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1 / 2)
看她还愣在那里,乌恩其轻轻推了那小姑娘一下,小姑娘这才回过神来,按照南边的礼数,冲孟和“咚咚咚”磕了三个头。
“那就叫……步阳吧。”
“步阳,”小姑娘念道,“我是步阳。”
“对,你是步阳了。”
兴阳关三字下,步阳最后回望了一眼南方,迈过了这一道将永远刻在心头的碑。
她们刚才说的许多,用的都是草原语,陈雁行听不懂,只能靠裴峋一句句翻译给她听。
听罢,她率先开始叫好:“这个名字好,亮堂!”
乌恩其也笑道:“还有什么想说的,快在此处都说了,一入关,可就要注意了。”
裴峋说:“倒是您,入关之后可就得继续当公主了,只有现在还能撒个欢儿。”
“你胆肥了?还敢拿我取笑。”乌恩其笑着,做势要去锤他。裴峋拉着马辔头,光顾着笑:“这连躲都无处躲,您要铁了心收拾我,我就只能钻到马肚子下面了。”
说完大家都是一通笑,陈雁行知道他俩在南国只是假装夫妻,但如下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又感觉脑海里隐隐约约看出了点什么。
“您好歹也是皇亲国戚,架子呢?”她懒得再想,也去笑乌恩其。
“你很想看吗?”乌恩其又过来和陈雁行闹。
陈雁行哪能被她捉住,足尖轻轻一点,便躲去了孟和长老的背后。
谁料孟和长老把她捉了出来:“去去去,你们小孩子打架狗都嫌弃。”
乌恩其眼见着陈雁行要反过来捉弄她,便直接策马在黄沙中狂奔出去,一回头,才发现裴峋也紧跟着她。
她已经知道了裴峋的本名叫柏寻,知道他家中原先官制右散骑常侍,知道他背后只有朝廷,没有旁人。
这些底细让乌恩其心中轻快许多,连带着看裴峋都比以前更加顺眼许多。
她暂时没打算把这些事情点明挑破,想着再观望观望。裴峋的家人应该是都已经不在了,他对南国也不像有多么炽烈的感情,再就是……爱人?
要是裴峋在南国有一个爱人,为了她含辛忍苦也不是全无可能。
这么想着,乌恩其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可她又觉着裴峋这个样子实在不太像
“殿下……可是叫我们闹烦了?”她这厢表情刚有变化,裴峋那厢便出声问道。
“没有,”乌恩其哭笑不得,“你怎么专是这种时候想的最多?”
不能否认,裴峋的确很会对她察言观色,几次来只要用他,二人都是默契无比。
乌恩其甩甩头,不再去想,转而开始去惦记鹿角岘,心中竟产生了一种近乎想要回家的感觉。
自从母亲离开后,她便认定自己再不会有家。但这一段时间经历了这么多,乌恩其不知不觉间,已经完全把鹿角岘当做家了。
她只顾着想,都没发现自己嘴角已经高高挂了起来。
第46章 与俦
回到了鹿角岘时, 转场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牧民们尽数离开,只剩下做生意的还留在这儿。
为了防止牛羊把一片地吃到寸草不生, 牧民们过一段时间就要一次转场, 路上的辛苦自然不必多说。 ↑返回顶部↑
“那就叫……步阳吧。”
“步阳,”小姑娘念道,“我是步阳。”
“对,你是步阳了。”
兴阳关三字下,步阳最后回望了一眼南方,迈过了这一道将永远刻在心头的碑。
她们刚才说的许多,用的都是草原语,陈雁行听不懂,只能靠裴峋一句句翻译给她听。
听罢,她率先开始叫好:“这个名字好,亮堂!”
乌恩其也笑道:“还有什么想说的,快在此处都说了,一入关,可就要注意了。”
裴峋说:“倒是您,入关之后可就得继续当公主了,只有现在还能撒个欢儿。”
“你胆肥了?还敢拿我取笑。”乌恩其笑着,做势要去锤他。裴峋拉着马辔头,光顾着笑:“这连躲都无处躲,您要铁了心收拾我,我就只能钻到马肚子下面了。”
说完大家都是一通笑,陈雁行知道他俩在南国只是假装夫妻,但如下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又感觉脑海里隐隐约约看出了点什么。
“您好歹也是皇亲国戚,架子呢?”她懒得再想,也去笑乌恩其。
“你很想看吗?”乌恩其又过来和陈雁行闹。
陈雁行哪能被她捉住,足尖轻轻一点,便躲去了孟和长老的背后。
谁料孟和长老把她捉了出来:“去去去,你们小孩子打架狗都嫌弃。”
乌恩其眼见着陈雁行要反过来捉弄她,便直接策马在黄沙中狂奔出去,一回头,才发现裴峋也紧跟着她。
她已经知道了裴峋的本名叫柏寻,知道他家中原先官制右散骑常侍,知道他背后只有朝廷,没有旁人。
这些底细让乌恩其心中轻快许多,连带着看裴峋都比以前更加顺眼许多。
她暂时没打算把这些事情点明挑破,想着再观望观望。裴峋的家人应该是都已经不在了,他对南国也不像有多么炽烈的感情,再就是……爱人?
要是裴峋在南国有一个爱人,为了她含辛忍苦也不是全无可能。
这么想着,乌恩其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可她又觉着裴峋这个样子实在不太像
“殿下……可是叫我们闹烦了?”她这厢表情刚有变化,裴峋那厢便出声问道。
“没有,”乌恩其哭笑不得,“你怎么专是这种时候想的最多?”
不能否认,裴峋的确很会对她察言观色,几次来只要用他,二人都是默契无比。
乌恩其甩甩头,不再去想,转而开始去惦记鹿角岘,心中竟产生了一种近乎想要回家的感觉。
自从母亲离开后,她便认定自己再不会有家。但这一段时间经历了这么多,乌恩其不知不觉间,已经完全把鹿角岘当做家了。
她只顾着想,都没发现自己嘴角已经高高挂了起来。
第46章 与俦
回到了鹿角岘时, 转场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牧民们尽数离开,只剩下做生意的还留在这儿。
为了防止牛羊把一片地吃到寸草不生, 牧民们过一段时间就要一次转场, 路上的辛苦自然不必多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