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节(2 / 4)
“下次收东西,别给人家把价格压得那么低,难看。”
“我没压她价格。”刘千龙是真尴尬了,只能求助地看向陆晓夕。希望陆晓夕别说出卖价,说出来就坐实了。
“于教授您误会了,是我主动要卖的,我这套茶壶也是在潘桥淘来的,就想着换点钱,刘少给的价格还算公道。”陆晓夕给打了一句圆场。
“你就是陆晓夕吧?我知道你!”于教授笑着给陆晓夕倒了一杯茶:
“我就知道这茶壶是你的,才专门给你留言,就是为了见你一面。”
“见我?”
“你在潘桥的古董介绍,我听过两次。可惜是我的学生录了给我,我自己倒是没碰上过你。”于教授为人很是随和,直接就跟陆晓夕聊上了:
“你这套茶具,是林和斋老林头那儿,六千六百六十六淘来的吧?”
“对,您已经看过?”陆晓夕眼睛亮了。
“看过,但是没带工具,我也没办法辨认。后来我就寻思着,回去拿套工具来仔细看看,毕竟六千多也不便宜,要是买个假货回去,我会觉得肉疼。”
“扑哧。”听到肉疼两个字,陆晓夕忍不住笑了:“于教授您真年轻。”
“那是,必须的。”于教授接着说:
“我今天拿了套工具,悠哉哉地去了潘桥,想到林和斋好好长长眼,谁知道老林头说东西卖给你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见着了,也是缘分那。”
“于教授,您的眼力可真好。”陆晓夕发自内心的称赞。
“老喽,比不得你们年轻人,有眼光、有魄力。我上次要是有点魄力,直接把这宝贝拿下,现在就不用花一百多万来买了。”于教授感慨出声,转而又问了:
“对了,听说你是高三学生,明年就要读大学了吧?怎么样,要不要考到我们燕大来?”
“我已经拿到特招名额了。”陆晓夕也不矫情。
第625章 老师
“哦?成绩不错呀,是个好孩子。来我们历史系吧?你也不用学我的考古专业,你就学个历史研究什么的,到时候你就来我这儿听课就成。”于教授很是热心。
刘千龙无奈苦笑:“老师,您可真偏心啊,当年我求着您,您都不收我。”
“你可没小陆底子好。别说高中了,就你大学那会儿,一进潘桥,钱花了不少,正品一件都没买到。”于教授开始揭刘千龙的老底子。
陆晓夕无奈地摇头,把自己已经选了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事儿,跟于教授说了。
刘千龙也不忘跟于教授多介绍了陆晓夕几句,尤其是医术方面的光辉事迹。
“那真是可惜,不过没关系,医学太无聊了,你抽时间可以来报我的课程辅修啊。这样我出门也可以说你是我的学生,倍儿有面子。”
刘千龙瀑布汗,就是不敢提醒:老师,您是装糊涂吧,谁不知道大学里学医的最辛苦,哪儿能有时间辅修啊。
谁知道陆晓夕张口就应:“好啊,能得到于教授的指点,是我的荣幸。”
然后,这一老一少就开始聊上了。
好在刘千龙大学的时候就是于教授的学生,现在属于硕士研究生阶段,也挂在于教授名下。
刘千龙虽然资质不如陆晓夕,可他经济条件好啊,平常接触的古董真品也多,为了做生意他都会去了解,久而久之,也算是不错的鉴定师。
“师妹,天色晚了,我送你回去吧,你的两个朋友都还在等你呢。” ↑返回顶部↑
“我没压她价格。”刘千龙是真尴尬了,只能求助地看向陆晓夕。希望陆晓夕别说出卖价,说出来就坐实了。
“于教授您误会了,是我主动要卖的,我这套茶壶也是在潘桥淘来的,就想着换点钱,刘少给的价格还算公道。”陆晓夕给打了一句圆场。
“你就是陆晓夕吧?我知道你!”于教授笑着给陆晓夕倒了一杯茶:
“我就知道这茶壶是你的,才专门给你留言,就是为了见你一面。”
“见我?”
“你在潘桥的古董介绍,我听过两次。可惜是我的学生录了给我,我自己倒是没碰上过你。”于教授为人很是随和,直接就跟陆晓夕聊上了:
“你这套茶具,是林和斋老林头那儿,六千六百六十六淘来的吧?”
“对,您已经看过?”陆晓夕眼睛亮了。
“看过,但是没带工具,我也没办法辨认。后来我就寻思着,回去拿套工具来仔细看看,毕竟六千多也不便宜,要是买个假货回去,我会觉得肉疼。”
“扑哧。”听到肉疼两个字,陆晓夕忍不住笑了:“于教授您真年轻。”
“那是,必须的。”于教授接着说:
“我今天拿了套工具,悠哉哉地去了潘桥,想到林和斋好好长长眼,谁知道老林头说东西卖给你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见着了,也是缘分那。”
“于教授,您的眼力可真好。”陆晓夕发自内心的称赞。
“老喽,比不得你们年轻人,有眼光、有魄力。我上次要是有点魄力,直接把这宝贝拿下,现在就不用花一百多万来买了。”于教授感慨出声,转而又问了:
“对了,听说你是高三学生,明年就要读大学了吧?怎么样,要不要考到我们燕大来?”
“我已经拿到特招名额了。”陆晓夕也不矫情。
第625章 老师
“哦?成绩不错呀,是个好孩子。来我们历史系吧?你也不用学我的考古专业,你就学个历史研究什么的,到时候你就来我这儿听课就成。”于教授很是热心。
刘千龙无奈苦笑:“老师,您可真偏心啊,当年我求着您,您都不收我。”
“你可没小陆底子好。别说高中了,就你大学那会儿,一进潘桥,钱花了不少,正品一件都没买到。”于教授开始揭刘千龙的老底子。
陆晓夕无奈地摇头,把自己已经选了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事儿,跟于教授说了。
刘千龙也不忘跟于教授多介绍了陆晓夕几句,尤其是医术方面的光辉事迹。
“那真是可惜,不过没关系,医学太无聊了,你抽时间可以来报我的课程辅修啊。这样我出门也可以说你是我的学生,倍儿有面子。”
刘千龙瀑布汗,就是不敢提醒:老师,您是装糊涂吧,谁不知道大学里学医的最辛苦,哪儿能有时间辅修啊。
谁知道陆晓夕张口就应:“好啊,能得到于教授的指点,是我的荣幸。”
然后,这一老一少就开始聊上了。
好在刘千龙大学的时候就是于教授的学生,现在属于硕士研究生阶段,也挂在于教授名下。
刘千龙虽然资质不如陆晓夕,可他经济条件好啊,平常接触的古董真品也多,为了做生意他都会去了解,久而久之,也算是不错的鉴定师。
“师妹,天色晚了,我送你回去吧,你的两个朋友都还在等你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