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时间一眨眼到了八月,院试正式到来。
  陆时秋非常紧张,这几个月,他发现自己之前记得滚瓜烂熟的知识一点一点在遗忘。
  他只能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可他现在的脑子毕竟不是当初。根本没办法看一眼就把它记住。他只能结合注解一遍遍死记硬背。
  唯一让他觉得欣慰的是院试要考的科目及题型与县试和府试相同。
  陆时秋多了一点信心。
  只是这点信心,在他考完试没多久就消失殆尽。太难了,这题怎么那么变态。
  帖经的题出得非常刁钻,只给个年头日尾,就让考生把这段话出自哪本书,讲的什么事我全部说出来。
  还有的是孤经绝句、断截疑似的地方,让人无从下手。
  陆时秋显些在初试被筛下。
  复试,更绝。
  杂文的题目直接让他们点评两首诗,需要一褒一扬,并让他们以诗的形式来完成。
  褒奖就不用说了,杂文从来都是夸赞,奉承,褒奖,对考生而言,一点也不难。
  但大家想到这次居然还要批评。
  最奇葩的是这两诗居然是女皇作的。
  这学政是嫌自己命长了吗?居然这么大胆。
  但偏偏人家还真就敢。可他们这些学子敢不敢呢?
  陆时秋不知道别人,但他回答得很犀利。
  他对女皇没有意见,只从诗的角度来评判,他写出来的诗讽刺中带点搞笑,犀利中多了点辛酸。趣味极浓。
  至于策论题……
  陆时秋答得中规中矩,因为这题目是截答题。
  所谓截答题就是把《四书五经》中不同篇章的句子拼凑在一起出题,考题很难看出逻辑性,于是就产生了很多奇葩考题。
  陆时秋只解了上半部分的出处,后半部分的出处怎么都想不起来。
  没错,随着时间越来越长,他之前记住的知识一点一点被他遗忘,哪怕天天复习,也没办法把所有知识重新刻在脑子里。
  陆时秋已经不奢望得头名,只要能取中,他就心满意足了。
  出了考场,考生们全都懵了。一个个嚎啕大哭,甚至有人当场晕过去。陆时秋虽然不像他们那么夸张,但他度日如年。
  一直到木氏的螺钿已经全部做完,他还没能从焦虑中缓过神来。
  木氏只好给他找事情做,“你不是想把螺钿发扬光大吗?这些东西已经做完了,你打算怎么跟顾永伯谈合作?”
  陆时秋接过木氏递过来的成品。
  两组螺钿妆奁非常精美,因为漆器不便宜,注定这东西的定价不低。
  陆时秋找顾永伯合作,也是想让他帮忙推销的意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