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论势(3 / 4)
方铮苦笑道:“皇上,微臣不说您也知道,太子……很难废黜啊!最让人头疼的是,他跟多名军中将领来往密切,若处理不当,很可能会重蹈去年潘逆谋反的覆辙,这一次微臣可说什么都不会再一个人傻乎乎冲出城搬救兵了……”
皇上点头道:“不错,确实有点难,不过他只是太子,而朕,是皇帝!没有人能阻止朕!皇帝的意志高于一切!”
方铮喜道:“莫非皇上已有万全之策?”
皇上摇头道:“没有。”
方铮顿时石化,牛逼烘烘的说什么皇帝的意志高于一切,结果什么对策都没有,难道你打算到时候对着叛军震虎躯,散王霸?
皇上目注方铮,笑道:“世上之事,变数太多,如人意者少之甚少,岂能轻言‘万全’?做任何事都要冒风险的,身处高位者,尤其不能太乐观,未虑胜而先虑败,方铮,这些话你可要仔细记住了。”
“太子羽翼已丰,若仓促下旨废黜,朕恐怕他会不顾一切率军逼宫,而太子手中掌握的兵力不少,去年潘逆叛乱后,朕乘机将神策军中的将领清洗了一遍,如今拱卫京城的几路大军,朕已牢牢抓在手里,所以,太子若率军逼宫,他引来的,必是戍边的边军,这些边军当初朕将他们分为四路,其一,是驻守在幽州的柴梦山所部,兵力共计十万,其二,是驻守檀州的左文所部,兵力共计八万,其三,是驻守夏州的董成所部,兵力共计六万,其四,是驻守在兴庆府的王文剑所部,由于兴庆府是当初防范突厥人的第一道防线,所以朕布置的兵力最多,足有十五万大军。”
“朕当初布置这四路大军,分驻我朝的北方和西方,主要是防范突厥人南下,我朝兵力十之六七,皆布于此,而我朝南方由于都是一些边陲小国,兴不起风浪,故而兵力最少,不足一提。“
方铮脸色有些灰败,哆嗦道:“皇上,那四路大军……不会都投靠太子了吧?如果真是这样,皇上,咱们还是收拾东西赶紧跑吧,京城太危险,咱们全家造船出海散散心,过个七八十年再回来看看……”
“说什么混帐话!朕是皇帝,是天下共主,岂能如丧家之犬一般临危逃跑?”皇上怒道。
方铮一窒,悻悻的摸了摸鼻子,这不骂人么?落跑是为了保存实力,什么丧家之犬,真难听!
皇上叹气道:“方铮,如今你也是朝中重臣,为何性子还跟当初一样,一点都没变?遇到难事第一个念头就是逃跑,你为何从不愿堂堂正正拿起刀剑,为了朝廷,为了家人,与敌人正面战斗一次?”
方铮想也不想便脱口道:“战斗?别傻了,开什么玩笑!打仗会死人,很危险滴……”
话未说完,见皇上阴沉着脸,神情不善,方铮顿时硬生生止住了话势,非常乖巧的露出了讨好的笑容。
皇上深深叹了口气,似乎不想在这个话题上跟他掰扯了,两人的理念完全不同,根本没办法达成共识。
“拱卫京城的神武,神策,龙卫等大军,加起来共计十余万,而戍边的四路大军,太子顶多能勾结其中的两路就很不错了,所以朕的胜算比他更高,现在朕最担心的,是城内的城防军……”
“城防军?”方铮面色怪异,颇有些心虚的扭过头去东张西望。
城防军,顾名思义,是驻守在京城之内,负责防卫京城,和平时期顺便协助金陵府衙维持城内治安,抓贼缉盗等等工作。城防军等于是拱卫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就是说,如果敌人已经兵临城下,准备攻城了,这才需要城防军守城退敌。
平日看着城防军不怎么重要,一旦遇到战事,他们却是全城百姓唯一的倚靠,京城的城防军数量不少,大概有五万余人,全都驻扎在城北的军营之中,而他们的领军大将,正是京城守备将军,方铮方大将军是也。
皇上斜睨着他,似是看出了方铮的心虚,冷哼道:“朕封你为守备将军,恐怕你连城防军的军营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吧?”
方铮赶紧陪笑道:“微臣明日便去军营看看,回来再向皇上汇报军营长啥样儿……”
“城防军的重要性想必你还不明白,朕告诉你,就算太子引来千军万马,朕都不怕,朕有办法将他们一举击溃,可朕担心的是祸起萧墙!若城防军里有太子的心腹,届时敌军兵临城下,城防军冒天下之大不韪,将敌人放进城来,那时便大势去矣!当初朕封你为守备将军,为的,就是让你将城防军牢牢抓在手里。”
方铮心中一惊,脑海里忽然冒出一张桀骜的面孔,城防军副将,秦重!
当初潘尚书被关在天牢里,向他提供的那份效忠太子的将领名单,头一个不就是秦重么?
心虚的瞄了皇上一眼,方铮陪笑道:“那什么……皇上,城防军……恐怕真的不是那么靠得住呀……”
“何出此言?”
“城防军副将,秦重,他……呃,他是太子的人。”
“秦重……”皇上半阖着眼,喃喃念着这个名字。
“微臣之所以没去城防军上任,主要是因为秦重已将城防军牢牢抓在了手里,城防军被他经营得如同一块铁板,微臣实在很难把这支军队抓过来呀……”
皇上睁开眼,眼中闪过一抹坚定:“方铮,朕命你一定要将城防军抓在手里,不论用什么手段方法,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抓过来!城防军绝对不能落到太子手中!” ↑返回顶部↑
皇上点头道:“不错,确实有点难,不过他只是太子,而朕,是皇帝!没有人能阻止朕!皇帝的意志高于一切!”
方铮喜道:“莫非皇上已有万全之策?”
皇上摇头道:“没有。”
方铮顿时石化,牛逼烘烘的说什么皇帝的意志高于一切,结果什么对策都没有,难道你打算到时候对着叛军震虎躯,散王霸?
皇上目注方铮,笑道:“世上之事,变数太多,如人意者少之甚少,岂能轻言‘万全’?做任何事都要冒风险的,身处高位者,尤其不能太乐观,未虑胜而先虑败,方铮,这些话你可要仔细记住了。”
“太子羽翼已丰,若仓促下旨废黜,朕恐怕他会不顾一切率军逼宫,而太子手中掌握的兵力不少,去年潘逆叛乱后,朕乘机将神策军中的将领清洗了一遍,如今拱卫京城的几路大军,朕已牢牢抓在手里,所以,太子若率军逼宫,他引来的,必是戍边的边军,这些边军当初朕将他们分为四路,其一,是驻守在幽州的柴梦山所部,兵力共计十万,其二,是驻守檀州的左文所部,兵力共计八万,其三,是驻守夏州的董成所部,兵力共计六万,其四,是驻守在兴庆府的王文剑所部,由于兴庆府是当初防范突厥人的第一道防线,所以朕布置的兵力最多,足有十五万大军。”
“朕当初布置这四路大军,分驻我朝的北方和西方,主要是防范突厥人南下,我朝兵力十之六七,皆布于此,而我朝南方由于都是一些边陲小国,兴不起风浪,故而兵力最少,不足一提。“
方铮脸色有些灰败,哆嗦道:“皇上,那四路大军……不会都投靠太子了吧?如果真是这样,皇上,咱们还是收拾东西赶紧跑吧,京城太危险,咱们全家造船出海散散心,过个七八十年再回来看看……”
“说什么混帐话!朕是皇帝,是天下共主,岂能如丧家之犬一般临危逃跑?”皇上怒道。
方铮一窒,悻悻的摸了摸鼻子,这不骂人么?落跑是为了保存实力,什么丧家之犬,真难听!
皇上叹气道:“方铮,如今你也是朝中重臣,为何性子还跟当初一样,一点都没变?遇到难事第一个念头就是逃跑,你为何从不愿堂堂正正拿起刀剑,为了朝廷,为了家人,与敌人正面战斗一次?”
方铮想也不想便脱口道:“战斗?别傻了,开什么玩笑!打仗会死人,很危险滴……”
话未说完,见皇上阴沉着脸,神情不善,方铮顿时硬生生止住了话势,非常乖巧的露出了讨好的笑容。
皇上深深叹了口气,似乎不想在这个话题上跟他掰扯了,两人的理念完全不同,根本没办法达成共识。
“拱卫京城的神武,神策,龙卫等大军,加起来共计十余万,而戍边的四路大军,太子顶多能勾结其中的两路就很不错了,所以朕的胜算比他更高,现在朕最担心的,是城内的城防军……”
“城防军?”方铮面色怪异,颇有些心虚的扭过头去东张西望。
城防军,顾名思义,是驻守在京城之内,负责防卫京城,和平时期顺便协助金陵府衙维持城内治安,抓贼缉盗等等工作。城防军等于是拱卫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就是说,如果敌人已经兵临城下,准备攻城了,这才需要城防军守城退敌。
平日看着城防军不怎么重要,一旦遇到战事,他们却是全城百姓唯一的倚靠,京城的城防军数量不少,大概有五万余人,全都驻扎在城北的军营之中,而他们的领军大将,正是京城守备将军,方铮方大将军是也。
皇上斜睨着他,似是看出了方铮的心虚,冷哼道:“朕封你为守备将军,恐怕你连城防军的军营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吧?”
方铮赶紧陪笑道:“微臣明日便去军营看看,回来再向皇上汇报军营长啥样儿……”
“城防军的重要性想必你还不明白,朕告诉你,就算太子引来千军万马,朕都不怕,朕有办法将他们一举击溃,可朕担心的是祸起萧墙!若城防军里有太子的心腹,届时敌军兵临城下,城防军冒天下之大不韪,将敌人放进城来,那时便大势去矣!当初朕封你为守备将军,为的,就是让你将城防军牢牢抓在手里。”
方铮心中一惊,脑海里忽然冒出一张桀骜的面孔,城防军副将,秦重!
当初潘尚书被关在天牢里,向他提供的那份效忠太子的将领名单,头一个不就是秦重么?
心虚的瞄了皇上一眼,方铮陪笑道:“那什么……皇上,城防军……恐怕真的不是那么靠得住呀……”
“何出此言?”
“城防军副将,秦重,他……呃,他是太子的人。”
“秦重……”皇上半阖着眼,喃喃念着这个名字。
“微臣之所以没去城防军上任,主要是因为秦重已将城防军牢牢抓在了手里,城防军被他经营得如同一块铁板,微臣实在很难把这支军队抓过来呀……”
皇上睁开眼,眼中闪过一抹坚定:“方铮,朕命你一定要将城防军抓在手里,不论用什么手段方法,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抓过来!城防军绝对不能落到太子手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