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律法与人情(三)(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嗯……那就先将张昭押进天牢,容朕细思之后再定好了。”
  这一见众宰辅们都不怎么愿意在如何处置张昭一事上表态,张君武也自无奈得很,概因他很清楚众宰辅们的心思之所在——疏不间亲,自古以来,帝王政治就是家天下,这等思想早已深入人心,正因为此,在众宰辅们心中,张昭乃是帝王亲族,其有罪,那也是帝王家事,外人胡乱进言的话,无论对错,怕是都讨不了好,既如此,当然是不说为妙。
  “陛下圣明。”
  张君武此言一出,众宰辅们很明显地都松了口大气,紧着便齐齐称颂不已,唯有萧瑀似乎不死心,然则张了张口之后,最终还是没再节外生枝,也就只是跟着随了大流……
  “陛下。”
  将众宰辅们打发走了之后,心烦意乱的张君武也自无心再批折子了,起身便去了内禁,这才刚到了甘露殿的门口处,萧皇后已闻讯领着一大群宫女宦官迎上了前来,款款地行了个礼。
  “免了罢。”
  既是规定了后宫不得干政的铁律,张君武自是向来不会将政务带回内禁,这会儿同样如此,哪怕心中再烦,也不曾有所流露,但见其笑着行上了前去,伸手搀住了萧皇后的胳膊,一道往寝宫里行了去。
  “陛下……”
  萧皇后显然也有心思,待得在寝宫的龙床上落了座,挥手便将随侍人等全都打发了出去,一脸为难状地看着张君武,迟疑地轻唤了一声。
  “嗯?娘娘可是有甚心事么,只管直说好了。”
  这一见萧皇后神情不对,张君武不由地便是一愣。
  “回陛下的话,妾身确有两桩事要禀,一者是承志过来年便已满六岁了,如今虽是妾身在为其启蒙,然,妾身终归不是大家,若是贻误了志儿的学业,妾身百死难辞其咎,再者,平儿等也都是一般情形,不知陛下对此可都有甚安排否?”
  听得张君武这般说法,萧皇后倒是没再犹豫了,紧着便先将子女们的教育问题搬了出来。
  “唔,此确是朕疏忽了,这样好了,朕明日便着政事堂安排一下,建个学堂,延请朝中饱学大儒、武勇之将为朕的儿子们上课,再有,朝中正四品以上大员以及宗室人等之子息若是年龄也差不多相当,就一并在学堂进学也罢,另,但凡皇子,满十岁后,若是才学品性皆可,便可到两仪殿听政,娘娘以为如何哉?”
  萧皇后一说起儿子们的教育,张君武这才惊觉自己这个父亲似乎当得有些失职了,居然忘了大一些的儿子们都已到了该进学的时辰,冷汗不由地便淌了下来,赶忙亡羊补牢了一番。
  “陛下圣明,妾身还有一事,只是……”
  张君武的安排自是不差,若是如此行了去,诸皇子们只要肯用心,倒也不怕不能成才,当然了,说起来,萧皇后还是有些不太满意的,毕竟张君武的子息众多,光是皇子就已有十六人之多,个中萧皇后所出才不过承志、承麟两人而已,她自是希望张君武能对嫡子有所侧重,可也知晓张君武在立储一事上早有定策,为防引发张君武的不满,萧皇后虽略有不甘,也自不敢说将出来,而是一派欲言又止状地转开了话题。
  “皇后与朕本是一体,有甚事不能说的?”
  萧皇后这等做派一出,张君武显然有些莫名其妙,愣是搞不懂萧皇后到底还有甚为难之事。
  “好叫陛下得知,柳王妃先前来了妾身处,苦苦哀告,求妾身为张昭说说情,言称愿献出所有家产,只求能免张昭一死,自此举家回南阳隐居,妾身回以后宫不得干政之策,只是切不过往昔之情分,妾身只答应向陛下转告一声,并不曾给其个承诺,事便是这么个事,妾身违制了,还请陛下降罪则个。”
  萧皇后很是为难地咬了咬红唇,迟疑了片刻之后,方才鼓足了勇气,将张昭的夫人前来求情一事道了出来。
  “娘娘做得对,此国政大事,非是后宫可以干预的,然,律法又不外乎人情,该给的体面,终归还是须得给的,此事,朕已知晓,娘娘就不必过问了,回头朕自会考量一二的。”
  前些年,张君武一直在外征战,后宫之事全都依赖萧皇后打理,方才能保证后院不失火,在此事上,张君武一向是很感激萧皇后的,更别说夫妻间还有着共患难的深厚情谊,他自是不会去责怪萧皇后的违制,当然了,出于大局考虑,张君武也自不可能在此时给萧皇后一个肯定的答复,也就只是含糊地回应了一番了事。
  “陛下圣明。”
  萧皇后之所以冒着违制的风险帮柳氏说情,皆因这么些年来,柳氏一直很是巴结之故,当然了,情分归情分,说上几句也就差不多了,以萧皇后之睿智,自不可能作出甚令张君武不悦的举措来……
  “去,将马周、诸遂良给朕唤了来。”
  张君武去内禁本意是想让烦躁的心得以安宁下来的,却不料事与愿违,被萧皇后的说情这么一搅闹,也自无心再在甘露殿多呆了,与萧皇后叙了阵闲话之后,又转回了御史房,卜一落了座,紧着便冲赵登高吩咐了一句道。
  “诺。”
  这一听张君武声色不对,赵登高自是一刻都不敢耽搁,紧着应诺之余,匆匆便奔出了御书房,不多会便见马周与褚遂良两位秘书郎已是联袂赶了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