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团小小的身子扑过来抱着清浅的腿,平和公主穿着一身粉蓝色的对襟小袄,一支蓝田玉项圈澄盈盈的挂在脖子上,益发显得如粉团儿一般。
  平和公主嚷道:“姨母,雅安答应过这月要进宫陪我玩秋千的,她说话不算数,我还留着好多好东西舍不得吃给她呢。”
  雅安是德安的妹妹,与平和的年岁相仿,两人是极好的朋友。
  皇后蹙眉道:“雅安府上有要紧事,平和不要闹了,让陆嬷嬷和怀公公陪你玩。”
  “不要,我要姨母。”平和扭股糖般贴在清浅身上恳求,“姨母稍后出宫,帮平和带些好吃的给雅安,再给她带句话,让她早日进宫陪我。”
  清浅刮了一下平和的鼻子笑道:“都依你。”
  皇后笑看着妹妹道:“你进宫觐见太后?极好,我本担心你拿着皇上赐的腰牌胡乱用呢。”
  皇后和清浅关系好,并不称本宫,清浅行了礼笑道:“太后命清浅过来,清浅才敢过来呢,今日进宫是为了沈雨默的案子。”
  皇后问了几句案子详情,嘱咐道:“别逞能,若是觉得吃力多问问袁大人。”
  清浅嗯了一声,打量起皇后宫中的摆设,梨花木的凤椅和案台,上头有极好的羊脂玉摆件,姐姐喜欢雨过天晴的颜色,宫中多是定窑汝窑,宫女太监们井井有条,并不敢僭越,一切瞧起来,姐姐这个中宫之主的位置仍很稳当。
  只要不经历明德八年的落胎,姐姐的气势和气度并不输周贵妃,并非咄咄逼人才是服众的手段。
  虽然周贵妃有父兄在朝中,但清浅外祖是前朝首辅,四朝重臣,如今虽然身子不好在家休养,但每逢节日大寿皇上都是要亲自登门庆贺的。
  杨老首辅虽然致仕,但说话的分量极重,隐隐还是朝廷一派势力,只不过杨老首辅漠视权力,淡泊功名罢了。
  皇后问道:“皇上问过好几回,外祖返京的时辰,我记得是下月,回头你得了准确日子,让父亲奏呈皇上。”
  “臣妹记下了。”清浅应道,“论起来外祖回乡祭祖也该返京了。母亲都念了好几次,父亲的礼都备下了,只等外祖回来。”
  “清汾身子如何?”皇后提起弟弟有几分痛心,“三年前我回府省亲,每每想起弟弟的惊才绝伦,不由得痛彻心扉,明年我又将回府省亲,不忍见弟弟如此。”
  “明年或许会好转。”清浅报喜不报忧,“哥哥即将下定飞燕姑娘,我瞧这几日精神不错。”
  皇后叹了一口气道:“清浅,或许是我的错觉,我总觉得有一日,清汾会突然清醒过来,考上状元当了朝廷栋梁,成为我们姐妹的倚靠,或许是我痴想了。”
  清浅默然,哥哥若是成长起来,闻府前程不可限量,只是天妒英才……
  “父亲前些日子让我向皇上美言几句,说是内阁空缺一人,想进内阁,我想了想不成的。”皇后吩咐清浅,“皇上平日的口风觉得父亲读书上虽有几分天赋,但并无治国之才,格局不够开阔,目光不够长远,我若是强行求了皇上,勉强让父亲进了内阁,父亲只会心神俱疲。”
  不能进内阁是父亲内心的痛。
  纵观整个朝代,几十年前的前三甲进士哪个不曾进内阁,何况府上还出了前朝首辅的岳丈和当皇后的女儿,便是首辅也做得。
  闻仲豫总觉得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是自己能力不足的原因,故而勤政洁身,广交姻亲好友,只是为了入内阁。
  清浅淡然笑道:“入阁封相是能力更是运气,强求不得的,姐姐不必太放在心上。”
  若是勉强得了,难道不怕外人说是靠着裙带上位的吗?
  皇后继续寒暄了几句,吩咐怀公公送清浅出宫。
  怀公公慈眉善目,为人宽厚,他笑道:“三姑娘,公主方才急急出去,让姑娘等她片刻呢。”
  清浅笑了笑:“怪道中间清净了不少,原来平和出去了。”
  平和气喘吁吁跑来,小脸蛋上红扑扑的,身后的宫女提了一个大包,平和拿过包裹递给清浅道:“……这个是给雅安的,姨母千万记得。”
  清浅笑着应了道:“必定不辱使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