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大厂子弟 第3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呵呵,我骑得少,有小毛病就自己修了。”夏启航也是搞技术出身的,十分能理解钱师傅,不以为意地摆摆手,再次发问:“修配社里有一位长得特别精神的年轻同志吗?”刚才钱师傅听到雷姓都没反应,没准是自家媳妇记错了。
  二虎此时忽地福至心灵,想到了夏厂长的另一个身份,他是夏露的亲爹啊!
  而这些天大院里正传着夏露与戴誉的绯闻呢!
  夏厂长不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亲自跑来找戴誉算账的吧?
  这可麻烦了……
  见夏厂长还巴巴地等着他回话呢,钱二虎眼珠一转,露出老实人专属憨厚表情,挠挠头道:“这个修配社就我爸一个正式修车师傅,另外就是我偶尔会过来帮帮忙。”
  夏启航比较严谨,问:“再没有临时工之类的?”
  钱师傅这会儿回过神来,插话道:“临时工倒是有过一个,长得也精神,不知是不是他,您要找的人叫什么名字来着?”
  “据说是叫雷锋,在修配社工作。”
  钱二虎一听,原来是自己闹了个乌龙,厂长找的根本不是戴誉啊。
  于是心弦一松,忙摆手道:“没听说过这个名字!您可能找错地方了,要不您去别的修配社打听打听!”
  戴誉还不知自己阴差阳错地躲过了一次掉马危机。
  大清早刚到厂里,他就钻进了传达室,与孙师傅边抽烟边聊天。
  吴科长给他们三个安排了任务稿件,在国庆之前,要有关于啤酒厂的新闻见诸报端。不过几个比较常见的报道方向已经被徐晓慧和沈常胜抢先下手了。
  昨天读了沈常胜撰写的那篇关于厂级先进工作者的优秀事迹,他觉得人物过于脸谱化,没什么新鲜看点。
  吴科长对于他的报道角度也不甚满意,厂里每年都要向报社投递几十篇这类稿件,大多千篇一律,没什么新意。
  若是在平时,沈常胜这篇文章也许还勉强能混上一个版面。不过,若将目标定在国庆特刊上,那十成十会被弃稿。
  国庆前正是各厂宣传科和工会拼命给自家工厂唱赞歌的爆发期。报纸上到处都是这样的伟光正人物,哪个主角的光环更亮,哪家工厂就能有更大的版面。
  啤酒厂在这方面是争不过那些万人大厂的。
  所以戴誉就想来“啤酒厂百晓生”这里寻找点灵感。
  “要说咱们厂有什么奇闻异事,那还真不多。大家都兢兢业业搞生产,除了年底评劳模评先进的时候,能分出个一二三来,其他时间都差不离。”孙师傅眯着眼吞云吐雾,还是这成品烟好抽啊,不像手卷烟辣嗓子。
  戴誉早有心里准备,倒也不失望。若是新闻线索那么好找,吴科长早就自己动笔了,还能轮得到他们这三个小喽啰嘛。
  “提起评劳模,我倒是想起来一个人。要说积极肯干,尽心尽责,那他绝对是这个!”孙师傅竖起一个大拇指,感慨道:“车间里现在是四班倒,他却能随着工友们每天干上三个大班!”
  戴誉觉得这样任劳任怨的工人在这个年代到处都是,虽然很令人敬佩,但是单独拎出来撰写一篇新闻稿,就缺少一些亮点。可以先记录下来,国庆以后找机会去采访一下这位师傅。
  孙师傅瞥到他那表情就知道这小子没看上这条线索,哼哼两声继续道:“你以为这么简单就完啦?呵呵,据我所知,他这样能干的人,却只获得过车间内部评选出来的先进奖,车间级以上的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称号,一次都没得过!”
  戴誉来了一些兴趣:“这人是哪个?厂里为啥不给人家评奖?”
  “他叫牛洪彪,是包装车间的一个副主任。因着脾气倔,除了许厂长谁的面子都不给,大家私下里都叫他牛轰轰、牛二彪或者二百五。有一次他听说了大家给起的绰号,在全厂大会上发言时,当着领导的面说,‘有些人让我干活的时候,就牛主任牛主任,球长毛短地叫,用不上我了,就叫我牛二彪子。这要是在抗战时期,老子非得一枪崩了这狗日的。’”
  “当时他刚与生产厂长闹了些罅隙,大家就都去看生产厂长的脸色。”孙师傅哈哈笑,问戴誉,“你猜牛洪彪发现以后,说了啥?”
  戴誉摇头。
  “他说,‘你们看他作甚?老子说的不是他,他这狗日的根本不值当老子浪费一颗子弹!’生产厂长的脸当场就气紫了!哈哈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