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今就等着钱氏发丧,她这桩心事便了了。
  侍女有些不安,“奴婢担心,皇后娘娘此番裁人,是在警示咱们。”
  郁太妃不以为意,“凭她知道些什么,如今钱氏已去,也不能拿本宫怎样。”
  她好歹也是皇帝的庶母,林氏胆敢不尊重,除非活腻味了。更别说钱氏的死已将西苑推到风口浪尖上,林氏若能大张旗鼓的下手,她反倒佩服她。
  侍女点点头,“齐王殿下不日就将进京,定会问起钱太妃之事,皇后只怕忙着把谢婉玉摘出去,更顾不上理会咱们。”
  郁太妃心中一动,莞尔道:“齐王是个孝子,本宫侥幸与他有过数面之缘,自是要帮他指点迷津的。”
  说罢便命人取来纸笔,打算修书一封给齐地寄去。
  侍女诧道:“娘娘是想宽慰齐王殿下以解哀思?”
  “哀思要解,仇也要报,本宫怎忍看着钱太妃草草离去?”两行浊泪便从郁太妃干涸的眼眶滚落下来,“我的好妹妹,你怎生如此命苦?你放心,这宫里谁最对不住你,我定要让你儿子为你讨回公道。”
  =
  谢婉玉不是禁足胜似禁足,终日闷在宫里不得出去,林若秋没得帮手,只好将赵采薇拉来为自己分忧。
  赵贤妃沉寂多时,如今总算等到扬眉吐气的机会,自是春风得意。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她半点不比谢婉玉差,凭什么只能居于谢婉玉下首?若两人的出身换一换,没准她做这个贵妃也使得呢。
  因此她筹办起钱太妃的丧事来比谁都带劲,旁人都一个个垂头丧气如丧考妣,唯独她志得意满斗志昂扬——这正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时候,怎么能错过?林若秋尚未操办过婚丧大事,少不得得多向她讨教呢。
  川儿见她喜形于色,不得不提醒她注意收敛点儿,别叫人背后议论。
  赵贤妃嗤道:“本宫怕什么,又不是本宫害死她的,冤有头债有主,该找谁报仇找谁去。”
  照她看,贵妃和皇后在这件事里都不清白,谢氏仗着统率六宫之权把人不当人看,这不就闹出人命来了吧?皇后也不是省油的灯,看似为谢氏开脱,可照样收了权柄,把谢氏给撂起来——不过赵贤妃既得了好处,她也就不计较林若秋的嘴脸有多么丑恶了。
  眼下她只想尽快将丧事办妥,再在皇帝的万寿节出一波风头,或许便可将谢氏取而代之。
  死人无须费太多工夫,还是哄活人开心最要紧,赵贤妃扭头道:“本宫命人准备的那座玻璃炕屏,可知何时能运进京来?”
  川儿忙道:“已经在准备了,不过那波斯商人要价颇高,大人正在磋商。”
  赵贤妃瞪着眼道:“不管花多少银子,务必得将东西到手。”万寿节讲究的就是一个出奇制胜,若太过寻常的,倒不如不送。
  川儿只得答应着,心道别人的闺女为娘家挣银子,您倒好,尽把银钱朝外洒,难怪都说女儿是赔钱货呢。
  赵贤妃再三叮嘱,得到保证之后方才安心,又睨着他道:“可有打听出皇后要送什么?”
  川儿摇头,“不知,琼华殿忙着料理钱太妃丧事,似乎无暇顾及其他。”
  这却怪了,难不成林若秋忘了皇帝生辰?那皇帝该有多伤心哪。赵贤妃不禁啧啧,看样子会有一场好戏看了。
  第171章 密谋
  在林若秋跟赵贤妃的共同努力下, 钱太妃的丧事被办得风风光光, 比以往任何一遭都来得热闹。有人甚至觉得钱太妃死在好时候, 放在从前,她一个无宠又无功的老太妃哪能享这般尊荣, 还不是趁着这几年天下升平,又赶上了皇后的好日子, 陛下看在林皇后的面子上才格外恩赏么?
  要不然,钱太妃也不能以贵太妃的仪制下葬。
  唯一可惜的齐王殿下没能赶上这场盛事,明明皇帝已命人快马送信,那齐王却拖拖拉拉的,浑然没将母亲的亡魂放在心上。
  楚镇说起来时几乎都有点生气了, 他能等得,钱太妃的棺椁可等不得,若是严冬还好说,这时节哪能久耗?以钱太妃的身份, 皇帝也不可能逾制给她用冰棺的。
  林若秋劝道:“既如此, 就先命人装殓了吧, 横竖七七四十九日的道场还未做完,等齐王殿下回来,让他念几卷经就是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