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信风/解霜雨 第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云赓也说:“有你大哥在京主持,场面上的功夫尽够了。虽说中国人讲个圆满,但事急从权,总有周到不了的地方,别太往心里去。”
  说起这些无关的家常,他们也不避她。
  且惠也只知道,聊的是沈老爷子病逝的事。
  上个月她人在江城,晚上看新闻,主持人拖慢了调子,用沉痛的音腔播送了一则讣告,光是前面一长串的头衔,就说掉将近半分钟。
  当时董玉书正在吃饭,也回过头来问:“小囡,沈忠常老爷子去世了?”
  “嗯,沈棠因她爷爷吧。”且惠点头,“好像前一阵子就听说不好了。”
  董玉书说:“你在政大读书,和沈小姐有来往吗?”
  “没有。偶尔在party上见到,也不过就打个招呼。”
  都说沈棠因性情平和,是一位识大体、顾大局的大家闺秀。
  长大后且惠见了她三四次,虽然也笑着,待人客客气气的,但总有种莫名的距离感。
  就和整个沈家给人的感觉一样。低调、内敛、谦和,却远在天边。
  一个愣神,且惠听见沈宗良又说:“不管怎么说,总是我这个做儿子的错处。”
  陈云赓的手搭在膝上,语气变得严肃,“所以你还礼的方式,是始终不肯回家?”
  这已经是摆在台面上的,实打实的敲打了。
  且惠犹豫起来,她是不是该告辞。
  陈老身在高位多年,积威深重。
  换了旁人,被他这样问一句话,手都要打抖。
  但他面色自若,淡道:“生敬孝,死敬哀。我想为爸爸守孝,就住在他和妈妈住过的小楼里,这样显得心诚。”
  “是那栋你母亲报社集资建的老楼?”唐纳言问。
  沈宗良点头:“是,不去住上一两个月,晨昏定省烧一炷香,于心难安。”
  八岁之前,他都在报社的大院里淘气。
  那时沈老爷子还没退下来,便是暇时见客,也会把年幼的他抱在膝头。
  陈云赓面色缓了缓,早先听他大伯说他不肯返家,准备警醒这小子两句。
  现在看起来,竟也是一片孝心。
  他敲了敲石桌面:“住归住,你大哥那里还是要去走动,知道了吗?别叫外姓人拿住你的短处。流言无稽不必理,但真要难听起来,也有你好受的。”
  “有数了。”
  唐纳言又问起陈老的独孙,“涣之呢?他今年也应该读大三了吧。”
  茶盖叮咣一响,陈云赓蛮不在乎地讲:“跑去德国交换了,一天到晚地瞎混。”
  沈宗良笑:“您也太自谦,这已经够上进的了。”
  陈老中午请了别的客人,没有留他们下来吃午饭,说下回补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