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6)(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本官就看看,我不会要的。
  万达真诚地说道。
  毕竟在他的眼里,侯爵府的瓶瓶罐罐与六百年后,路边上打着跳楼清仓大甩卖,走过路过别错过招牌的瓷器店里卖的东西也没啥很大的区别。
  何郎中苦笑一声,和宋县令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
  紫禁城宁清宫内
  周太后趴在榻上,泪水流个不停。
  已经爬上了淡淡细纹的眼角因为长时间的哭泣已经微微发肿,过于炎热的天气让本来四四方方的皇城更显的憋闷,教已经哭泣了将近一个早晨的太后几乎无法透气。
  娘娘,您不能再伤心了,不然崇王陛下知道您这样折磨自己的身子,怕是走在路上都要难受啊。
  她的大宫女跪在榻边,一边为她打着扇子,一边安慰道。
  那么热的天,他一个做哥哥的就舍得弟弟上路。汝宁距离京城千里迢迢,济儿他在路上,要是有个好歹可怎么办?
  今天一早,崇王朱见济就来到宁清宫与周太后告别,随即启程,出发前往受封的藩地汝宁。
  这对母子彼此心里都清楚,不管按照祖宗家法还是按照当今圣上的心思,只要崇王一离开皇宫,就意味哪怕身死魂消,他们母子都再无见面之日。
  按照周太后原来的打算,至少也要拖到崇王成年,娶了王妃,最好连孩子都生了几个后,全家人开开心心地前往封地。
  然后她再求求皇帝儿子,多给小儿子封些田庄,好保证幼子全家衣食无忧。
  结果现在只有幼子一人孤零零地就藩不算,就连田庄,也只得了百顷而已陛下说了,一切以旧例为准,参照的是当年郑王朱瞻埈的封赏。
  这位第一代郑王脾气暴烈,曾经数次将人活活打死。
  周太后的丈夫朱祁镇在位的时候,为了管教这位郑王叔叔,特意将自己身边的御史周瑛派去做郑王的长使。
  名为长使,实为监视,从此之后郑王殿下就老实了一辈子,再也没犯过混。
  朱见深以这位先辈为榜样,封赏自己的弟弟,恐吓的意味不言而喻。
  阿寿呢?他最近忙什么呢?按理说他外甥就藩,他这个当舅舅的至少应该一路陪同才对啊。
  周太后起身,接过另一个宫女递上的帕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她问的是她唯一的弟弟,老一辈国舅爷的锦衣卫千户周寿。
  国舅爷他揽了御窑进贡的差使,这段时间都在忙内务局的事儿。
  大宫女为周太后打着扇儿,贴着耳朵轻声说道,因崇王匆忙就藩,陛下也没下什么好的赏赐,甚是凄凉。刚巧国舅爷从景德镇得了一批好东西,除了进贡内府,多的已经命人送去就藩的车队里了。
  说起来,这才是自家人啊也不枉费我这么疼惜他。
  想到父亲已死,小儿子就藩,如今宫外她也就仅剩下这么一位得力的娘家人,周太后就觉得自己孤苦无依。
  再看看她那个和她一般大的儿媳妇万贞儿
  先不说她两个兄弟多么得到陛下的器重,她一个妃子的父亲居然已经被封了侯爵。
  要知道身为婆婆的她,一直到父亲周能过世,所封得还不过是个庆云伯的爵位而已。
  那位新派去江西的梁公公是个伶俐的孩子,不过短短一年送上来的孝敬,都赶上过去内务局的好多倍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