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山 第4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邱氏估计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这小子真是出息了!
  邱氏有点惊疑不定,既想去看看是不是真是别人说的那样,又觉得这么做实在有些失态。
  “让我说,你这也算是苦尽甘来了,我早就是春山那孩子不是个胡乱来的人。瞧瞧,现在年纪大了,懂事了,就知道上进了。”田老太太说。
  “这小子,谁知道他在想什么,您也知道,我也管不住他。”
  “能学好就行,浪子回头金不换。等这差事做上一阵子,你也可以给他托人说亲了,到时候娶个媳妇生个大胖孙子,日后还有你享不尽的福。”
  听到娶媳妇生大胖孙子,邱氏心里一惊。
  难道说这小子突然上进,就是为了娶媳妇?
  她想起那晚儿子含含糊糊说的那些话,还有那个食盒,他不会真是勾搭上人家女子了,为了顾家那个大女儿才跑去当捕快的吧?
  一时间,邱氏心中又悲又喜。
  当然喜占多数,还有的是忐忑。
  .
  此时,正在早市上巡逻的薄春山,并不知晓他娘已经洞悉了他的心思,正又悲又喜替他发愁。
  以前是见他就赶,后来是见他就怕的那些小贩们,如今含着敬畏的目光看着自己,薄春山抬头挺胸,迈着虎步,心里格外有一种舒爽之感。
  其实他昨儿就去衙门报道了,被刘成带着在衙门里上下转了一圈,也算是认认地盘、认认人,晚上叫了一众衙役喝了顿酒,自此他也算是定波县县衙中的捕快一名。
  三班衙役中,每班的领头都被人浑称为捕头,但实际上真正能被叫捕头的只有快班的领头。
  快班不是一个捕头,而是两个。
  一个姓李,一个姓王。
  姓李的捕头四十多岁,在捕快里已经算是年纪大的了,他就是刘成嘴里所说的世传,以前年轻的时候也是敢干能干,后来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一般就负责坐镇在衙门里,或是出面查一些难查的案件。
  因为他经验丰富,查起案来很有一套,在快班里十分受人敬重。
  至于另一个姓王的捕头,跟薄春山一样是从外头招募来的,正值壮年,胆大能干,像一般要外出侦缉的案子则都是由他出面。
  这两个捕头领着下面十几个捕快,及几十号白役,算是整个快班的所有人力。
  如今薄春山就在李捕头手下当差,其实街面巡逻是用不上正经捕快,都是白役们干的。所谓白役,就是临时给县衙办差的杂役,一般都是抽调当地民壮,不过衙役的衣裳都差不离,普通百姓也分辨不出其中的区别,还只当他现在成了管这片的差爷。
  “这菜挺新鲜。”
  薄春山装模作样,弯下腰来看摊上的菜。
  菜摊小贩被吓得双手紧紧捏着菜篮子,抖着嗓子道:“差爷要是喜欢,拿回去吃就是。”
  薄春山皱起眉,一脸不敢苟同:“怎么能说拿?爷现在做的是公差,公差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肯定是要用买的。”
  买呀?
  “那给一文钱就好,这菜不值钱,不值钱。”
  本来两文一把的青菜,被小贩自动降到了一文,至于是一文一把,还是一文一堆,那就不得而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