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出谢晚棠所料,蒋有年的父母牛逼哄哄,最后就出了20块钱彩礼,一副爱嫁不嫁的态度。
  傅老太虽然一肚子火,但也只能憋着陪笑脸,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谁让她的闺女大了肚子!
  下午老三媳妇准时过来传授摊蛋饼技巧,傅青山原本在院里钉兔子笼,老三媳妇搅蛋的时候,谢晚棠出去搅他:“二哥,可以进来学习了!”
  傅青山点了点头,洗洗手进来了。
  老三媳妇早就听大嫂说二哥在家做饭刷碗一把好手,但今天还是第一次见。
  她演示了一遍摊蛋饼,兰兰说想试试看,她就闪开地方,兰兰摊得还行,就是有点厚,她拍拍兰兰肩膀,学着谢晚棠做衣裳时鼓励她的语气:“没事兰兰,第一次做成这样已经很好了,下次会更好!”
  兰兰摊完,傅青山接过去碗,几乎是复制了她的手法,第一次就摊出了一张又大又薄的完美蛋饼。
  老三媳妇瞪大眼,震惊地看着二哥,心里想着,今晚回去就教着老三做饭!
  谁说男人就做不好饭,看看人家二哥,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她家老三那个窝囊样上得厅堂就不指望了,先把下厨房下明白吧!
  晚上傅老三突然被媳妇揪着耳朵烧火做饭,还不知道自己是跟着好二哥沾的光。
  腊月二十九,临近年关,傅青山又去了一趟镇上,买了些猪下货和肋条回来留着做年夜饭。
  谢晚棠和兰兰忙活着蒸大饽饽、枣饽饽、小供养和乾陵。
  后世社会分工越来越详细,这些东西都有专门制作的地方,做成礼盒来买,虽然很方便,但也确实少了很多年味。
  蒸上满满一大锅干粮,开锅的时候白面的香甜染满当门,两个小的在院里跟小狗玩,都忍不住嗅嗅鼻子,跑进来扒着家门闻。
  这个年代白面是稀罕东西,又没后世那么多糕点甜品诱惑,白面大饽饽就是好东西了。
  不过这些都是有数的要供奉的,得等着过了初二,送完年才能撤下来吃,谢晚棠就先拿了桃酥来让孩子们解解馋。
  转眼就是大年三十,傅青山一早起来就带着三个刚贴春联,吃过早饭去上坟,午睡起来,开始忙活做晚上的年夜饭。
  因为之前就说好了,只去老房子那边逛一圈就回来,所以谢晚棠计划的年夜饭很丰盛。
  四个荤的有卷煎、糖醋小排、辣炒大肠、凉拌手撕猪心。
  四个素的是苔菜炒蛋、南瓜炖肉,醋溜土豆丝、凉拌菠菜。
  还有一个汤,是大家之前都喜欢的银耳红枣羹。
  大刚二刚烧火,傅青山和兰兰一人一个大锅同时开炒,谢晚棠负责拌两个凉菜,小刚和妞妞往炕上收拾桌子和碗筷。
  吃过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一起包好晚上要下的饺子,然后才出发去老房子。
  因为傅青宁定亲定得窝囊,傅老太过年都没什么好心情。傅青宁怀着身孕,又是她的宝贝闺女,她没法发泄,就张口闭口地找傅大嫂和老三媳妇的事,吹毛求疵地想发泄骂人。
  两人分了家,现在过得好,才不看她脸色,见谢晚棠来了,就拉着谢晚棠去南屋说话,留几个男人在屋里说话,孩子们在院子里玩。
  气氛压抑,别说谢晚棠了,傅青山也不愿意多呆,不过半个小时,就带着谢晚棠和孩子们走了。
  傅青山给孩子们买了滴滴金,让他们在院子里玩,谢晚棠坐在当门口的小板凳,托着腮看着院子里奔跑的孩子们和金光闪闪的亮光,勾起童年的许多记忆。
  小时候,她过年也是这么快乐的。
  后来长大了,生活越来越好,反而越来越没有过年的感觉了。
  一直等到12点下饺子,供了祖先后,一家人一起围坐在一起吃饺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