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 第43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廖宁才“啊”了声,有些苦恼地说:“我对妇人科知晓不多。”
  阿锦扬着笑脸道:“那可以看我哥哥的,他带来的是治黄瘤病的方子。”
  廖宁才愕住,脸颊瞬间涨得通红:“我、我也不太懂……”
  兄妹俩一言难尽看他:“……”
  这时,有好事者过来解围,笑着道:“你们就不要为难廖学弟了,他主学内科,今日来参加茶会,便是来涨见识的。”
  “胥学长。”廖宁才尴尬笑着。
  阿旭却道:“如此倒是可以请教郎君。”
  那位姓胥的学长顺势问道:“哦?你家郎君擅长哪科?”
  阿旭说起郎君,木讷的双眼霎时亮起,滔滔不断地说道:“郎君会的可多了,我和妹妹都是郎君亲手教导,他不仅擅内科,其他疑难杂症只要非死症,都难不倒郎君。”
  阿锦在旁附和:“我们俩就没见过郎君不会治的病人。”
  “好大的口气。”
  突然,身后响起一道冷笑声。
  来者三十多岁,穿着灰色道袍,道袍外披着件蓝色鹤氅,是被邀请来参加茶会的民间大夫。
  廖宁才和胥学长知道他,在京都也是小有名声。
  两人拱手喊:“庄先生。”
  庄先生是京都本地人,在马行北街开医馆,擅治疑难杂症,出师十年,他都不敢轻言什么都会。
  “两位将许先生捧上天,也不怕摔下来。”庄先生看向兄妹俩,似笑非笑道,“你们初来茶会,应该不知这茶会还有一道环节,到时这许先生是否真高明,一试便知真章。”
  阿旭和阿锦疑惑,齐齐看向旁边两人。
  廖宁才立时道:“每逢茶会,太医院都会从四处找寻身患疑难杂症者,以义诊的名义,让参加茶会的医者为他们辩证开方。”
  这道环节每届都有,论道不过是空谈,最重要的是实践论证。
  茶会上名医众多,不仅太医院的医生能从中得到十分宝贵的经验,来参加茶会的医者也是受益良多。
  兄妹俩听到这话非但没有担忧,反而兴奋起来。
  原来茶会这么有意思。
  要是他们久居京都,是不是每届都能参加了。
  “什么时候开始?”阿锦问他。
  廖宁才左右张望,没在庭院里见到负责这个环节的学长,当即道:“快了。”
  ……
  许黟要比兄妹俩提前知道辩证环节。
  与尚弘深聊完,没走几步,就有几个太医院的教谕来找他论道。
  聊了半个时辰有余,众人口干舌燥,意犹未尽地拉着许黟去亭子里边喝茶边继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