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第113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比如市传宣部常务副部长、市文联组党记书等等。
  郝运在台上说这个,领导们也都能听到。
  免得是下边的人利用自己微小的权力极限为难他人。
  “如果票房收益超过一千万,剩下的钱将会成立一个史铁生文学基金,用来鼓励残疾文学爱好者走上书写人生的道路……”
  郝运没说成立史铁生文学奖。
  史铁生配不配,不是他这个史铁生的生前好友说的算。
  而且“奖”不是那么好成立的,这里头很复杂,导协年度奖就是明摆着的教训。
  但是你成立一个慈善基金,挂靠到正规机构下边,每年给出一定的管理费,这个是属于合法合规的操作。
  郝运有法学背景,肯定没人敢坑他。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史铁生的家人站起来向他鞠躬道谢。
  郝运和史铁生并没有多年的交情。
  能够为史铁生做到这一步,说是知己也不为过了。
  “绵薄之力不足挂齿,”郝运同样鞠躬回礼,叹道:“希望铁生一路走好,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得到鼓舞和帮助,谢谢大家。”
  郝运的发言造成的轰动,并没有因为追思会的结束而平息。
  他早就已经不是一个普通导演或者普通演员了。
  给史铁生拍传记电影就很让人惊奇。
  国内的传记类电影商业性一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搞。
  郝运不仅确定要拍,剧本都已经写好了,而且还是自己掏腰包拍摄。
  这也不算什么,还有更让人惊奇的。
  所有收益,郝运都不要。
  一部电影的收益,包括票房、海外、音像制品、电视台、奖金……
  这些郝运全都不要,完全不求回报。
  收益全部拿来捐给地坛公园,只为了换来一个给史铁生立雕塑的机会。
  古代有很多义士被人津津乐道。
  虽然有的人用现在的价值观看起来有些傻,但是这些义士全都名垂千古。
  人们经常感叹道德沦丧,义气不存。
  而郝运做的事情,就很有古代义士的风范。
  一面之缘,引为知己。
  拍电影就相当于著书立传。
  捐赠千万财资,只为了后世纪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