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人选(2 / 2)
李泌回道:“李岘乃宗室子弟,更是其中难得的才俊,李白虽然才名显露,但生性惫懒,用李岘正可互补。”
李岘乃太子皇帝三子李恪曾孙,信安郡王李第三子,李瑁的同宗兄弟,论及才干,可谓宗室子弟翘楚,其为人更是刚正不阿,也深的李瑁的推崇,用李岘任事,非但可以与李瑁互补,而且可以彰显李瑁对地方官学的重视。
李瑁当即同意道:“如此甚好,便按照长源的意思来,以李白为礼部员外郎,主导官学推广及营建之事,李岘为副,主导各项事务。”
当李白被狱卒从刑部大牢放了出来后还是一头雾水,当然看到李瑁的任命甚至后便更是如此。
他随永王李谋反,虽未铸成大错,但毕竟犯有从逆之罪,李白本想着能够保命已是万幸,谁曾想到,他非但保住了性命,还有正六品的官身相加,而且还是实实在在的任事官,并非翰林学士那般清闲之职务,当真叫他颇感意外。
不过他倒也不必太过惊讶,毕竟他有当朝两位宰辅相助,又有对李瑁有救命之恩的玉真公主兜底,再加上李瑁自己和他有些交情,自然不会太过为难他。
只是如今的李白已年过半百,几次的仕途沉沦也叫他颇感挫折,当他再次被拜官时也不知还有没有当初那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畅快了。
作者的话:
谨言十一回家,也不知碰到了什么,感染了荨麻疹,身上一红一片,奇痒难当,断断续续,一章码了一天。 ↑返回顶部↑
李岘乃太子皇帝三子李恪曾孙,信安郡王李第三子,李瑁的同宗兄弟,论及才干,可谓宗室子弟翘楚,其为人更是刚正不阿,也深的李瑁的推崇,用李岘任事,非但可以与李瑁互补,而且可以彰显李瑁对地方官学的重视。
李瑁当即同意道:“如此甚好,便按照长源的意思来,以李白为礼部员外郎,主导官学推广及营建之事,李岘为副,主导各项事务。”
当李白被狱卒从刑部大牢放了出来后还是一头雾水,当然看到李瑁的任命甚至后便更是如此。
他随永王李谋反,虽未铸成大错,但毕竟犯有从逆之罪,李白本想着能够保命已是万幸,谁曾想到,他非但保住了性命,还有正六品的官身相加,而且还是实实在在的任事官,并非翰林学士那般清闲之职务,当真叫他颇感意外。
不过他倒也不必太过惊讶,毕竟他有当朝两位宰辅相助,又有对李瑁有救命之恩的玉真公主兜底,再加上李瑁自己和他有些交情,自然不会太过为难他。
只是如今的李白已年过半百,几次的仕途沉沦也叫他颇感挫折,当他再次被拜官时也不知还有没有当初那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畅快了。
作者的话:
谨言十一回家,也不知碰到了什么,感染了荨麻疹,身上一红一片,奇痒难当,断断续续,一章码了一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