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23)(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人拍下一百两纹银,说今日要是作出这道菜,这一百两就是菜钱。
  要是星海汇的师傅做不这道菜,这星海汇就是欺世盗名,从此不得再使用星海二字作为招牌。并且要在门口贴上告示,承认本酒楼沽名钓誉,诳时惑众,要给天下人谢罪。
  此人以为自己胜券在握,谁知道坐在座位上不到两刻钟,一道西域葡萄酒炖鹅肝和一道红烩牛尾就被小二端了上来。
  此人坚决不相信,这书中写的食物居然真的能被做出。待他尝了一口之后,当即就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这味道,这舌尖上的触感,和《黄粱录》里描述的简直一模一样。
  原来《黄粱录》里的美食都是真的可以做出来的。
  大师!
  一定是星海大师亲手烹饪的!
  星海汇就是星海大师的产业,大宗师时不时地会出现在酒楼里,亲手为神秘的嘉宾烹制菜肴的风声,就此不胫而走。
  全国各地的书迷们都恨不得能够进到这里来,亲眼看看大宗师,尝尝他亲手烹饪的菜肴。
  只可惜,这些年来,见过大师出手的人寥寥无几。
  毕竟是大宗师么,哪能天天出现?大家表示理解。
  这几年里,星海汇的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一不靠赌,二不靠色,凭着美食和游艺就独步京城,成为了大明第一胜景。
  南边的交趾国,东边的扶桑国,北边的蒙古人,西边的瓦剌人,只要到了京城,必定会慕名而来。
  久而久之,此地也成为了京内最大的消息汇聚地,无数江湖堂口甚至域外诸国将在这里设下了暗探和桩子。
  比起老百姓口中的星海汇和那个不伦不类的星海娱乐总汇的名字来,他们更喜欢叫这里天下第一楼。
  这天,一个身着华服,头顶珠冠的少年郎,牵着一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黑色小毛驴,出现在了第一楼的前头。
  少您来了,里边请。
  星海汇的伙计殷勤地迎了上来,接过少年手中的缰绳。
  你们掌柜的在么?
  少年低声问道。
  掌柜的还在衙门里上值,要到晚膳的点儿才会回来。
  知道了,下去吧。
  少年点了点头,双手背在身后,慢悠悠地往楼里走去。
  现在天还早,一楼二楼里正在唱着的都是属于暖场的小角色。真的名角们要等日头落了才会登场,压轴大戏那上的更晚。所以现在坐在楼里的,要么是真的闲的没事来打发时间的,要么就是来此地交易情报的。
  这些人三三两两地在场子里坐开,各自都有着各自的领地,表面上都是井水不犯河水的。
  当然了,即使是江湖上最有势力的帮派也不敢在第一楼闹事,毕竟第一个闹事的家伙脑袋还悬在西四牌楼的栏杆上呢。也就是打那一次后,众人才知道,这第一楼里居然还驻扎着锦衣卫的暗桩。
  民不与官斗,江湖事江湖了,没必要得罪衙门的人。所以这天下第一楼至少在表面上维持着和谐,形成了特有的势力平衡。
  这几个盘踞在书馆里的人,不管面朝哪里,是在装作闲磕牙还是真的在嗑瓜子,眼睛都是盯着门口方向,时刻保持着警惕的。
  在见到来的居然是个小孩子后,众人先是一愣,然后就各自笑着,不把他当一回事了。
  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公子,不带小厮也不带书童,一看就是逃学出来玩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