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大唐纸贵(二合一)(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裴行俭肃然道:“我原也这般认为,可看了这《缀术注解》。或许错的不是祖家父子,而是王大学士。”
  崔智聅脸色一变,急切道:“话不可乱说,王大学士是当今第一术数宗师,而且性子偏激,让他知道你在这弘文馆可干不下去了。”
  裴行俭晒然一笑道:“正好,我最近心有犹疑,在考虑弘文馆是否长久之计,也许有此而定,未尝不可。”
  他说着将《缀术注解》一并收起找弘文馆馆主于志宁去了。
  于志宁是早年李世民麾下秦王府的十八学士之一。
  后来一直负责担任教导太子的重任,同时兼任弘文馆馆主一职。
  裴行俭将《缀术注解》亲自交到了于志宁手上。
  于志宁见是裴行俭,带着几分慎重的收下了。
  弘文馆与国子监差不多,都算是学府,不过弘文馆只收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
  这一批学子中,最有才略的就是裴行俭,亦深得他器重。
  于志宁打开《缀术注解》,越看越是震撼,好半晌才愁然道:“此书一出,王兄名望扫地矣。唉,这书是何人所著?”
  裴行俭道:“学生不知!”
  于志宁道:“你去查一查,问问是谁接收的。吾自带此书,上表陛下。这《缀术注解》开创算学解法先河,此人便如魏晋刘徽,为算术一学,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尽管于志宁与王孝通关系不错,然在大是大非面前,于志宁知道如何选择。
  这一查,立时发现此书居然就是商王李元瑷送来的。
  “居然是商王?没有弄错吧!”
  于志宁不可置信的看着面前的学生谢集,这李元瑷才几岁?术数研究最无捷径可言,没有数十年的研究,怎么可能有此功底。
  谢集作揖道:“学生不敢说谎,是不是商王所著,学生不知,确实是商王派人送来无疑。因是商王,学生不敢大意,亲自送到了王大学士的桌上。王大学士身兼数职,当时没在弘文馆。这书上没有留下姓名嘛?”
  于志宁之前就看了,没有落名,苦笑道:“王兄这是闯下大祸了。”
  裴行俭苦笑道:“学生估计这《缀术注解》王大学士看都没看,也许……还有回旋余地。”
  尽管这个时候的裴行俭,还没有遇到人生道路上的导师,但这份揣摩心思的能力已经显露了。
  但便在这时,国子监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弘文馆。
  于志宁呆立了片刻,听得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瞬间就是热血上涌,感慨道:“我辈当如此也!”
  说着,直接带着《缀术注解》入宫了。
  裴行俭本就身负光宗耀祖之重担,又得次佳句,亦是血液翻滚,说道:“崔兄,我以决定参加今年科举,弘文馆虽好,却非我裴行俭久待之处。我辈当跳出束缚,勇往直前,方才不枉此生。”
  **********
  皇城东宫!
  于志宁兼任太子左庶子,入宫面见李治并无任何阻碍。
  于志宁将《缀术注解》献上。
  李治瞧了瞧字迹,一眼就认出来了,说道:“这是十六叔的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