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珠玉_15(2 / 4)
随后三人又吃了些茶果,叙了些今后的计划行程之类,只听钦思道曰他近日均会留在京城,若非在家便在五王府。又道曰这之后若有机会,可向他们引荐一番自己的小兄弟。一旁珠玉二人闻罢好奇问道:“不知谭兄那位小兄弟是何方高人?”
谭钦思则答:“我那小兄弟姓柳名湘莲,亦是世家子弟……”
一旁贾珠闻罢这话便也了悟,原是柳湘莲啊。却说那柳湘莲与这谭钦思本属同道中人,都是不喜读书颇好舞刀弄枪之人,二人倒也算志同道合,也无怪乎他们能有些来往认识。不过与这号江湖中人结交一番倒也无甚害处,搞不好今后还能有意想不到的用处。而一旁煦玉听闻这柳湘莲亦是不喜读书之人,心下便有些兴致缺缺。二人听着钦思讲了一阵,便又将话题转向别处。待换过两次茶之后,三人便也结了账出了丰乐楼,告辞之后各自归家。
此番煦玉先回林府,将贾珠所提的择人之法告知与应麟。应麟闻罢好笑地说道:“不过为哥儿姐儿选一西席暂且教导一段时日,此事在为师看来无关紧要,未想此番珠儿竟也插手这等闲事,还特意想出了这一作诗择人之法。以珠儿为人,其中怕是有甚玄机才是……”
煦玉闻言问道:“先生此话怎讲?此事有甚玄机?”
应麟则答:“为师不知,这只是为师的猜测,或许只是珠儿一时心血来潮亦犹未可知。”
却说之后煦玉将之前与贾珠商议好的对策去信回复与林海,林海首肯。而与此同时,谭钦思亦去信与他友人杜世铭,将扬州巡盐御史家欲聘请西宾一事告知与他,令他前往求聘。而杜世铭在此之前却是早已闻知林海大名,如雷贯耳,兀自仰慕倾心,遂此番亦是欣然前往。而林海遂择了一日发帖将三人请来府中,先置了一席请三人饮宴,待吃罢饭,撤去残席,方才将此番邀请三人的目的道出。
三人闻说此番林海欲出题考较他们,便也各怀心思。这名邵子彝的一听这话便心下一凛,心生退意。而他身旁的贾雨村平素倒也自诩才干优长,遂闻罢林海之言倒还能泰然自若、稳如泰山。至于剩下的杜世铭,早已从谭钦思的信中得知了林海将出题考查,且还知晓了考题并钦思随信附上的煦玉在之前所作的样诗,遂此番最是成竹在胸。
还未待另二人开口,杜世铭便已立起身深深作了一揖说道:“林大人之命,晚生不敢不敬从。”
一旁另二人见杜世铭已率先开口,他们不可不应,遂只得忙忙地随之说道:“领命,领命。”随后便请教诗题。
林海随即便命家人换上文房四宝并花笺,其上写着这次的诗题。此外又有一礼盒,其中放着一张百两的聘书。曰是诗成者当即便奉上贽礼,拜为座上之师。其余抱憾落选之人,则奉上五两程仪一封,作为往来资费。三人一听,心下亦喜,只道是来此一遭,倒也并无损失。随后将花笺展开来看,只见其上翰墨正是笔走龙蛇、蜿蜒恣肆,正是贾珠所出那题。
随后只听林海状似无意地提道:“此花笺正是出自小儿煦玉之手。”三人听罢,自是知晓林海言下之意,谁人不知这林家长子乃本科探花,弱冠登科,学富五车。此事既有林煦玉介入,无疑是一个下马威,他人若是才华不济,无异于班门弄斧。
其中邵子彝为人倒也忠厚,见题烦难,便也率先开口说道:“晚生一向惟留心专研章句时文,这诗词一事并非长项,此番恭请诸位高才留题,晚生怕是无法领教了。”
而一旁贾雨村见状心下亦是七上八下、忐忑难安,然若是就此轻易认输,则显得自己似是无能之辈,心下却是万分不甘。只道是这诗题说难亦非绝难,若是勉力一做,倒也勉强凑得出一首。正犹豫着,便见身侧的杜世铭执起跟前湖笔道句:“此题既出,学生便也献丑了。”说着便提笔写来。
却说当初贾珠在丰乐楼命题之时,煦玉便嫌了该题简单,当即便提笔一蹴而就,以该题作出一首七律。随后交与贾珠并钦思观看之后二人俱是赞不决口。而贾珠唯恐此番杜世铭作诗出甚茬子,遂令谭钦思将煦玉之诗寄与杜世铭做参考。而杜世铭收到之后阅罢,自是心悦诚服,大为赞赏,心下只道是这林大才子果真名不虚传。之后便也模仿煦玉之诗苦吟了一首,虽未必如煦玉之诗高妙,然倒也不落下乘了。而此番见林海所出诗题果真如钦思信中所道那般,遂心中更是自信满满,将先前准备的那诗誊写出来。
而一旁雨村见状,心下亦不甘就此服输,遂只得勉力凑成了一首,亦来不及细细思索,便写下交了上去。结果不用其他人评判,只阅罢杜世铭之诗便知自己那首差得甚远,比之不过。遂便主动开口说道:“杜兄高才,此诗真乃佳作,在下是输得心服口服。”
一旁的邵子彝见贾雨村已是干脆地认输了,遂也附和道:“杜兄之诗的确高明,佩服佩服!”
林海听罢二人之言,在看过杜世铭之诗后亦是点头称是,遂便当即聘了杜世铭为西席,将程仪交与另外落选的二人,又命熙玉出来拜见先生。随后又命人奉上茶果,一行人吃罢,方才各自去了,惟留下杜世铭于林府坐馆,教授黛玉熙玉姐弟。
?
☆、第三十五回 赚钱集资开办银号(一)
? 话说上回贾珠妙计择了杜世铭坐馆林家从而辞退了贾雨村,致使雨村此番惟有前往别处谋求馆职,遂暂且令贾雨村无法与自家攀上关系。至于此举到底能否一劳永逸,抑或最终雨村点了金陵应天府知府之职,又与金陵薛家牵三搭四的,贾珠便也鞭长莫及了。
此番光阴似箭,不知不觉又一届科举在即,彼时贾珠在翰林院任这庶吉士已满三年,最后一次朝考,贾珠便也顺利通过。而贾珠见习成绩最终被侯孝华评了一甲而与他同一期的须洲则不过被评了二甲。贾珠见罢这一结果,倒也着实惊讶意外了一番,可知孝华为人最是眼高于顶、吹毛求疵的,贾珠能得此评价,可谓是日出西边、铁树开花了。最终贾珠授了翰林编修而煦玉已迁翰林侍讲并入值南书房。
另一边,却说一年以前贾珠接手的金陵祖籍的祭田监管一事。此番正值秋收季节,贾珠收到正于金陵全权打理此事的千霜的来信,曰贾珠此番所行之责任承包制效果颇佳,祭田实行包产到户。而经历了举家食粥的艰难之后,灾民此番乍逢这一有田可种有衣可穿的日子,无不卖力工作。何况无人不知此番乃按获利多少分成,多劳多得,多赚多得,交租之后所余留下的便俱是自家所有了。如此这般下去,只要举家努力耕耘数年,攒够资产后指不定还在购买属于自己的私有土地,也尝尝摇身一变成为地主的滋味。
待到了这一年除夕,将金陵的收成结算之后,按贾珠最初计划那般留下用于祭祀等事的钱粮,其余的银两便一并送往京城。可知此番金陵祭田包括宁荣两府的以及贾珠命千霜另行购买的耕地与荒山,田产总数亦不算少,因了是第一年,收成折合成银两不过五千两有余。贾珠见状倒也无甚不满,只道是此番不过才第一年,许多刚开发的土地产量自是不足,且又逢荒年,收成少一些自是情有可原。只要这份产业继续,并不断扩大规模,随后再置办些许庄头,他便不愁今后没有收成。
而此番除却收成折合的银两,千霜还分外贴心地带回些许金陵的土仪,将其分为了五份,荣府一份、宁府一份,虽不值多少钱,然这祭田到底是荣宁两府财产,如此人人有甜头,人人便也心下高兴自在。剩下三份则一份送去林府给了煦玉并应麟则谨,一份送到京城的王子腾家中,另一份则托人合着年礼一并送往扬州给了林海夫妇。
而千霜此番归来,倒也将金陵的监管之责全权交与了吟诗,而经过千霜这一年的带领与教导,吟诗便也很快上了路,做得是有模有样了。而此番吟诗还托千霜将自己给煦玉的信带来,随信附带着吟诗单独为煦玉准备的土仪礼物等。因了彼时煦玉正身在荣府,遂千霜便直接将信交与煦玉,煦玉接过信后径直拆开览阅。只见信通篇由工楷写成,且尤带着几分煦玉书法的潇洒不羁。煦玉先扫视一通,道句“这字倒还未退步”。随后只见信中先是敬询煦玉近况,随后便是叙些别后之状以及在前往金陵之后的近况,曰目今迎荷已有孕在身三月有余。之后则道离京之后与少爷分别已逾一载,期间甚是想念,蒙少爷临别之际赠诗一首,便也日日寻思着和诗一首回赠少爷,却苦于才思枯竭,诗才难及少爷万一。怕是勉强凑成,却是五律不齐、难成完篇。恐更因此污了少爷双眼,难以令少爷悦目,遂只得作罢。惟盼着少爷千万保重,吟诗在金陵不忘日日替少爷烧香拜佛、供奉长生牌位,保佑少爷青云得志、体健安康。
将信阅毕,贾珠心下只道是吟诗对煦玉倒也算是忠心耿耿了,此番离京倒也能够不忘旧主,实乃一忠诚念情之人,可见他此番所托乃一良人。而一旁煦玉阅罢此信,倒是勾起了心中许多感慨,遂只顾着负手在吟风赏月斋中来回踱步,三番几次地欲提笔写字,然却是执起笔又放下,许久之后亦未留下只字片语的。由此方知许多时候,在情酣之时,反而难以下笔抒写。贾珠见状,便将煦玉拉出书房往后园中闲逛一番权当散心,此番则按下不表。
而话说贾珠得到这笔银子之后,当不会令其闲置着发霉。而彼时荣宁二府所积之财尚未出现短缺之象,遂祭田这点产业倒也无人惦记着,贾珠正好乐得由自己支配了这份财产,而不会引来他人侧目。目下这笔财产并不算多,由此即便贾珠欲投资增值,也无力置办大的产业。遂考虑再三,贾珠便选择先从银号开起,毕竟银号可以视规模而定,起步之时可先经营门市银号,主营银钱兑换以及小型放贷的业务。除此之外贾珠还开设了兼营业务,这一项业务贾珠首选当铺。首先当铺所耗本钱较少而市场需求量大,可知许多混迹京城的外地商人士子在手中无钱却又忍不住想花之时,便首选当铺应急。其次便是周瑞的女婿冷子兴正是古董赏鉴的高手,当铺商品鉴定估价之类便可由他接手。
前番因了周瑞乃王夫人的陪房之故,与二房这边自是得近便宜。加之如今荣府自大房贾赦搬到旁院之后,荣府产业便几近全部落入了二房之手。而因了贾政不惯俗务,贾珠作为二房长子,接管荣府产业责无旁贷。遂近些年来,荣府外事便由贾珠接管,每年庄头来京上交收益,俱是贾珠亲自接手。遂此番周瑞欲为女婿冷子兴谋一职务,便前来恳求贾珠,贾珠于那时便兴起了开设当铺的念头。正好可令冷子兴前往他的当铺帮忙。
而如此一来,随着开设的产业逐渐增多,贾珠自己却又需前往翰林院当值,遂无法分出太多精力管理产业。虽说有千霜作为他的一大助力,忠诚可靠,然千霜毕竟也只得一个人一双手,遂贾珠开始寻思此番需得另寻一助力。随后他便忆起了正闲置在家的贾琏。话说这琏二爷此番年纪亦是不小,自小不喜读书,科举无望,无法如贾珠那般入了仕途官场。然而琏二爷亦有自己的长项,便是善言谈好机变,此特长用于商场之上则正无不可。由此贾珠便欲令了贾琏助他管理部分产业。何况就贾琏那人,和普天之下的其他男人无甚两样,所好之事便惟有“财”、“色”二字。而原著之中这琏二爷因了好色之性外加娶了最爱逞强显能的妒妇,如此凭空又生出多少事来。想来若是此番为贾琏寻些事做,将他的些许多余用心分到商场经营中去,那内宅之中,怕会少生出些事来。何况若是令其有利可图有钱可赚,今后还怕这琏二爷不将心偏向了贾珠一些。 ↑返回顶部↑
谭钦思则答:“我那小兄弟姓柳名湘莲,亦是世家子弟……”
一旁贾珠闻罢这话便也了悟,原是柳湘莲啊。却说那柳湘莲与这谭钦思本属同道中人,都是不喜读书颇好舞刀弄枪之人,二人倒也算志同道合,也无怪乎他们能有些来往认识。不过与这号江湖中人结交一番倒也无甚害处,搞不好今后还能有意想不到的用处。而一旁煦玉听闻这柳湘莲亦是不喜读书之人,心下便有些兴致缺缺。二人听着钦思讲了一阵,便又将话题转向别处。待换过两次茶之后,三人便也结了账出了丰乐楼,告辞之后各自归家。
此番煦玉先回林府,将贾珠所提的择人之法告知与应麟。应麟闻罢好笑地说道:“不过为哥儿姐儿选一西席暂且教导一段时日,此事在为师看来无关紧要,未想此番珠儿竟也插手这等闲事,还特意想出了这一作诗择人之法。以珠儿为人,其中怕是有甚玄机才是……”
煦玉闻言问道:“先生此话怎讲?此事有甚玄机?”
应麟则答:“为师不知,这只是为师的猜测,或许只是珠儿一时心血来潮亦犹未可知。”
却说之后煦玉将之前与贾珠商议好的对策去信回复与林海,林海首肯。而与此同时,谭钦思亦去信与他友人杜世铭,将扬州巡盐御史家欲聘请西宾一事告知与他,令他前往求聘。而杜世铭在此之前却是早已闻知林海大名,如雷贯耳,兀自仰慕倾心,遂此番亦是欣然前往。而林海遂择了一日发帖将三人请来府中,先置了一席请三人饮宴,待吃罢饭,撤去残席,方才将此番邀请三人的目的道出。
三人闻说此番林海欲出题考较他们,便也各怀心思。这名邵子彝的一听这话便心下一凛,心生退意。而他身旁的贾雨村平素倒也自诩才干优长,遂闻罢林海之言倒还能泰然自若、稳如泰山。至于剩下的杜世铭,早已从谭钦思的信中得知了林海将出题考查,且还知晓了考题并钦思随信附上的煦玉在之前所作的样诗,遂此番最是成竹在胸。
还未待另二人开口,杜世铭便已立起身深深作了一揖说道:“林大人之命,晚生不敢不敬从。”
一旁另二人见杜世铭已率先开口,他们不可不应,遂只得忙忙地随之说道:“领命,领命。”随后便请教诗题。
林海随即便命家人换上文房四宝并花笺,其上写着这次的诗题。此外又有一礼盒,其中放着一张百两的聘书。曰是诗成者当即便奉上贽礼,拜为座上之师。其余抱憾落选之人,则奉上五两程仪一封,作为往来资费。三人一听,心下亦喜,只道是来此一遭,倒也并无损失。随后将花笺展开来看,只见其上翰墨正是笔走龙蛇、蜿蜒恣肆,正是贾珠所出那题。
随后只听林海状似无意地提道:“此花笺正是出自小儿煦玉之手。”三人听罢,自是知晓林海言下之意,谁人不知这林家长子乃本科探花,弱冠登科,学富五车。此事既有林煦玉介入,无疑是一个下马威,他人若是才华不济,无异于班门弄斧。
其中邵子彝为人倒也忠厚,见题烦难,便也率先开口说道:“晚生一向惟留心专研章句时文,这诗词一事并非长项,此番恭请诸位高才留题,晚生怕是无法领教了。”
而一旁贾雨村见状心下亦是七上八下、忐忑难安,然若是就此轻易认输,则显得自己似是无能之辈,心下却是万分不甘。只道是这诗题说难亦非绝难,若是勉力一做,倒也勉强凑得出一首。正犹豫着,便见身侧的杜世铭执起跟前湖笔道句:“此题既出,学生便也献丑了。”说着便提笔写来。
却说当初贾珠在丰乐楼命题之时,煦玉便嫌了该题简单,当即便提笔一蹴而就,以该题作出一首七律。随后交与贾珠并钦思观看之后二人俱是赞不决口。而贾珠唯恐此番杜世铭作诗出甚茬子,遂令谭钦思将煦玉之诗寄与杜世铭做参考。而杜世铭收到之后阅罢,自是心悦诚服,大为赞赏,心下只道是这林大才子果真名不虚传。之后便也模仿煦玉之诗苦吟了一首,虽未必如煦玉之诗高妙,然倒也不落下乘了。而此番见林海所出诗题果真如钦思信中所道那般,遂心中更是自信满满,将先前准备的那诗誊写出来。
而一旁雨村见状,心下亦不甘就此服输,遂只得勉力凑成了一首,亦来不及细细思索,便写下交了上去。结果不用其他人评判,只阅罢杜世铭之诗便知自己那首差得甚远,比之不过。遂便主动开口说道:“杜兄高才,此诗真乃佳作,在下是输得心服口服。”
一旁的邵子彝见贾雨村已是干脆地认输了,遂也附和道:“杜兄之诗的确高明,佩服佩服!”
林海听罢二人之言,在看过杜世铭之诗后亦是点头称是,遂便当即聘了杜世铭为西席,将程仪交与另外落选的二人,又命熙玉出来拜见先生。随后又命人奉上茶果,一行人吃罢,方才各自去了,惟留下杜世铭于林府坐馆,教授黛玉熙玉姐弟。
?
☆、第三十五回 赚钱集资开办银号(一)
? 话说上回贾珠妙计择了杜世铭坐馆林家从而辞退了贾雨村,致使雨村此番惟有前往别处谋求馆职,遂暂且令贾雨村无法与自家攀上关系。至于此举到底能否一劳永逸,抑或最终雨村点了金陵应天府知府之职,又与金陵薛家牵三搭四的,贾珠便也鞭长莫及了。
此番光阴似箭,不知不觉又一届科举在即,彼时贾珠在翰林院任这庶吉士已满三年,最后一次朝考,贾珠便也顺利通过。而贾珠见习成绩最终被侯孝华评了一甲而与他同一期的须洲则不过被评了二甲。贾珠见罢这一结果,倒也着实惊讶意外了一番,可知孝华为人最是眼高于顶、吹毛求疵的,贾珠能得此评价,可谓是日出西边、铁树开花了。最终贾珠授了翰林编修而煦玉已迁翰林侍讲并入值南书房。
另一边,却说一年以前贾珠接手的金陵祖籍的祭田监管一事。此番正值秋收季节,贾珠收到正于金陵全权打理此事的千霜的来信,曰贾珠此番所行之责任承包制效果颇佳,祭田实行包产到户。而经历了举家食粥的艰难之后,灾民此番乍逢这一有田可种有衣可穿的日子,无不卖力工作。何况无人不知此番乃按获利多少分成,多劳多得,多赚多得,交租之后所余留下的便俱是自家所有了。如此这般下去,只要举家努力耕耘数年,攒够资产后指不定还在购买属于自己的私有土地,也尝尝摇身一变成为地主的滋味。
待到了这一年除夕,将金陵的收成结算之后,按贾珠最初计划那般留下用于祭祀等事的钱粮,其余的银两便一并送往京城。可知此番金陵祭田包括宁荣两府的以及贾珠命千霜另行购买的耕地与荒山,田产总数亦不算少,因了是第一年,收成折合成银两不过五千两有余。贾珠见状倒也无甚不满,只道是此番不过才第一年,许多刚开发的土地产量自是不足,且又逢荒年,收成少一些自是情有可原。只要这份产业继续,并不断扩大规模,随后再置办些许庄头,他便不愁今后没有收成。
而此番除却收成折合的银两,千霜还分外贴心地带回些许金陵的土仪,将其分为了五份,荣府一份、宁府一份,虽不值多少钱,然这祭田到底是荣宁两府财产,如此人人有甜头,人人便也心下高兴自在。剩下三份则一份送去林府给了煦玉并应麟则谨,一份送到京城的王子腾家中,另一份则托人合着年礼一并送往扬州给了林海夫妇。
而千霜此番归来,倒也将金陵的监管之责全权交与了吟诗,而经过千霜这一年的带领与教导,吟诗便也很快上了路,做得是有模有样了。而此番吟诗还托千霜将自己给煦玉的信带来,随信附带着吟诗单独为煦玉准备的土仪礼物等。因了彼时煦玉正身在荣府,遂千霜便直接将信交与煦玉,煦玉接过信后径直拆开览阅。只见信通篇由工楷写成,且尤带着几分煦玉书法的潇洒不羁。煦玉先扫视一通,道句“这字倒还未退步”。随后只见信中先是敬询煦玉近况,随后便是叙些别后之状以及在前往金陵之后的近况,曰目今迎荷已有孕在身三月有余。之后则道离京之后与少爷分别已逾一载,期间甚是想念,蒙少爷临别之际赠诗一首,便也日日寻思着和诗一首回赠少爷,却苦于才思枯竭,诗才难及少爷万一。怕是勉强凑成,却是五律不齐、难成完篇。恐更因此污了少爷双眼,难以令少爷悦目,遂只得作罢。惟盼着少爷千万保重,吟诗在金陵不忘日日替少爷烧香拜佛、供奉长生牌位,保佑少爷青云得志、体健安康。
将信阅毕,贾珠心下只道是吟诗对煦玉倒也算是忠心耿耿了,此番离京倒也能够不忘旧主,实乃一忠诚念情之人,可见他此番所托乃一良人。而一旁煦玉阅罢此信,倒是勾起了心中许多感慨,遂只顾着负手在吟风赏月斋中来回踱步,三番几次地欲提笔写字,然却是执起笔又放下,许久之后亦未留下只字片语的。由此方知许多时候,在情酣之时,反而难以下笔抒写。贾珠见状,便将煦玉拉出书房往后园中闲逛一番权当散心,此番则按下不表。
而话说贾珠得到这笔银子之后,当不会令其闲置着发霉。而彼时荣宁二府所积之财尚未出现短缺之象,遂祭田这点产业倒也无人惦记着,贾珠正好乐得由自己支配了这份财产,而不会引来他人侧目。目下这笔财产并不算多,由此即便贾珠欲投资增值,也无力置办大的产业。遂考虑再三,贾珠便选择先从银号开起,毕竟银号可以视规模而定,起步之时可先经营门市银号,主营银钱兑换以及小型放贷的业务。除此之外贾珠还开设了兼营业务,这一项业务贾珠首选当铺。首先当铺所耗本钱较少而市场需求量大,可知许多混迹京城的外地商人士子在手中无钱却又忍不住想花之时,便首选当铺应急。其次便是周瑞的女婿冷子兴正是古董赏鉴的高手,当铺商品鉴定估价之类便可由他接手。
前番因了周瑞乃王夫人的陪房之故,与二房这边自是得近便宜。加之如今荣府自大房贾赦搬到旁院之后,荣府产业便几近全部落入了二房之手。而因了贾政不惯俗务,贾珠作为二房长子,接管荣府产业责无旁贷。遂近些年来,荣府外事便由贾珠接管,每年庄头来京上交收益,俱是贾珠亲自接手。遂此番周瑞欲为女婿冷子兴谋一职务,便前来恳求贾珠,贾珠于那时便兴起了开设当铺的念头。正好可令冷子兴前往他的当铺帮忙。
而如此一来,随着开设的产业逐渐增多,贾珠自己却又需前往翰林院当值,遂无法分出太多精力管理产业。虽说有千霜作为他的一大助力,忠诚可靠,然千霜毕竟也只得一个人一双手,遂贾珠开始寻思此番需得另寻一助力。随后他便忆起了正闲置在家的贾琏。话说这琏二爷此番年纪亦是不小,自小不喜读书,科举无望,无法如贾珠那般入了仕途官场。然而琏二爷亦有自己的长项,便是善言谈好机变,此特长用于商场之上则正无不可。由此贾珠便欲令了贾琏助他管理部分产业。何况就贾琏那人,和普天之下的其他男人无甚两样,所好之事便惟有“财”、“色”二字。而原著之中这琏二爷因了好色之性外加娶了最爱逞强显能的妒妇,如此凭空又生出多少事来。想来若是此番为贾琏寻些事做,将他的些许多余用心分到商场经营中去,那内宅之中,怕会少生出些事来。何况若是令其有利可图有钱可赚,今后还怕这琏二爷不将心偏向了贾珠一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