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出了这处巷子,就近问了一旁卖绢花手帕的妇人,“请问宋卿相公教书的学堂在何处,又要往哪条路走?”
  那妇人还真知道宋淮之,打量了她一眼,替她指了路,便又开口问道,“不知姑娘寻宋相公有何事?”
  夭枝提着手中小鱼形状的布袋,“我有东西要给他。”
  妇人闻言似乎不需多问,就知道是要给什么东西。
  “宋相公可是我们这处远近闻名的才子,生得又是一表人才,风流倜傥,不知多少闺中小姐倾慕,你这东西恐怕是难给出去。”
  夭枝听闻此言看了眼自己的小鱼布袋,她倒真将此人当成他了,都忘了他们也不过是一面之缘罢了。
  怪就怪他这张脸很容易让人自来熟。
  她沿着妇人指的方向一路而去,果然在杨柳岸边找到了学堂,还没走近,便听到里头朗朗读书声传来,倒是颇为热闹。
  她提着小袋慢悠悠走近,学堂开了窗子,院子里一棵枣树立着,春风拂来,抽出嫩绿新叶,在风中微微摇动。
  夭枝走到廊下,本想将布袋放在门口便走,却发现他教的原不是稚儿。
  她走近,下一刻,读书声静下,便听到他的声音从学堂中传来,温润平和,讲得是治国策论。
  各中例子信手拈来,竟全不是纸上谈兵。
  夭枝抬头往里头看去,见他长身玉立桌案前,皙白修长的手握着书。
  她听着他这般娓娓道来,一时生出几分疑惑。
  这宋淮之这般厉害吗?
  可惜她不知晓他的经历,手中也没有他的命簿,否则必然要看上一眼。
  她为此特地翻阅过张子即的命簿,后头张子即去了京都做官,年迈时回乡和他见过一面,也只是匆匆一面。
  是以她只知道宋淮之是寿终正寝,至于他的人生如何,她并不知晓。
  难道也非池中物?
  可若是如此,他又为何不去京都?
  她正疑惑想着,才察觉学堂里头声音静了下来,只余窃窃讨论声,似乎已经不再上课了。
  她抬头,正要扒着窗子往里头看去,却瞥见眼前一片衣摆。
  她慢慢抬眼看去,便见他站在她面前。
  他手中卷着一本书,似乎站在这里,看了她有一会儿功夫。
  夭枝对上他的视线,只觉身旁春风拂过,院中枣子偶尔一颗砸落在地滚近。
  夭枝有几分尴尬,她直起身寒暄道,“好巧,宋卿相公,又见面了。”
  他见她抬头看去,视线落在她手中提的布袋上,一笑,话间揶揄,“看来我与姑娘缘分匪浅。”
  夭枝有些面热,这话怕是瞒不了他,毕竟早间刚见过,这会子便又碰到,可不就是她悄悄跟着他了吗?
  她将手中的布袋递到他面前,“我其实就是来寻你的,这是你的衣衫,还给你。”
  他伸手接过小鱼形状的布袋,似觉可爱,“多谢夭枝姑娘,不知可否等我一等,你的衣物还在我那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