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锦秀这边接过大嫂给做的细面条时,自然真心的道谢,还特意的拿了本字帖,让柳氏拿回去让谢家成描摹,可把柳氏喜的够呛。
  劲道的细面条下了肚,谢锦秀觉着自己满血复活,浑身充满了力气,当柳氏把碗收走,他在屋里边走边消食,边复习着方先生给书籍,再在脑海中图书馆中做完一份应试模拟试题的时候,就看着谢明陈恭敬的领着一位白花苍苍的老人进来,搜了下原身的记忆,才发现原身在每年家族祭祀的祠堂里有看过这位老者,再仔细一想才确定此人乃谢氏族长谢信。
  “孙儿拜见三叔公!”谢锦秀拱手弯腰行了晚辈礼,只是等他被老人扶起来的时候,就看着屋里又进来许多人,后面跟进来一堆谢家的长辈,谢锦秀自然又少不得一一行礼问候。
  “咱们谢氏本来也是书香门第,只是先祖中有人不慎在京惹了事端,咱们谢家才不但不急流勇退,从京中搬到了这里,十几代下来,家道也随之衰败了下来。秀哥,这是咱们宗族里面的珍藏,现在就传给你用!”谢信的手有些微的发抖,但是还是稳稳的把一套看起来价值不菲的笔墨纸砚交给了谢锦秀。
  谢锦秀一一双手接过,然后恭敬的放到了自己的书桌上,才转身过来躬身道谢:“谢谢三叔公,谢谢各位长辈!锦秀必认真备考,不负各位长辈的期望。”
  简单的奖励过后,就是各种问询,等得知谢锦秀正在积极备考的时候,谢信连连点头:“努力举业才是正事,我们这些糟老头子,就不打扰了,明陈,带我们去堂屋,咱们说些话,不耽误秀哥备考!”
  谢锦秀连说没有,但是谢信等人还是一致说不能耽搁时间,谢锦秀只能将人相送到书房门口后,就看着谢信带着谢氏宗族的顶门立户的长辈们离开了书房,去了谢家主屋。
  他们似乎和谢明陈聊了许久,也不知道这些人一起攀谈了些什么,等走的时候,在书房读书的谢锦秀透过窗户就看着族老和族叔们,都是脸上带着喜色离开的。
  小书呆回来的第三日,谢明陈一大早连早饭都没有来得及吃就出去了,直到中午方才回来,一回来他就到了谢锦秀的书房。
  谢明陈一进入书房,就开心的和谢锦秀说着:“幺儿,水田的事情解决了。族里帮着咱们淘换了十亩水田,那些水田的位置也很好,就和咱们家里原来的水田紧挨着,今天我已经和那些族人们互相换了契书,水田已经是咱们家里的。幺儿,水田准备妥当了,你打算怎么办?”
  谢锦秀回来的第一天就已经和谢明陈说了,要买一些水田做实验田,用来实验农书上的种植方法,虽然获得了谢明陈的同意和支持,但是实验什么谢明陈还不是很清楚。
  “太好了,爹!”谢锦秀听了真的很开心,心中的打算没想到从酝酿到开始这么快。
  真是没想到谢明陈能完成的这么快,这么好,而且居然能买着本村的。
  毕竟现在的人们可是把田地看的如同自家的性命一般,如果不是发生了什么家庭巨变,天灾**,一般谁不是都是想着多买田地,而不是把手里的良田卖掉,这种是被世人认定背弃祖宗的,要被宗族责难甚至惩罚的。
  因为实在等不及看看自家的新水田,谢明陈直接就带着谢锦秀往河滩那边的水田走去,与之一起的还有谢锦山和谢锦海,这两天他们兄弟两老早就发现幼弟和老爹似乎有什么不对劲,但是要说哪里不对劲,他们两人也不清楚了,但是也不妨碍他们看着父亲和弟弟要出去做什么,他们跟着往跟前凑。
  “就是这些水田,总共十亩,我用家里二十亩旱地加上五十两贴补银子和咱们族里人换的!”谢明陈略微有些得意的说着,这事他确实办的漂亮,毕竟能把家里的田地买到一起连成一片,真的很不容易。
  谢明陈在昨日族老过来看谢锦秀的时候,就提出来置换田地的想法,没想到过程会真的出奇的顺利,也许是族里的人都觉着谢锦秀有可能起来进阶士绅的希望,都愿意提前与之交好,加上置换田地也不吃亏,所以都欣然同意,甚至为此互相抢了起来,这样让谢明陈选择的余地就多了许多,与其仔细考虑哪一块,谢明陈灵机一动,索性把田地都置换到一起,方便管理。
  “幺儿,看吧,怎么样?水田都准备好了,咱们要怎么做?”谢明陈心里高兴,有农书在,家里要是真的借着里面的种植方法,把粮食种的高产,那可就是得了只下金蛋的金鸡。
  “爹,不错!”看着平整四方的水田,谢锦秀喜不自胜,没想到心中所想这么快就能实践操作,于是大手一挥:“爹,那咱们先把这一亩的秧苗都先拔了吧!”
  谢明陈脸上一僵。
  扑通一下,在田埂上要蹦过来的谢锦山也一个趔趄就倒在旁边的沟里,然后就见他也不打扫身上的土,就马上爬了起来,气着拦着谢锦秀:“拔秧苗,老三,你疯了!爹,咋回事?秧苗不能拔啊,不能拔,这秧苗长的多好!夏收后能多打多少稻米?”
  谢锦山刚刚还欣喜家里突然多了十亩水田,没想到下一秒就听着水田里的半大秧苗就要保不住了,怎么可以这样?就是老三就是再受宠,也不能由着他祸害家里的田地!
  “爹,大哥说的有理,不能拔秧苗,这不是祸害庄稼么?里正那里要是知道了,肯定会不同意的!”谢锦海心中也不赞同,不过他想着先劝劝。
  “爹,里正不是就是我们二房的亲大爷爷么,没事的,只要夏收交上去粮食,大爷爷才不会问责咱们呢!”谢锦秀看看两个哥哥,觉着他们虽然重要,但是拍板还得靠谢明陈,于是他就说着来安着谢明陈的心。
  “必须拔么?幺儿,你兄长他们说的对,咱们多了这些水田,自然还要多交粮税的!”谢明陈心里想着按着神书种地是一回事,但是这会儿真的要拔了长的半大的秧苗了,又是另一回事。
  “爹,咱们之前不是说好了么?到了这个时候听我的,第一年就是欠收,咱们也不怕啊!”谢锦秀温和的劝着谢明陈,提醒着他们不是说好了么,二百两一半用来购买修整田地,一半用来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比如一旦欠收就用来补粮税,之前可是都说的好好的。
  谢明陈听的头皮发麻,手脚也有点发软,是说好的,但是他不知道要拔秧苗啊!
  这祖祖辈辈以田谋生的农家,从来都是想着怎么护住秧苗,要拔了秧苗,这可是破天荒头一次,让他心里还没有拔就开始滴血。
  “爹!”三兄弟同时叫着自家老子。
  谢锦山和谢锦海脸上满满的都是担忧与拒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