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白老板点点头,心知肚明:有赵孟頫、葆光、他自己、还有一群熊孩子在,这民宿一小半的房间都是免费使用的……
  “所以咱们要开源节流,”他最后决定,“增加收入途经。”
  “怎么开源?”美术生叶雨时傻傻问。
  白老板笑眯眯地看着门外一群打卡游客,轻声说:“他们大老远来到此一游,总会渴吧?”
  *
  第二天,一个看起来就勤劳质朴的大妈戴着塑料手套,头上系着块毛巾,笑呵呵地对众人打招呼:“我是白老板请来的饮品调配师。大家多关照。”
  陈亮、叶雨时、还有几个民宿员工愣愣点头,心想:怎的以前没听说过白老板有这等人际关系呢?
  旁边的几个“义工”则交换眼神,暗暗偷笑。这分明就是《清明上河图》自己嘛!
  不知道从图中哪个角落“征用”了一个卖茶饮的,这挂也开得太肆无忌惮了。
  北宋时小商品经济发达,首都人民大多早就解决温饱,过着舒适的小康生活,对饮食质量的要求自然水涨船高。
  从现存的文献记载来看,东京街头的饮料铺子比比皆是,向行人们供应各色饮料,原料以药材、果品、茶、酒为主,很多还具有医疗、保健、美容、提神等效果。
  《清明上河图》里也有类似画面:几个行人停在“饮子”铺旁边,付钱购买几杯饮料一饮而尽,驱散身上的疲劳。
  漉梨浆、椰子酒、木瓜汁、皂儿水、二陈汤、甘草冰、紫苏饮、冷元子、卤梅水、荔枝膏、梅花酒、杏酥饮……
  现代人看了这些名字,都不免唇舌生津。更别提,作为生于北宋时期的资深文物,《清明上河图》熟知它们最地道的做法。
  这还要归功于算命先生张择端,他作画时事无巨细、精益求精,为了画一个饮子铺老板,专门到他的铺子对面算了好几天的命,记熟了所有饮料配方……
  带到现代,牛刀小试,先调制了一种紫苏饮。
  原本是要用几种名贵药材,加生姜、紫苏等物煎煮而成,费时费力。这在古代是富贵人家的消时饮品,说是能令人容光焕发,青春永驻。
  但白老板深谙转圜之道。这年头谁还指望几杯饮料保持青春啊,都去美容院、健身房办卡了。
  于是减了几种名贵药材(况且很多已经不能合法买卖了),从某宝上购来已经预制处理好的替代品,再买来姜粉、干紫苏叶,再适量加了冰糖,最后还学着外头奶茶店,底下放了芦荟凉粉。
  去掉五花八门的药效,只留紫苏的原味,清香宜人,一口把人带回群山雾绕的世外桃源。
  民宿里有现成的劳动力可以压榨。那些花鸟熊孩子,都被她叫来做饮料了……
  人工费都免了。完美。
  民宿众人人手捧着一个塑料杯,杯子里装着新鲜出炉的紫苏饮,一口吸上来,大家的表情如痴如醉。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葆光难得微笑,“比人类那些乱七八糟的饮品都出色。”
  “我要是人类我肯定买。”雪晴也表示肯定。
  维多利亚当然不能错过这个试吃的机会:“以上帝的名义,我打赌这种饮料一定会畅销!”
  其他几个人也纷纷点赞:“配方是保密的吧?咱们得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
  最后文物们终于想起来:“得找个真人尝一下——咦,佟姑娘呢?”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