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国策(2 / 4)
不知为何,这一刻,看到养心阁内众人之后,离平忽然有了一种当年登基时的感觉。
‘我大离,人才济济啊!’
这样的大离,当真会亡?
怎么可能?
离平微微摇了摇头,抛却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终于开口。
“今日,只议一件事。”
“云州一战,朕寿元大减,最多还能活不到二十年。所以今日,我们要定下朕死后的大离国策。”
“朕可以死,但大离,必须赢!”
这一刻,养心阁内,所有人都神情肃穆。
没有人不可以死,包括大离皇帝本人。
但是大离,必须长存。
大离亡了,他们所有人,以及身后的家族、门派,都绝无幸免之理。
“今日诸卿可畅所欲言,无不可说之事,无不可谈之理。”说到这里,离平似是有意无意的瞥了眼按照礼制,站位距离他最近的恭王和福王,同时道:“今日我们必须要定下,未来大离朝哪个方向走。”
就在离平刚刚说完之后,离景原迈出一步,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我大离应该先修养生息,积蓄力量。等天九宫宫主坐化之后,拿下西北灵州之地。灵州之战后,我朝可借道西漠,三线进攻炎州……”
“……”
养心阁内,只有离景原一人滔滔不绝,陈说利弊。至于其他人,当下就只有听着的份。
执掌钦天院多年的孙康,看着不远处的离景原,忽然觉得有些乏味。
像今日这样的小朝会,他已经是第三次参加了。
不是单纯的小朝会,而是像今日这样的小朝会。
嘉裕末年,随着那位大皇子裕王战死之后,嘉裕帝就曾主持过这样一场小朝会。那一次,孙康便有幸以钦天院院首的身份参加。而当时那份影响大离后来近百年的疏略,便是已故首辅李砚山所为。
后来,乾安末年,李砚山已死。乾安末年的那场小朝会,孙康同样位列其中。但那一次的疏略,却是乾安先帝亲自所做。但整体思想,却依然还是按照当初李砚山的思路来进行。
然而这一次,当下的时局,已经和当初李砚山预想的局面,相差甚远。所以这一次的疏略,已经无法再按当年李砚山的思路继续下去,只能重新决定。
谁能决定未来大离的整体走势?谁有这个能力?谁有这个胆量?
余福?庆王?还是今日有资格站在养心阁内的其他几人?
似乎都不行。
所以,答案只有一个。
这份策略,是离景原自己拟定,后由皇帝离平确定,最终今日在这场小朝会上被提出来的。
如此年轻,便要决定大离的未来了吗?
真是可怕啊!
孙康知道,恐怕直到现在,养心阁内的绝大多数人,都还在好奇,这份疏略到底是由谁拟定的?大家最大的猜测,恐怕都是皇帝离平本人。但孙康知道,皇帝陛下或许有这个心,但是绝对没这个力。 ↑返回顶部↑
‘我大离,人才济济啊!’
这样的大离,当真会亡?
怎么可能?
离平微微摇了摇头,抛却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终于开口。
“今日,只议一件事。”
“云州一战,朕寿元大减,最多还能活不到二十年。所以今日,我们要定下朕死后的大离国策。”
“朕可以死,但大离,必须赢!”
这一刻,养心阁内,所有人都神情肃穆。
没有人不可以死,包括大离皇帝本人。
但是大离,必须长存。
大离亡了,他们所有人,以及身后的家族、门派,都绝无幸免之理。
“今日诸卿可畅所欲言,无不可说之事,无不可谈之理。”说到这里,离平似是有意无意的瞥了眼按照礼制,站位距离他最近的恭王和福王,同时道:“今日我们必须要定下,未来大离朝哪个方向走。”
就在离平刚刚说完之后,离景原迈出一步,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我大离应该先修养生息,积蓄力量。等天九宫宫主坐化之后,拿下西北灵州之地。灵州之战后,我朝可借道西漠,三线进攻炎州……”
“……”
养心阁内,只有离景原一人滔滔不绝,陈说利弊。至于其他人,当下就只有听着的份。
执掌钦天院多年的孙康,看着不远处的离景原,忽然觉得有些乏味。
像今日这样的小朝会,他已经是第三次参加了。
不是单纯的小朝会,而是像今日这样的小朝会。
嘉裕末年,随着那位大皇子裕王战死之后,嘉裕帝就曾主持过这样一场小朝会。那一次,孙康便有幸以钦天院院首的身份参加。而当时那份影响大离后来近百年的疏略,便是已故首辅李砚山所为。
后来,乾安末年,李砚山已死。乾安末年的那场小朝会,孙康同样位列其中。但那一次的疏略,却是乾安先帝亲自所做。但整体思想,却依然还是按照当初李砚山的思路来进行。
然而这一次,当下的时局,已经和当初李砚山预想的局面,相差甚远。所以这一次的疏略,已经无法再按当年李砚山的思路继续下去,只能重新决定。
谁能决定未来大离的整体走势?谁有这个能力?谁有这个胆量?
余福?庆王?还是今日有资格站在养心阁内的其他几人?
似乎都不行。
所以,答案只有一个。
这份策略,是离景原自己拟定,后由皇帝离平确定,最终今日在这场小朝会上被提出来的。
如此年轻,便要决定大离的未来了吗?
真是可怕啊!
孙康知道,恐怕直到现在,养心阁内的绝大多数人,都还在好奇,这份疏略到底是由谁拟定的?大家最大的猜测,恐怕都是皇帝离平本人。但孙康知道,皇帝陛下或许有这个心,但是绝对没这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