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升职日常 第215节(3 / 4)
明明半年前,卫庶妃才生了个八阿哥,却被这对主仆俩忽视个彻底。
梁九功事事上心,康熙连大臣家夫妻吵架都记得追问,最后谁吵赢了。
要说真不记得八阿哥,倒显得假了。
母凭子贵,有时候也是子凭母贵啊。
梁九功伺候在康熙身边,亲眼看着四阿哥和六阿哥的帝王心中的地位,愈发的重。
也就比太子殿下差那么一点点儿了。
“保成和胤禛过年的时候,还许愿德妃能生个妹妹给他们。这回,若是如了他们的愿,两个小子估计要乐的几天睡不着觉。”康熙写好信,等信纸上的墨晾干了以后,放进信封里封好。
梁九功道:“太子殿下和四阿哥都是好哥哥。等小公主出生后,定是大清最幸福的小姑娘。”
“朕与玛琭的女儿,理当受万千宠爱。”康熙道。
正在开药方的太医,突然打了个喷嚏。
他挠挠脑袋,想到皇上话里话外,都是德妃娘娘这胎怀的是个公主。
第232章
“你们说, 皇上盼着德妃娘娘这胎,是生个阿哥,还是个小格格?”太医写着药方的毛笔,悬在纸上, 转头去问同僚。
“别说是皇家了, 就是普通百姓家, 也盼着男丁多。皇上自然是想要阿哥的。”
“可是, 我向皇上复命时,皇上话里话外的,都是笃定德妃娘娘要生个小格格。”太医道。
“枉你成婚多年,孙子都快有了,还不懂这个。皇上定然是怕给德妃娘娘压力。左右德妃娘娘已经给皇上生了两个阿哥。两位阿哥的身体, 壮实的跟小牛犊子似的,若无意外的话,必是能平安长大。又何必在这一胎上, 强求一定要有个阿哥。儿女双全也是大喜啊。”
太医笔尖落在纸上,继续写着药方。
“你说的也是。”太医道。
“别想那么多了。咱们当太医的, 只要治病救人, 其他的事能不掺合就不掺合。我为什么羡慕你这次运气好,还不是你这几个月只要给德妃娘娘保好胎就行。换作是其他娘娘有喜,我都没这么羡慕。”
太医笑了笑:“怎么,一顿午饭还不够?”
“等几个月后,德妃娘娘平安生产了,你得把家里藏的那坛药酒拿出来。上好的人参泡的药酒,喝一口延年益寿, 无病无痛。”
太医道:“那就等着吧。到了明年夏天,这口酒你们必能喝上。就一口啊, 多了就补过头了。”
“都是围着医术药材打转的,我能不懂这道理。一口就够了。”
太医这边从后宫之事,转向闲话家常。
阮酒酒闲着无事,让芝兰拿了些彩线,打起了络子。
康熙过来时,一眼看到阮酒酒手边的小竹篮子里,放了两条络子,手上正在编的那条络子,也打到了一半。
“芝兰,你就是这样伺候你主子的?打个络子玩玩就罢了,竟还打了这么多条。”康熙有些怒意。
“头低的晕不晕,手疼不疼?你平日里不是最喜欢睡懒觉,今儿怎么倒是勤快起来了。快放下,别累着了。”康熙强势又小心的,把一条黄色的络子,从阮酒酒手上夺了下来。
阮酒酒心疼的看着康熙手里快完工的络子:“皇上,这络子是给您打的。收个尾就好了,您这一抢,大半都散了,又要重新编。”
“不气不气啊。朕络子、荷包什么的,都够用。有针线房做活,哪用着你辛苦。”康熙道。 ↑返回顶部↑
梁九功事事上心,康熙连大臣家夫妻吵架都记得追问,最后谁吵赢了。
要说真不记得八阿哥,倒显得假了。
母凭子贵,有时候也是子凭母贵啊。
梁九功伺候在康熙身边,亲眼看着四阿哥和六阿哥的帝王心中的地位,愈发的重。
也就比太子殿下差那么一点点儿了。
“保成和胤禛过年的时候,还许愿德妃能生个妹妹给他们。这回,若是如了他们的愿,两个小子估计要乐的几天睡不着觉。”康熙写好信,等信纸上的墨晾干了以后,放进信封里封好。
梁九功道:“太子殿下和四阿哥都是好哥哥。等小公主出生后,定是大清最幸福的小姑娘。”
“朕与玛琭的女儿,理当受万千宠爱。”康熙道。
正在开药方的太医,突然打了个喷嚏。
他挠挠脑袋,想到皇上话里话外,都是德妃娘娘这胎怀的是个公主。
第232章
“你们说, 皇上盼着德妃娘娘这胎,是生个阿哥,还是个小格格?”太医写着药方的毛笔,悬在纸上, 转头去问同僚。
“别说是皇家了, 就是普通百姓家, 也盼着男丁多。皇上自然是想要阿哥的。”
“可是, 我向皇上复命时,皇上话里话外的,都是笃定德妃娘娘要生个小格格。”太医道。
“枉你成婚多年,孙子都快有了,还不懂这个。皇上定然是怕给德妃娘娘压力。左右德妃娘娘已经给皇上生了两个阿哥。两位阿哥的身体, 壮实的跟小牛犊子似的,若无意外的话,必是能平安长大。又何必在这一胎上, 强求一定要有个阿哥。儿女双全也是大喜啊。”
太医笔尖落在纸上,继续写着药方。
“你说的也是。”太医道。
“别想那么多了。咱们当太医的, 只要治病救人, 其他的事能不掺合就不掺合。我为什么羡慕你这次运气好,还不是你这几个月只要给德妃娘娘保好胎就行。换作是其他娘娘有喜,我都没这么羡慕。”
太医笑了笑:“怎么,一顿午饭还不够?”
“等几个月后,德妃娘娘平安生产了,你得把家里藏的那坛药酒拿出来。上好的人参泡的药酒,喝一口延年益寿, 无病无痛。”
太医道:“那就等着吧。到了明年夏天,这口酒你们必能喝上。就一口啊, 多了就补过头了。”
“都是围着医术药材打转的,我能不懂这道理。一口就够了。”
太医这边从后宫之事,转向闲话家常。
阮酒酒闲着无事,让芝兰拿了些彩线,打起了络子。
康熙过来时,一眼看到阮酒酒手边的小竹篮子里,放了两条络子,手上正在编的那条络子,也打到了一半。
“芝兰,你就是这样伺候你主子的?打个络子玩玩就罢了,竟还打了这么多条。”康熙有些怒意。
“头低的晕不晕,手疼不疼?你平日里不是最喜欢睡懒觉,今儿怎么倒是勤快起来了。快放下,别累着了。”康熙强势又小心的,把一条黄色的络子,从阮酒酒手上夺了下来。
阮酒酒心疼的看着康熙手里快完工的络子:“皇上,这络子是给您打的。收个尾就好了,您这一抢,大半都散了,又要重新编。”
“不气不气啊。朕络子、荷包什么的,都够用。有针线房做活,哪用着你辛苦。”康熙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