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章(3 / 4)
家里面没有镜子,像是镜子一类的东西是只有大户人家才用得起的,像是农户人家的媳妇都是在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用河水的倒影来照镜子的,所以宁翠翠的大伯娘在戴上那对金耳环之后就开始问宁翠翠她戴着好不好看。
王老大和宁翠翠的大伯娘比王老三要大了很多现在都已经快四十岁了,而且四个儿子都已在城里面找到活儿干了而且老二和老三都已经成亲了,现在就剩博轩和老四还没有成亲了,博轩最近也在相看姑娘了看那个样子事情发展的很不错。
也许不用很久宁翠翠就要有大嫂了,给博轩相看姑娘一点也不困难虽然博轩已经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可是博轩长得还不错念过几年书算是有文化自己也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王老大有不少的田地而且王家的长辈都是宽和好相处的。
就这些条件有很多的人家愿意把闺女嫁进王老大家了,至于老四——博涵才只有十六岁不着急成家,王老大他们都觉得应该先把博轩的终身大事解决了之后再来解决博涵的事情,王家挑选儿媳妇从来都是宁缺勿滥的。
从博轩同意相看姑娘之后都已经过了三四个月了,博轩在城里面有工作只有每个月休息的时候才有时间回来,王奶奶和宁翠翠的大伯娘在博轩没回来的时候就挑选一些人家的姑娘,然后让家里面的人悄悄地去打听这些姑娘的人品。
确定没有问题了之后等到博轩回来的时候宁翠翠的大伯娘就会向博轩介绍这些姑娘的情况,然后就是看看博轩有没有喜欢的姑娘,其实博轩是有自己喜欢的姑娘的这个姑娘也在王奶奶她们选中的那几个姑娘当中。
上一次博轩回家的时候就已经和王奶奶她们说过了,原本王奶奶和宁翠翠的大伯娘都担心如果博轩对这几个姑娘一个也看不上就麻烦了,可是没有想到博轩那么快就确定下来了,王奶奶她们当时怕夜长梦多第二天就直接带着博轩上那个姑娘家去提亲了。
这个姑娘是个好的,王奶奶去打听过是杨槐村的一个姑娘,这个姑娘的娘在生下她妹妹之后就难产死掉了,她爹怕再娶也娶不到对孩子好的妻子,这个姑娘就代替她娘照顾下面的两个弟弟妹妹。
这个姑娘的年纪也不小了也已经十九岁了,前几年的时候也有人上门提亲只是都被这个姑娘给拒绝了,因为要照顾弟弟妹妹她一直就没有嫁人,现在两个弟弟妹妹都已经长大能够照顾自己了这个姑娘的父亲就想要给自己的女儿找个好人家。
其实媒婆给王家的这些姑娘的人选都是愿意嫁给博轩的,要不然的话她也是不敢把进行撮合的,要知道的这种事情办不好是很容易结仇的。
原本王奶奶他们应该在私底下探探姑娘家的意思的,可是王奶奶怕博轩没有什么时间就想直接定下来,这也是博轩自己的意思博轩想着自己的年纪不小了不想让大人再操心了就想着早些定下来也是好事。
博轩是在一次回家的时候在路上遇到这个叫刘梅英的姑娘的,定亲的过程很顺利梅英的父亲也知道王家的情况,而且对博轩这个未来的女婿非常地满意,刘梅英对博轩也很满意尤其是之前和博轩有一个短暂的照面对博轩的人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可以说王家还有博轩的情况只要刘梅英的父亲稍一打听就能够知道了,所以刘梅英的父亲很快就同意了这门亲事也没有像别家的人一样硬是要多少的聘礼,这让王奶奶和宁翠翠的大伯娘觉得刘梅英一家人都是老实、良善之人。
其实王家都会在自家孩子满十六岁之后给孩子准备以后成亲以后要用的东西,像是给女方的聘礼还有房子什么的,博海因为考上了秀才得到了一些银两的奖励就在村子里面自己找了个地方糟了放在,在成亲之后博海就搬出去住了。
王老大和王爷爷的想法一样觉得儿子成亲之后就可以分家了,人多矛盾也多所以孩子一成亲王老大就给他们分家了,王家有三十亩地王老大早就想好了四个儿子一个人分七亩田地还有两亩田地王老大他留着自己种。
王爷爷他们当时给王老大几个兄弟分家的时候自己也留下了三亩田地自己种些口粮,王爷爷和王老大都和自己的儿子说过他们跟着老大过,以后自己留着的这几亩地就当是给老大奉养老人的补偿,王家的孩子都没有什么意见他们都是孝顺的孩子所以也从来不因为小事斤斤计较。
王老大家老二和老三已经分出去了,博轩和博涵的田地还和王老大的一起种没有分出去,博轩的亲事定下来了在过年前的腊月二十六成亲,博轩成亲之后也是住在家里面的所以不用准备房子,宁翠翠的大伯娘只要好好布置一下新房还有安排成亲那天的酒席就行了。
王家的聘礼在提亲的那天就已经给刘家了,宁翠翠的大伯娘虽然已经快四十岁了但是戴着宁翠翠送的金耳环显得特别的精神、富态,宁翠翠挑的金耳环虽然不是很大的那种但是却很适合像宁翠翠的大伯娘这种村妇带。
宁翠翠如果买很华贵的首饰或者是精致的首饰让大伯娘她们戴,那出来的效果肯定是不伦不类的。
“大娘娘,你带这个金耳环真好看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到博轩哥哥的成亲的日子了,到时候大娘娘你就换一套喜庆些的新衣裳再戴上我今天送给你的耳环,我想到时候大娘娘一定是最漂亮、最年轻的婆婆了。”
宁翠翠虽说是在夸奖她大伯娘可是也不是完全在说谎话,宁翠翠的大伯娘虽说不是一个美人可是长相还是很清秀的,所以宁翠翠说她大伯娘也确实是实话。
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博轩就要成亲了,这个儿媳妇也是宁翠翠的大伯娘自己挑出来的其中很满意的一个,所以她想给这个未过门的儿媳妇买几样首饰像是银镯子、银钗什么的,之前过门的两个儿媳妇宁翠翠的 大伯娘也有准备这些。
在村里面一般人家是不会给儿媳妇准备这些东西的,但是好的婆婆会给儿媳妇准备一两样的首饰,一个算是婆婆给儿媳妇的礼物另外一个也算是给儿媳妇撑脸面,王家的不富裕所以买不起金首饰所以就买些银首饰给儿媳妇也是很好的了。
一些很穷的女人家甚至会跑去铁匠铺让铁匠打个发簪用来簪头发,所以宁翠翠的大伯娘能够想到送首饰给儿媳妇就已经算是很好的事情了,宁翠翠的大伯娘对这对金耳环很喜欢。
“宁翠翠你这个耳环是在哪个店里买的,什么时候你有空带我过去看看吧,我刚好想帮你未来的大嫂买些首饰什么的,你这对金耳环看起来成色很不错所以我想那家店的东西应该很不错。”宁翠翠的大伯娘戴着金耳环臭美了一会儿就想到给未来儿媳妇买东西了。
“大娘娘,明天可能不行,后天可以吗我后天带着你一起去那家首饰铺子,柱子叔说了那家铺子的东西是属于物美价廉的那种,东西的成色不错更重要的是价钱也很便宜,像是大娘娘你现在戴着的金耳环我就只花了三两银子就买下来了。”
听到大伯娘要买东西而且对她挑选的东西很喜欢,宁翠翠马上就主动地和大伯娘说起柱子叔带她去过的那家铺子的情况。
这还是王老三他们第一次从宁翠翠的嘴巴里面听到一个陌生人的名字,这让王爷爷他们不禁紧张了起来开始乱想是不是宁翠翠被别人给骗了,王爷爷他们都是庄户人家对金首饰什么的不是很了解,现在听宁翠翠说这些金首饰是别人带着她去买的就想是不是有人骗了宁翠翠的银钱。
“宁翠翠啊,你刚刚说的那个柱子叔是谁啊,你怎么会认识这个人的而且他还带着你去买金首饰这……”之后的话王老三不敢说下去了,就怕说出来伤了宁翠翠的心。
听到王老三问柱子叔是谁,宁翠翠才想起来自己好像忘记和王老三他们说柱子叔的事情了。 ↑返回顶部↑
王老大和宁翠翠的大伯娘比王老三要大了很多现在都已经快四十岁了,而且四个儿子都已在城里面找到活儿干了而且老二和老三都已经成亲了,现在就剩博轩和老四还没有成亲了,博轩最近也在相看姑娘了看那个样子事情发展的很不错。
也许不用很久宁翠翠就要有大嫂了,给博轩相看姑娘一点也不困难虽然博轩已经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可是博轩长得还不错念过几年书算是有文化自己也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王老大有不少的田地而且王家的长辈都是宽和好相处的。
就这些条件有很多的人家愿意把闺女嫁进王老大家了,至于老四——博涵才只有十六岁不着急成家,王老大他们都觉得应该先把博轩的终身大事解决了之后再来解决博涵的事情,王家挑选儿媳妇从来都是宁缺勿滥的。
从博轩同意相看姑娘之后都已经过了三四个月了,博轩在城里面有工作只有每个月休息的时候才有时间回来,王奶奶和宁翠翠的大伯娘在博轩没回来的时候就挑选一些人家的姑娘,然后让家里面的人悄悄地去打听这些姑娘的人品。
确定没有问题了之后等到博轩回来的时候宁翠翠的大伯娘就会向博轩介绍这些姑娘的情况,然后就是看看博轩有没有喜欢的姑娘,其实博轩是有自己喜欢的姑娘的这个姑娘也在王奶奶她们选中的那几个姑娘当中。
上一次博轩回家的时候就已经和王奶奶她们说过了,原本王奶奶和宁翠翠的大伯娘都担心如果博轩对这几个姑娘一个也看不上就麻烦了,可是没有想到博轩那么快就确定下来了,王奶奶她们当时怕夜长梦多第二天就直接带着博轩上那个姑娘家去提亲了。
这个姑娘是个好的,王奶奶去打听过是杨槐村的一个姑娘,这个姑娘的娘在生下她妹妹之后就难产死掉了,她爹怕再娶也娶不到对孩子好的妻子,这个姑娘就代替她娘照顾下面的两个弟弟妹妹。
这个姑娘的年纪也不小了也已经十九岁了,前几年的时候也有人上门提亲只是都被这个姑娘给拒绝了,因为要照顾弟弟妹妹她一直就没有嫁人,现在两个弟弟妹妹都已经长大能够照顾自己了这个姑娘的父亲就想要给自己的女儿找个好人家。
其实媒婆给王家的这些姑娘的人选都是愿意嫁给博轩的,要不然的话她也是不敢把进行撮合的,要知道的这种事情办不好是很容易结仇的。
原本王奶奶他们应该在私底下探探姑娘家的意思的,可是王奶奶怕博轩没有什么时间就想直接定下来,这也是博轩自己的意思博轩想着自己的年纪不小了不想让大人再操心了就想着早些定下来也是好事。
博轩是在一次回家的时候在路上遇到这个叫刘梅英的姑娘的,定亲的过程很顺利梅英的父亲也知道王家的情况,而且对博轩这个未来的女婿非常地满意,刘梅英对博轩也很满意尤其是之前和博轩有一个短暂的照面对博轩的人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可以说王家还有博轩的情况只要刘梅英的父亲稍一打听就能够知道了,所以刘梅英的父亲很快就同意了这门亲事也没有像别家的人一样硬是要多少的聘礼,这让王奶奶和宁翠翠的大伯娘觉得刘梅英一家人都是老实、良善之人。
其实王家都会在自家孩子满十六岁之后给孩子准备以后成亲以后要用的东西,像是给女方的聘礼还有房子什么的,博海因为考上了秀才得到了一些银两的奖励就在村子里面自己找了个地方糟了放在,在成亲之后博海就搬出去住了。
王老大和王爷爷的想法一样觉得儿子成亲之后就可以分家了,人多矛盾也多所以孩子一成亲王老大就给他们分家了,王家有三十亩地王老大早就想好了四个儿子一个人分七亩田地还有两亩田地王老大他留着自己种。
王爷爷他们当时给王老大几个兄弟分家的时候自己也留下了三亩田地自己种些口粮,王爷爷和王老大都和自己的儿子说过他们跟着老大过,以后自己留着的这几亩地就当是给老大奉养老人的补偿,王家的孩子都没有什么意见他们都是孝顺的孩子所以也从来不因为小事斤斤计较。
王老大家老二和老三已经分出去了,博轩和博涵的田地还和王老大的一起种没有分出去,博轩的亲事定下来了在过年前的腊月二十六成亲,博轩成亲之后也是住在家里面的所以不用准备房子,宁翠翠的大伯娘只要好好布置一下新房还有安排成亲那天的酒席就行了。
王家的聘礼在提亲的那天就已经给刘家了,宁翠翠的大伯娘虽然已经快四十岁了但是戴着宁翠翠送的金耳环显得特别的精神、富态,宁翠翠挑的金耳环虽然不是很大的那种但是却很适合像宁翠翠的大伯娘这种村妇带。
宁翠翠如果买很华贵的首饰或者是精致的首饰让大伯娘她们戴,那出来的效果肯定是不伦不类的。
“大娘娘,你带这个金耳环真好看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到博轩哥哥的成亲的日子了,到时候大娘娘你就换一套喜庆些的新衣裳再戴上我今天送给你的耳环,我想到时候大娘娘一定是最漂亮、最年轻的婆婆了。”
宁翠翠虽说是在夸奖她大伯娘可是也不是完全在说谎话,宁翠翠的大伯娘虽说不是一个美人可是长相还是很清秀的,所以宁翠翠说她大伯娘也确实是实话。
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博轩就要成亲了,这个儿媳妇也是宁翠翠的大伯娘自己挑出来的其中很满意的一个,所以她想给这个未过门的儿媳妇买几样首饰像是银镯子、银钗什么的,之前过门的两个儿媳妇宁翠翠的 大伯娘也有准备这些。
在村里面一般人家是不会给儿媳妇准备这些东西的,但是好的婆婆会给儿媳妇准备一两样的首饰,一个算是婆婆给儿媳妇的礼物另外一个也算是给儿媳妇撑脸面,王家的不富裕所以买不起金首饰所以就买些银首饰给儿媳妇也是很好的了。
一些很穷的女人家甚至会跑去铁匠铺让铁匠打个发簪用来簪头发,所以宁翠翠的大伯娘能够想到送首饰给儿媳妇就已经算是很好的事情了,宁翠翠的大伯娘对这对金耳环很喜欢。
“宁翠翠你这个耳环是在哪个店里买的,什么时候你有空带我过去看看吧,我刚好想帮你未来的大嫂买些首饰什么的,你这对金耳环看起来成色很不错所以我想那家店的东西应该很不错。”宁翠翠的大伯娘戴着金耳环臭美了一会儿就想到给未来儿媳妇买东西了。
“大娘娘,明天可能不行,后天可以吗我后天带着你一起去那家首饰铺子,柱子叔说了那家铺子的东西是属于物美价廉的那种,东西的成色不错更重要的是价钱也很便宜,像是大娘娘你现在戴着的金耳环我就只花了三两银子就买下来了。”
听到大伯娘要买东西而且对她挑选的东西很喜欢,宁翠翠马上就主动地和大伯娘说起柱子叔带她去过的那家铺子的情况。
这还是王老三他们第一次从宁翠翠的嘴巴里面听到一个陌生人的名字,这让王爷爷他们不禁紧张了起来开始乱想是不是宁翠翠被别人给骗了,王爷爷他们都是庄户人家对金首饰什么的不是很了解,现在听宁翠翠说这些金首饰是别人带着她去买的就想是不是有人骗了宁翠翠的银钱。
“宁翠翠啊,你刚刚说的那个柱子叔是谁啊,你怎么会认识这个人的而且他还带着你去买金首饰这……”之后的话王老三不敢说下去了,就怕说出来伤了宁翠翠的心。
听到王老三问柱子叔是谁,宁翠翠才想起来自己好像忘记和王老三他们说柱子叔的事情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