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后来(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名有钱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有文化,进了学堂后,我发奋读书,不光是为了给家族争面子,更重要的是我喜欢,我最喜欢诗歌,毫不夸张地说,我能被出从古至今所有的名家名篇,只要是我看中的诗,我都会亲自登门拜访,花重金得来一篇真迹。”
  任性,有钱就是任性,怪不得先前进耿启鹏的书房后,虽然书柜上的书也很多多,但更多的是厚厚地宣纸摞了一塌又一塌。
  原来都是他四处搜集来的吗,以那个数量来看,起码有几千首了吧。
  耿启鹏接着说道:“有时候找不到原作者,我也会用尽一切办法寻找,像做官的那些都还好找,有固定住处的打听一下就能寻得,最麻烦的就是四处游荡的诗人,不知道费了多大心力,往往找到后他们还不愿意写。”
  古代交通,信息这么不发达的时候,要找一个人,那确实是挺麻烦的,可是耿启鹏有钱啊,有钱的话,大概能省下一大半不必要的麻烦。
  耿启鹏接着说道:“十七岁那年,我听闻了卫公的名声,而且还是我的家乡岭南城的诗人,彼时我正在京城考试,当即放弃考试收拾东西回家,只为一睹真人的风采,当然能取得真迹便是更好。”
  苏丹宁狐疑道:“你十七岁了?卫秦这会多大?”
  “他那时已经二十一岁了,自他从淮岭下山回来已经四年过去了,虽然他十七岁便写出《舞》,但是直到两年后才名声大燥,我当时一直在京城上学堂,等真正听到卫公的名声也又是两年过去了。”
  “所以,为了得到他的一篇真迹,你连试都不考就回来了?”
  耿启鹏点点头说道:“是的,好不容易这次的诗人是在固定地点的,万一等我回去后他又不知去哪了,那才是真的得不偿失,所以我想也没想就回去了,结果不曾想这卫公是这般的倔强,根本不愿意出来见人,更别提得一篇真迹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天天去,天天问,终于在两年后,如愿见到了卫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