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70)(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要冷静冷静。
  一想到自己不但偷过国舅爷的点心,嘲讽他做的不够甜,还偷了国舅爷的人,梅千张觉得自己想死的心都有了。
  老天爷,要是知道自己会偷到皇亲锦衣卫镇抚的头上,他宁愿这辈子第一次犯案就被人抓到剁手跺脚,也不想当贼了。
  高会跟着进来,招呼他去门口给大人们把风。
  是的,作为拥有小旗职位的高会,现在是梅千张的直属上司。
  覃公公这次来,是陛下有什么新的旨意么?
  看了茶,众人分次坐下。
  大人们先看看这个。
  覃昌从袖子中取出折子,这是韩大人写的《平叛方略》。陛下至今留中不发,各位大人们也都传阅一下。
  万达接了过来,快速浏览了一边,然后递给了杨休羡。
  这个韩大统领,不愧是大明朝里数得上号的能文能武的猛人。
  虽然一步都未曾踏足过广西地界,却能将这里的情况猜测个七七八八,简直就是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事的进阶版。
  所有人都快速过目了一遍,无不是心悦诚服。
  这上面陈述的三害,每一桩他们都在广西都遇到了。而且比起上头写的,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
  接下里的具体平叛方略,按照韩雍的意思,就是集中兵力,争取在今年之内攻下大藤峡。
  这个大藤峡位于黔江下游,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整个广西最大的一条峡谷。连绵六百余里,峡谷曲折迂回,两岸山势陡峭,易守难攻,是历代王朝的心头大患。
  黔江走到了这一段,陡然湍急,巨浪汹涌。又因江流下布满奇石,暗礁密布,虽有舟楫,也不能行。
  黔江两岸几乎被这条峡谷断绝。仅靠一根粗如大斗,连接两岸的举行藤条往来交通。这也是大藤峡命名的由来。
  也正因为如此,官兵无法再次驻扎设镇,只有土人和山贼才会在此间生活。
  他们依靠这条传说中昼沉夜浮的藤条,往来于山林和城市之间。打得过就烧杀抢掠,打不过就跑进山里一躲。
  十万大山,连绵不绝,似鸟投林,如鲸向海,哪里还能找得到呢。
  韩雍的意思,是直取大藤峡腹地,攻陷叛贼老巢。
  届时这些叛贼的余党四处逃散,已经溃不成军,自然也谈不上战力,只要乘胜追击,打扫战场即可。
  比起邱浚邱翰林的那份闭门造车弄出来的《平叛方略》,这一份明显有理有据,知微见著,行动有方。
  除了韩统领落笔的语气冲了点,看多了有些上头,估计皇帝姐夫看了更上头,本身无可指摘。
  就万达对他那个姐夫的了解,没有明面驳斥,就是给对方机会执行。看来跟之前杨休羡猜想的一样,他们很快就要离开浔州城了。
  其实邱巡检也已经写好了两份奏折,准备上奏给陛下。公公不妨也看一看。
  万达示意邱子晋,将这段时间内草拟的文书都拿出来给覃昌过目。
  覃昌打开折子,本来挂在嘴边的笑意渐渐暗淡了下去。
  这个浔州城,比他预料中的更乱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