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4 / 4)
开学第一天,唐老师就着重的强调了毕业考的重要性。那些话在短时间内还真就产生了些许影响,可惜的话,小孩子多半忘性大,没过一周,同学们就都恢复了常态,反正以前咋样现在还是咋样。
学校里的老师也习惯了这个状态,其实他们心里也有数,小升初的考试不会太难的,班上绝大多数人都能通过,不过真的会念初中的却不是很多。道理很简单,像毓秀和甄珠这种提前两三年上学的孩子终究在少数,多半人都是八、九岁才上一年级的,十岁才上学的也不是没有。五年小学上完后,差不多就是十四五的年岁,在生产队上算是半个劳力了,能给家里挣工分了,自然也就没必要继续往下读了。
说个最简单的数据,他们红太阳公社算是附近比较大的一个公社里,有三个小学,却只有一个初中。至于高中那就更不用说了,公社高中跟初中是挨着的,初中好歹每个年级有两个班,高中每个年级仅有一个班。
当然,要是成绩足够好的话,也可以选择考县城里的高中,不过乡下地头并没有人会这么做,因为在他们看来,学校好坏也没啥关系,真要是有门路,去念个中专技校才是真的好。
这些事儿暂且跟毓秀他们没多大关系,在新学期开学后,学生们重新投入到了学习生活中,各个生产队也迎来了新的劳动任务。
苗家这边,倒是出了个新鲜事儿,就是苗家小儿子的取名问题。
早先李桂芳就说了,何小红为了生儿子都少了一条腿了,无论如何孩子的名字还是让她起吧。何小红并不感动,反而陷入了犯愁之中,她儿子都一周岁多了,她还没把名字想好。好在,那天她无意中听毓秀姐妹几个闲聊国庆节活动,灵机一动,决定给儿子取名叫国庆。
lt;/divgt;
lt;/divgt; ↑返回顶部↑
学校里的老师也习惯了这个状态,其实他们心里也有数,小升初的考试不会太难的,班上绝大多数人都能通过,不过真的会念初中的却不是很多。道理很简单,像毓秀和甄珠这种提前两三年上学的孩子终究在少数,多半人都是八、九岁才上一年级的,十岁才上学的也不是没有。五年小学上完后,差不多就是十四五的年岁,在生产队上算是半个劳力了,能给家里挣工分了,自然也就没必要继续往下读了。
说个最简单的数据,他们红太阳公社算是附近比较大的一个公社里,有三个小学,却只有一个初中。至于高中那就更不用说了,公社高中跟初中是挨着的,初中好歹每个年级有两个班,高中每个年级仅有一个班。
当然,要是成绩足够好的话,也可以选择考县城里的高中,不过乡下地头并没有人会这么做,因为在他们看来,学校好坏也没啥关系,真要是有门路,去念个中专技校才是真的好。
这些事儿暂且跟毓秀他们没多大关系,在新学期开学后,学生们重新投入到了学习生活中,各个生产队也迎来了新的劳动任务。
苗家这边,倒是出了个新鲜事儿,就是苗家小儿子的取名问题。
早先李桂芳就说了,何小红为了生儿子都少了一条腿了,无论如何孩子的名字还是让她起吧。何小红并不感动,反而陷入了犯愁之中,她儿子都一周岁多了,她还没把名字想好。好在,那天她无意中听毓秀姐妹几个闲聊国庆节活动,灵机一动,决定给儿子取名叫国庆。
lt;/divgt;
lt;/divg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