不懂药,所以她不知道对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适、四肢抽搐有很好的疗效,在被制成“舒筋丸”。正是“时楼大骨传药铺”独家秘方。(2)
  大夫问她从哪找到的。
  张希瑶也没有瞒着他,“这是我自己采的。之前一直卖给客商。不过他一年只能来一次。最近家里要用钱,我就做主拿来东京,看看有没有识货的人。”
  大夫点点头,伸了一巴掌,“以后你有这个红菇,尽可以全送过来。我都收。我每斤给你一百文。”
  比那客商给的价还翻了一倍。张希瑶觉得客商并不贪。她朝大夫道了谢,将红菇全卖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