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梳理(22)(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根本就心知肚明。”小艾虎气急败坏。能一路追到白泽琰的身上,怎么可能不清楚智化和艾虎根本没有参与到枪击案中。
  丁兆兰叹道,“是与不是,不是俺说得算的,得让相公和大府相信你们才是。”
  他又对白泽琰道,“白公子,你可是想好了?”
  “忒多废话。”白泽琰从窗外收回视线,“我要是不愿,你能勉强得了我?”
  虽然前途莫测,但已经暴露了身份的他,不想牵连家人,就只有设法弥补之前的过错。
  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也说不定,只要能将自己掌握的消息传出去。
  ……………………
  夜已深。
  一封急报送到宿直都堂的韩冈面前。
  “南康郡公赵仲惠招供了,煽惑士子、收买枪手这两桩事皆他所为,同谋的还有谯国公宗辩,荣州防御使仲杰等六人。可惜他身子虚弱,招供到一半就突发疾病,抢救无效,死了。”韩冈将收到的消息草略的念给章惇,然后对送信而来的信使摇头道,“才一个时辰吧,人就这么没了?亏御史台也敢答应你家枢密。”
  信使只是吕嘉问的亲随,被安排做联络,听了韩冈的话,也不知该怎么回话,只能讷讷的站着。
  别看御史台狱名气那么大,实际上因为里面关的都是官人,住宿条件、饮食水平,都比京师之中一般水平的客栈都要强出许多。不说全都是单人间,铺设床铺的稻草都是每日更新,只吃饭喝水,洁净二字比外面的酒馆都还要讲究。
  而且台狱中审问犯官,是严禁施加肉刑,棍棒皮鞭夹棍之类的刑具一概不许使用。一旦有所违背,被曝光之后,就算是宰相,也保不住台狱中人。即使没有加刑,只要台狱有人犯病亡,当事的台官、狱官都少不了要受惩处。
  故而狱中待人犯,总是小心谨慎,台狱中出人命的事,几年都难得一见。
  “或许是意外。”同样值夜的章惇代为解释,“这里的赵仲惠是一个,前面的赵宗枅也是一个,招供的内容都差不多,也没说两个都死。”他带着玩味的笑,有几分好奇,“望之也算有能耐,一个个招供得倒是挺快。”
  信使道:“回相公的话,就是拿勺子弄些泥浆污物,在水里饭里搅一搅,强灌下去,就没有不肯开口招供的。”
  章惇皱眉,这种审案的方法,简直是儿戏了,“命都要没了,还在乎一点脏?”
  韩冈倒是理解了。
  在台狱中好吃好睡,又无重刑,平添了让人犯认罪的难度。不过入住的官员们,通常是认罪很快的。也没有别的原因,只是落差二字,就让养尊处优的官员无法适应,最后被熬得很快招供。
  他对章惇道:“没命要等判决后,脏东西可就在眼前了。”
  韩冈不知道这是另一段历史上,新党曾经用来对付敌对派系的手段,不过这种手法,也只有在御史台狱中才派得上用场。换作其他监狱,上刑具更加干脆利落。
  “就让吕望之就留在台狱中了?”韩冈问章惇,“府狱还有好多空狱间,正等着人来住。”
  “回头我会跟望之说的。准备流放的轻罪犯人就送到府狱去,那些犯了重罪的,还是放在台狱吧。”
  开封府的监狱,犯人流动速度很快。刑案之中该杀则杀,不该杀的,或流放或小惩开释,府狱中的犯人平均系狱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
  因为对犯人的处置速度太快,开封府这几年甚至还曾经还出现过两回长达半个月和二十天的府中狱空的情况。
  放在过去,这是能给天子报喜的祥瑞之兆,知府也能就此打通登天之阶。
  但如今开封府中的犯人,最轻的抽上几鞭子就放人,最重的就上菜市口,剩下的无论轻重罪,只要定罪了,基本上都是送去边疆开荒。如此制度下,想炫耀一下府中狱空的祥瑞,不知会怎么被京城士民嘲笑。
  信使离开,韩冈折了一下信笺,放到了桌上。
  章惇对他笑道,“望之看来是真心改过了。”
  韩冈则摇摇头,“到底是真心,还是敷衍,甚至推卸,还要再等等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