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3)
“诗儿,你可知道缘故?”江娘子向江诗问。
“我确实不如诸位姊妹。”江诗诚恳道。
江娘子却摇摇头,让万妈妈挑出江诗所作展示出来给大家看。
姑娘们吃惊不已,江诗的词牌名并不是《声声慢》而是《清平乐》。
“我出的题目是《声声慢》,为何你所填的却是《清平乐》?”江娘子问。
江诗大惊:“姑母,我看到的题目确实是《清平乐》。”她也不明白为什么她看到的题目和别人的不一样。
江娘子让万妈妈将匣子里的题目取出来,才与她们解释道:“这就是我教给你们的最后一个道理。我出的题目是《声声慢》,但在匣子里还放着一张《清平乐》的题目;若填的是《清平乐》的词则直接评为末等,以示不同。这就是告诉你们,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万不可轻信他人,即便是我;这世事险恶,谁都有可能将你们当做棋子一般利用,稍有行差踏错就有可能是万劫不复。你们尚且年少,还不知这人间之险;但你们务必要牢牢记住这话,否则日后定然要吃大亏的。”
江诗低头听着,其他几个姑娘也认真听江娘子的话,心中皆是惶惶难安。
“诗儿,莫怪姑母。”江娘子的语气也温和了几分,也和她们说道,“我这么做便是让你们永远记住,事事小心。”
“我明白姑母的良苦用心。”江诗应下说。
几个姑娘也道:“谢先生教诲。”
江娘子点点头:“你们也倦了,便先回去歇息吧。”顿了顿又唤嫣玉,“嫣玉,你且留下,我有话问你。”
嫣玉一愣,才如故坐下道:“是。”
屋里只剩下江娘子和嫣玉二人,江娘子示意让嫣玉到她面前坐下,才抽出刚才嫣玉填的那首词展开放置在案上:“其实你这首词也还不错,较之前进步很大,想来是有苦练的。”
“多谢先生夸赞。”嫣玉谦逊道。
“只是,我还有一不解之处。”江娘子温和笑着望着她道,“这词中所咏是兵戈之象,你一个闺阁姑娘,如何有这般感概之言?自古以来,咏之有情,方为好词,否则便是侃侃而谈的空洞之言罢了。”
嫣玉心下沉想,才解释道:“先生容禀。我历事尚浅,许多事情亦不知轻重;因小妹喜爱看书,我也与小妹一同翻看一二,偶有所感,日久生梦。我曾梦见书中画中之景,一派金戈铁马,离人作别,才有所感慨。”
江娘子安静地望着她,许久才点点头,只是教诲道:“这也是你的造化了。”
沉吟望着纸上诗词,江娘子就让嫣玉也先回去。
嫣玉从屋里出来,黛玉还在廊上等她,见她出来才上前:“姐,没事吧?”
“先生只是指点我几句。”迎上妹妹担忧的目光,嫣玉不由轻笑道,“先生又不会责我。”
黛玉拉着嫣玉走在廊下向厢房过去,一边与她说道:“今日先生之行辞,着实让我很是惊讶。原以为只是作诗写词,未曾想还有如此讲究。”
嫣玉不由轻笑:“先生博学多知,她所言必是有理。我们谨记于心,才不枉先生的一番苦心。”
黛玉认真地点头,说一定会好好记下的。
“姐姐的词也很美,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若姐姐以诗作画也定能成才。”黛玉又笑道。
“什么样的画?”嫣玉便问。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黛玉凝思良久,就说道。
嫣玉莞尔点头:“确是金戈铁马、玉关北漠之景。”
但黛玉却摇头,语气很疑惑:“可为何是长安宫阙呢?我就不甚明白。”
提起如此,嫣玉略觉心虚地摸摸鼻子:“长安,天子王都,天下命令无不出其左右。这兵出将令,自是皇令所示;千里之外急急军报,莫不在长安运筹帷幄之中。”其实这些话也是她急中生智想来搪塞的,她当初确是鬼迷心窍了,才写下这首词,若令人知晓其中深意,怕是要惹出祸端;江娘子一再告诉她们务必要谨言慎行,万不可出了差错,尤其事涉皇家秘事。 ↑返回顶部↑
“我确实不如诸位姊妹。”江诗诚恳道。
江娘子却摇摇头,让万妈妈挑出江诗所作展示出来给大家看。
姑娘们吃惊不已,江诗的词牌名并不是《声声慢》而是《清平乐》。
“我出的题目是《声声慢》,为何你所填的却是《清平乐》?”江娘子问。
江诗大惊:“姑母,我看到的题目确实是《清平乐》。”她也不明白为什么她看到的题目和别人的不一样。
江娘子让万妈妈将匣子里的题目取出来,才与她们解释道:“这就是我教给你们的最后一个道理。我出的题目是《声声慢》,但在匣子里还放着一张《清平乐》的题目;若填的是《清平乐》的词则直接评为末等,以示不同。这就是告诉你们,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万不可轻信他人,即便是我;这世事险恶,谁都有可能将你们当做棋子一般利用,稍有行差踏错就有可能是万劫不复。你们尚且年少,还不知这人间之险;但你们务必要牢牢记住这话,否则日后定然要吃大亏的。”
江诗低头听着,其他几个姑娘也认真听江娘子的话,心中皆是惶惶难安。
“诗儿,莫怪姑母。”江娘子的语气也温和了几分,也和她们说道,“我这么做便是让你们永远记住,事事小心。”
“我明白姑母的良苦用心。”江诗应下说。
几个姑娘也道:“谢先生教诲。”
江娘子点点头:“你们也倦了,便先回去歇息吧。”顿了顿又唤嫣玉,“嫣玉,你且留下,我有话问你。”
嫣玉一愣,才如故坐下道:“是。”
屋里只剩下江娘子和嫣玉二人,江娘子示意让嫣玉到她面前坐下,才抽出刚才嫣玉填的那首词展开放置在案上:“其实你这首词也还不错,较之前进步很大,想来是有苦练的。”
“多谢先生夸赞。”嫣玉谦逊道。
“只是,我还有一不解之处。”江娘子温和笑着望着她道,“这词中所咏是兵戈之象,你一个闺阁姑娘,如何有这般感概之言?自古以来,咏之有情,方为好词,否则便是侃侃而谈的空洞之言罢了。”
嫣玉心下沉想,才解释道:“先生容禀。我历事尚浅,许多事情亦不知轻重;因小妹喜爱看书,我也与小妹一同翻看一二,偶有所感,日久生梦。我曾梦见书中画中之景,一派金戈铁马,离人作别,才有所感慨。”
江娘子安静地望着她,许久才点点头,只是教诲道:“这也是你的造化了。”
沉吟望着纸上诗词,江娘子就让嫣玉也先回去。
嫣玉从屋里出来,黛玉还在廊上等她,见她出来才上前:“姐,没事吧?”
“先生只是指点我几句。”迎上妹妹担忧的目光,嫣玉不由轻笑道,“先生又不会责我。”
黛玉拉着嫣玉走在廊下向厢房过去,一边与她说道:“今日先生之行辞,着实让我很是惊讶。原以为只是作诗写词,未曾想还有如此讲究。”
嫣玉不由轻笑:“先生博学多知,她所言必是有理。我们谨记于心,才不枉先生的一番苦心。”
黛玉认真地点头,说一定会好好记下的。
“姐姐的词也很美,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若姐姐以诗作画也定能成才。”黛玉又笑道。
“什么样的画?”嫣玉便问。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黛玉凝思良久,就说道。
嫣玉莞尔点头:“确是金戈铁马、玉关北漠之景。”
但黛玉却摇头,语气很疑惑:“可为何是长安宫阙呢?我就不甚明白。”
提起如此,嫣玉略觉心虚地摸摸鼻子:“长安,天子王都,天下命令无不出其左右。这兵出将令,自是皇令所示;千里之外急急军报,莫不在长安运筹帷幄之中。”其实这些话也是她急中生智想来搪塞的,她当初确是鬼迷心窍了,才写下这首词,若令人知晓其中深意,怕是要惹出祸端;江娘子一再告诉她们务必要谨言慎行,万不可出了差错,尤其事涉皇家秘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