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过期(2 / 5)
凌思思想起,初来此地时,住持似乎和她说过寺里有供信徒点的往生灯,让她切勿惊扰,莫要误闯……莫非此处便是了?
纵然再大胆,一个人的时候难免会套了些恐怖的滤镜,更何况凌思思本也不是胆大之人,想起了住持之语,再看眼前景象,心里不由得有些毛。
她咽了口唾沫,心里默念着:「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只是不小心迷了路,才走到这里的,打扰各位安寧,还请诸位大人不计小人过,我这就离开……」
凌思思边在心里飞快唸着,转身就要离开,可在转身的那一瞬间,眼角馀光似乎瞥见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即将迈出去的脚在门口停下。
等等,刚刚那个是……
凌思思皱了皱眉,在自己错看了与真的看到的念头间来回辗转,最后鼓起勇气,回头往那供奉着灯火的架上看去,只见角落里,一盏燃着微弱火光的灯上,正写着一个熟悉的名字。
「……辛兰安?」凌思思一愣,「这名字好熟悉啊。」
辛兰安……兰安……
辛尚宫!
「这不是季紓母亲的名字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凌思思一惊,惊疑不定地道。
然而,四周无人应答。
唯有雨打芭蕉,风吹庭院,恍若叹息。
季春时节,帝京的气候明显温暖起来,风中带着温柔的润意,桃李争相发芽,在街边热热闹闹地绽放着。
帝京街道两旁种着一排杏花,浅粉色的花朵缀满枝头,远远看如一团緋色的云,随着春风拂动,细碎的花瓣洋洋洒洒从枝头飘落,彷彿降下一阵粉红色的雨。
一瓣粉色落于衣领,身着緋衣的士子们,骑着骏马一一自街道走过,道路两旁挤满了人,皆为一睹新科进士的风采。
今日科举放榜,原本科举仅有世族子弟或获得权贵举荐方能参与,而今太子推行新制,使得平民百姓亦能参与,于民间实为一道善举。
而科举放榜后,几位新科进士皆需入宫,由时任监国太子的靳尹亲自策问。
殿中太子夫妇高坐上座,望着底下一眾緋衣士子,心中显然很是欣慰。
靳尹扫视眾人一圈,最终将目光凝在了前排的一个青年身上,饶有兴致地问:「你就是此次的状元沉燁?」
被点到名的那人抬起头来,赫然便是当日于常家旧部中带头向常瑶发难的青年。此刻,他脸上没有半点不平的怒气,拱手向座上的靳尹应道:「回殿下的话,正是在下。」
靳尹仔细将他上下打量一番,见他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已是有几分满意,遂微微頷首道:「不错,你试卷答得很好,言之有悟,论之有理,读来颇为清晰明瞭,本宫亦是看过的,确实极妙。」
一旁的常瑶以太子妃的身份出席,儘管如此结果在她意料之中,可她面上表情却不起涟漪,于适当时机笑着附和,「确实不错。得才如此,实乃我朝之幸。」
能得太子与太子妃亲自夸讚,那是莫大荣耀,其他进士闻言,又是羡又是妒。
然而沉燁本人却无多大喜悦,只是抬手,不卑不亢道:「多谢二位殿下的赏识。」
他如此回答,其实算是有些不识抬举,几个进士有些愤愤,但当能力高出一整个阶梯的时候,即便是同行,也能分出深浅参差,再想起他的上榜分数委实出色,便又觉得才人有些傲气也是理所当然的。
靳尹也是一样的想法,再看他的时候便忍不住想起了初见季紓时的样子,他亦是这般不卑不亢,态度从容。
只是,季紓向来是内敛的,他的锋芒从来都藏于温润谦和的表面下,不肯轻易示人,是蕴藏华光的璞玉;而眼前的沉燁,许是年纪尚轻,不比季紓成熟,懂得藏拙,而是稜角分明,锋芒乍现。
他正想着,殿内的沉燁微一拱手,话锋一转,又道:「不过,今日有幸得见两位殿下,实是一圆天下士子之愿,万分荣幸。」
「噢?」靳尹挑眉,闻言来了兴致,示意他继续说。
「从前科举,为世族权贵垄断,寻常白衣士子并无机缘入朝仕宦;然今得太子与太子妃贤明,太子妃以一介白衣之身,辅佐太子,广开门路,令天下寻常士子皆可一展长才,抒己情怀,实为尔等之楷模啊。」 ↑返回顶部↑
纵然再大胆,一个人的时候难免会套了些恐怖的滤镜,更何况凌思思本也不是胆大之人,想起了住持之语,再看眼前景象,心里不由得有些毛。
她咽了口唾沫,心里默念着:「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只是不小心迷了路,才走到这里的,打扰各位安寧,还请诸位大人不计小人过,我这就离开……」
凌思思边在心里飞快唸着,转身就要离开,可在转身的那一瞬间,眼角馀光似乎瞥见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即将迈出去的脚在门口停下。
等等,刚刚那个是……
凌思思皱了皱眉,在自己错看了与真的看到的念头间来回辗转,最后鼓起勇气,回头往那供奉着灯火的架上看去,只见角落里,一盏燃着微弱火光的灯上,正写着一个熟悉的名字。
「……辛兰安?」凌思思一愣,「这名字好熟悉啊。」
辛兰安……兰安……
辛尚宫!
「这不是季紓母亲的名字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凌思思一惊,惊疑不定地道。
然而,四周无人应答。
唯有雨打芭蕉,风吹庭院,恍若叹息。
季春时节,帝京的气候明显温暖起来,风中带着温柔的润意,桃李争相发芽,在街边热热闹闹地绽放着。
帝京街道两旁种着一排杏花,浅粉色的花朵缀满枝头,远远看如一团緋色的云,随着春风拂动,细碎的花瓣洋洋洒洒从枝头飘落,彷彿降下一阵粉红色的雨。
一瓣粉色落于衣领,身着緋衣的士子们,骑着骏马一一自街道走过,道路两旁挤满了人,皆为一睹新科进士的风采。
今日科举放榜,原本科举仅有世族子弟或获得权贵举荐方能参与,而今太子推行新制,使得平民百姓亦能参与,于民间实为一道善举。
而科举放榜后,几位新科进士皆需入宫,由时任监国太子的靳尹亲自策问。
殿中太子夫妇高坐上座,望着底下一眾緋衣士子,心中显然很是欣慰。
靳尹扫视眾人一圈,最终将目光凝在了前排的一个青年身上,饶有兴致地问:「你就是此次的状元沉燁?」
被点到名的那人抬起头来,赫然便是当日于常家旧部中带头向常瑶发难的青年。此刻,他脸上没有半点不平的怒气,拱手向座上的靳尹应道:「回殿下的话,正是在下。」
靳尹仔细将他上下打量一番,见他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已是有几分满意,遂微微頷首道:「不错,你试卷答得很好,言之有悟,论之有理,读来颇为清晰明瞭,本宫亦是看过的,确实极妙。」
一旁的常瑶以太子妃的身份出席,儘管如此结果在她意料之中,可她面上表情却不起涟漪,于适当时机笑着附和,「确实不错。得才如此,实乃我朝之幸。」
能得太子与太子妃亲自夸讚,那是莫大荣耀,其他进士闻言,又是羡又是妒。
然而沉燁本人却无多大喜悦,只是抬手,不卑不亢道:「多谢二位殿下的赏识。」
他如此回答,其实算是有些不识抬举,几个进士有些愤愤,但当能力高出一整个阶梯的时候,即便是同行,也能分出深浅参差,再想起他的上榜分数委实出色,便又觉得才人有些傲气也是理所当然的。
靳尹也是一样的想法,再看他的时候便忍不住想起了初见季紓时的样子,他亦是这般不卑不亢,态度从容。
只是,季紓向来是内敛的,他的锋芒从来都藏于温润谦和的表面下,不肯轻易示人,是蕴藏华光的璞玉;而眼前的沉燁,许是年纪尚轻,不比季紓成熟,懂得藏拙,而是稜角分明,锋芒乍现。
他正想着,殿内的沉燁微一拱手,话锋一转,又道:「不过,今日有幸得见两位殿下,实是一圆天下士子之愿,万分荣幸。」
「噢?」靳尹挑眉,闻言来了兴致,示意他继续说。
「从前科举,为世族权贵垄断,寻常白衣士子并无机缘入朝仕宦;然今得太子与太子妃贤明,太子妃以一介白衣之身,辅佐太子,广开门路,令天下寻常士子皆可一展长才,抒己情怀,实为尔等之楷模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