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 章| 争宋地昭阳生事 守襄陵郑门赴义(3 / 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敢问大人,是谁在倾我社稷?”公孙衍问道。
  “秦人哪!张仪呀!还有齐人!”
  公孙衍夸张地摇头。
  “不是他们,是谁?”朱威盯住他。
  “是你的陛下!”公孙衍一个字一个字地迸出来。
  朱威不吱声了。
  过了好久,朱威长叹一声,缓缓蹲下。
  公孙衍将酒葫芦挂回腰上,拿起鱼竿:“走吧,大人,让你一搅和,鱼是钓不成了。”大步走去。
  朱威站起来,跟上。
  “请大人拎上桶。”公孙衍朝一边的水桶努嘴,苦笑,“女人想吃煎鱼,看来只能喝锅汤了。”
  朱威拎起桶,见里面只有几条不足一虎口的小鱼。
  二人回舍,公孙衍将孩子放到榻上,将鱼交给女人煮汤,回到院中,招呼朱威蹲下,寻来石块、木棒摆出一个五花八门的图案。
  朱威看着他,一脸惶然。
  “大人,这就是你所关心的天下。”公孙衍指着图案中间一块地方, “这儿是魏国,这儿是大梁,你的大魏的社稷所在。敢问大人,就眼前局势,大魏社稷何处最危?”
  “我说过了,秦人,齐人。一个在西,一个在东。”朱威指向图案上的秦、齐。
  “你说的是长远,我问的是眼前。”
  “这……”
  “这儿!”公孙衍的手指重重一戳。
  “楚人?”朱威震惊。
  楚国北部重镇项城郊外密密麻麻地扎着一片接一片的军帐,中军辕门居于核心,从辕门直驱可入的是中军大帐。
  时近正午,中军帐中,气氛紧张、热烈。
  坐在主将位上的是昭阳,侍坐二人,一是监军靳尚,一是副将景翠。
  昭阳的案前平摊一幅涂满油漆的麻布作战图,图上用带色的油笔标着三支腥红的箭头,每一支箭头指向一个圆圈,分别代表三个目标:徐州、襄陵、陉山。
  从三人的表情看,显然经过一场争论,尤其是景翠,脸上泛着激动。
  “主将!”景翠从席位上起来,在昭阳席前跪下。
  昭阳俯身,左手托住腮帮子,眯眼盯住他:“景将军,你这是为何?”
  “请听末将一言!”景翠的声音几近哀求。
  “请讲。”
  “末将再次恳请主将收复陉山!”
  “说说,你为什么缠住陉山不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