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贿赂?”顾奉之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这个词会从裴凛的口中说出来,“怎么个章程?仔细说说。”
  百姓缺钱,折冲将军交不出兵就要被问罪,那他们能怎么办呢?
  就只能去牙行买奴充军,因而凉、甘、肃三州奴兵几乎占了六成之多。
  可折冲府买奴不要钱吗?军田种出的粮食,吞并的土地能换得多少银钱?怕是买了奴兵就不剩下什么了。
  这个世道下,没人不爱钱,有钱好办事是常理。
  因而晏清姝还留了后手* ,如果那些士官不让底下的兵走,甚至因逃兵之事前来问罪,那么银钱便是最好的补偿。
  你买来的兵,我买过去,公平吧?
  只要把人买空了,任你折冲府再大,也不可能拿这样的账目去应付巡查官吧?
  更何况如今的庆阳府代政可是谢巽风,那是长公主的人,完全可以拿这些空账去拿捏你。
  这是一套连环计,看得清的人自然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而看不清的人,晏清姝自然也不会留他。
  *
  当西北的军机情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时,程凤朝根本无暇他顾,因为佛香阁走水了。
  冲天的火光伴随着浓重的黑烟弥漫在整个皇城的西北角,连皇城外的百姓都能瞧得分明。
  这一日,城中的所有寺庙皆紧闭寺门,供上了长明灯,围坐在大雄宝殿诵经祈福。
  就连大相国寺都大门紧闭,只有梵音绕梁,久久不曾停歇。
  不知从哪里起来的流言,说摄政王程凤朝滥杀无辜、残害忠良,以至神佛震怒,而明觉禅师本为皇子,当于真龙陨落之时继位以统大局,却龟缩于寺庙不出,枉顾血脉重任,因而将下惩罚,以业火焚之。
  这让的流言令京城百姓人心惶惶,有人私下议论,言说明觉禅师为皇子之事竟瞒得如此严实,定然是程凤朝与皇帝唯恐动摇了自己的地位,才将此事掩盖下来,并将禅师囚禁于佛香阁,这样的惩罚不应应验在明觉禅师身上,而是应该应在程凤朝身上猜对。
  可为什么没有应在程凤朝身上呢?
  大约是请了什么妖僧吧,将自己的劫难引渡到了明觉禅师的身上,真真是歹毒心肠哟!
  不信鬼神的人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但也隐约觉得佛香阁大火应是人为,可是何人所为?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看向了一直空置的摄政王府。
  速来清风明月般的程凤朝头一次当着百官的面发了疯,严令御史台和大理寺严查流言出处,抓住散播流言者直接关进大牢!但他还没完全丧失理智,关进大牢的理由与流言无关,只说是外邦安插进来的奸细。
  坐在龙椅上的晏清玄攥紧了扶手,掩盖心中的激动。
  程凤朝声望大跌,是不是就意味着他的机会来了?
  第72章 繁花入局
  长安前往奉天的官道上, 七匹快马正在疾驰,马蹄扬起阵阵尘土。
  为首的男人带着幕篱,看不清面容, 但隐约瞧着像是个和尚, 而护卫在他左右的六个壮汉皆手持长直刀, 背覆硬弓,带着银白色奔狼面具, 目光如炬, 警惕的观察着四周的情况。
  前面有条岔路一条向西, 通往肃州, 一条向北通往庆阳。
  为首的男人掀开幕篱的纱,露出一张俊秀的脸庞, 正是被大火‘烧死’的普惠禅师。
  他停驻马蹄, 对护卫他的小将拱手道:“在此分别吧。”
  小将诧异:“大师不先去庆阳见一见殿下吗?您毕竟是殿下的兄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