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嫁 第8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子殿下顿时停下了啃手中苞米的动作,只觉自己吃掉的每口苞米粒都是好几斤粮食!!
  姜若皎也问:“这些苞米能直接留种吗?还是得继续从外邦购买苞米种子?”
  万晴说道:“可以留种。”
  赵少卿比所有人都激动:“那我们还吃什么,不行,不能在吃了,统统留下来当种子!我回去后立刻就给陛下写折子,让陛下下令推广这种作物!”
  姜若皎说道:“我们只在这边试种过,不知道别的地方适不适合,要是想推广的话应当在每个地方选几处田地试种,看看在当地产量如何再做打算。”
  万晴点头:“同一种作物,种在不同地方,情况不一样。”
  太子殿下道:“这个我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姜若皎赞许地看了太子殿下一眼,意思是“很不错你现在读的书还挺多”。
  太子殿下被姜若皎给看恼了,冷哼道:“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你不能用老眼光来看人,我现在知道的可多了。”
  本来只是想解决旱情,没想到竟试种出这样一种高产作物,每个人都高兴不已。
  等尝完了苞米,众人又去看新修的农渠。
  看着农渠里接过来的潺潺活水,姜若皎和太子殿下不免又提及出力不小的张家娘子。
  张家娘子在她舅舅身边耳濡目染都能学到这么多,想来她舅舅兴修水利更有一套。
  他们上次回去后已经奏请开泰帝把她舅舅调来京城,以后张家娘子也是有娘家撑腰的人了,再不用指着张家那边为她出头。
  张娘子舅舅要是能在朝中立足,往后东宫在朝中也能多一位能办实事的得力能臣。
  柳春生和杨峰清他们还是太小了,今年才刚准备和裴徵他们一起下场应试,将来到底表现如何还不一定。
  姜若皎一行人游游逛逛到傍晚,回到别庄歇下了。
  赵少卿根本睡不着,点起灯写信回京城,准备明天一早就会去给开泰帝递折子,让开泰帝注意一下清平县试种出来的高产粮种。
  翌日一早,赵少卿辞别太子殿下,没留下来看社戏就走了。
  太子殿下倒是兴致颇高,早上起来就与卢家二老一同出发进城,看看卢家二老组织起来的社戏是怎么个演法。
  社戏是清平县底下各个村子准备的,表演起来很有乡土特色,演的戏也很接地气。
  比如演《金榜题名》演的是秀才公金榜题名、衣锦还乡时众人热热闹闹相迎的场景,期间蹦出来的各种俚语俗言句句都逗趣得很,不同角色的情态也各不相同,看得众人捧腹大笑。
  这是城里的戏班子演不出来的感觉。
  太子殿下看得津津有味,也从众人在戏里戏外流露出来的各种情绪看出“金榜题名”这件事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有多重要。
  这可是为数不多能让寒门子弟鱼跃龙门的机会啊!
  再往后看,有演迎娶新妇的、有演再婚追爱的、有演金刚伏魔的,也有演《力士脱靴》《桃园结义》《河伯娶亲》这些经典戏目的,各村各显神通,把现成的、现写的戏本子都演得一口乡音,添了不少笑料。
  太子殿下看得意犹未尽,小声和姜若皎嘀咕道:“真该请他们去给满朝文武演一演,好叫他们知道百姓平时都在想什么,而不是天天为了那些个微末小事在朝堂上吵来吵去。”
  姜若皎没想到太子殿下能有这样的感悟。
  姜若皎笑着说道:“他们未必就不知道,只是心里有比这些更重要的东西罢了。”
  太子殿下不吱声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