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几个小太监连忙传令下去,几个宫女鱼贯而入,伺候官家洗漱。另有几人托来几套华美衣冠,让官家选择今日的幸运色。
  墙角趴着一只可爱的小狮子犬,全身雪白,摇着尾巴,静静旁观赵佶更衣。
  倘若有人格外注意这只狮子犬,就会发现它的眼神格外明亮,仿佛有灵智似的,目不转睛地观察赵佶的一举一动,好像也知道,整个寝殿里,数这个人最有故事。
  只是当官家换亵衣的时候,它嫌弃地一撇脑袋,很自觉地非礼勿视。
  赵佶很快注意到了狮子犬的存在。他眉开眼笑,朝它拍拍手。
  “你昨天又乱跑了,还知道回来!过来,给朕抱抱。”
  狮子犬——或者说,披着汪星人皮的佟彤,听到如此肉麻的呼唤,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完成任务要紧。她乖乖地迈出小短腿,扑进了赵佶怀里。
  ……好胖。
  ……真舒服。
  舒服得她居然下意识地蹭了蹭脑袋,摇了摇尾巴。
  佟彤意识到自己的本能动作,后悔得鼻子都酸了。
  ……怎么就鬼迷心窍,答应了王希孟那个馊主意!
  *
  希孟是从陈亮那里得到灵感的。
  陈亮是刺青师,负责在人体的肌肤上留下各种符号。这些符号,承载着本人的思维、情感、记忆。
  乾隆在汝瓷身上刻打油诗,若类比来看,也属于一种“刺青”的行为——把他的思维碎片强行注入到汝瓷当中。
  因此,如果佟彤能成功混入这堆思维碎片当中,就能够悄无声息地进入葆光的创作层。
  但,具体要怎么做呢?
  乾隆在葆光身上刻下的打油诗,是这样写的:
  “官窑莫辨宋还唐,火气都无有葆光,便是讹传猧食器,蹴枰却识豢恩偿。龙脑香薰蜀锦裾,华清无事饲康居,乱碁解释三郎急,谁识黄虬正不如。”
  (此诗不必背诵,看过就忘即可)
  这句诗的文采有待商榷,但意思很明显:乾隆认为,这件“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在宋代大概是盛狗粮的。
  因为诗中有“猧食器”三个字——猧,读窝,意思是小狗。
  上次雪晴来求佟彤帮忙。他没空手来,带了一堆台北故宫文创商品,其中就包括这个椭圆水仙盆模型。
  毕竟是台北故宫镇馆之宝,周边文创也做得精美异常。
  希孟拿到模型,在底部刻的“猧”字上施以重墨。又用同样的笔触,将“猧”字描在了她的手上。
  他知道自己这个设想有点过分。当时给她写字的时候,良心发现地多问了一句:“我可不保证你到了那里是什么品种。你别后悔。”
  佟彤被他捧着手腕,执笔在手心描绘,既痒又有趣。她环顾自己的卧室,脑海里忽然生出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成语:闺房之乐。
  “不不,绝对没有。”她忙着自我澄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