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骤风(二)(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从先没有端起太尉的架子,很平静的接受了付德昌的托词,转身带着人前往艉楼。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双方战舰之间的距离也一点一点消失。
  当辽舰开始陆续进入了青州号的射程,付德昌依然没有下达开火的命令。
  “船长!”甲板上,越来越多的水手焦急的望着付德昌。
  付德昌悠然道,“不急,这一仗可是长得很。”
  海上的风,一向变幻莫测。
  如何跟上海风变幻的节奏,最大效率的利用风的助力,就得看帆缆长的指挥。
  大宋的水兵,比起辽国水师的操帆技术,至少要高出两三个档次。
  要不然辽人也不会弄出一个桨帆船出来——桨帆船至少要比同样规模的帆船多出近一倍的船员,航行距离因此就只能达到帆船一半,因为桨室的存在,桨帆船更少了一层炮甲板,火力也大大折扣——在一切技术进步都仿效大宋的辽国,这是技战术水平不够的情况下,迫不得已的妥协。
  近距离的速度和冲刺,青州号的确不如辽舰,但相对的,在持久力上,战时全部依靠桨手的辽舰就远远比不上青州号。
  当一艘巡检舰冲进了青州号一里之内,甲板上火光一闪,随着炮声而来,数点黑影出现在两舰之间的半空中。
  “是链弹。”副枪炮长嘶声叫道。
  链弹呼啸而来。
  半丈长的锁链在半空中抖得笔直,两端的铁球呼啸盘旋。
  杨德昌啧了一下嘴,看起来牙疼得很。
  辽人的战法看来是很明确了。
  辽国海军以桨帆船为主,即使桅杆倒了,靠划桨照样在海上走得飞快,只是没有长力。
  但大宋的海军舰只,没有桨和橹,要是破了船帆,倒了桅杆,就成了海面上的靶子。
  不过这一切,打不中就毫无意义。
  “飞到了哪里去了?”艉楼之中,杨从先摇头嘲笑。
  不过一里的距离,辽舰率先射出的链弹,竟远远的落到了青州号数十丈外的海里。
  “平日轻松,战时稀松。”付德昌哈哈大笑。
  宋辽海军最大的差距在哪里?
  是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