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匹马入咸安(下)(3 / 3)
大局已定。
……
宫城之内的这番变故,让所有人都有些目瞪口呆。
几乎所有人都没想过,这场围城之战,会以这样的方式落幕。原本大家都以为,强攻是在所难免。已经历经万年的咸安城,这次肯定是难逃一劫。却没想到,最终竟是兵不血刃,便拿下了咸安城。
从始至终,这场攻城战,只死了小皇帝一人而已。
随着离景原麾下直属战部入城,京城内的局势被很快控制。残存的禁军和城中戍防战部,在听说小皇帝已死之后,也再没了抵抗的斗志,纷纷投降。对于这些投降的戍防战部,离景原没有过分难为他们,只是派自己麾下的战将,接管了这些战部,然后将原本作乱的极少数人逮捕。这些人当中,有些只是听从小皇帝命令的,经过查实之后,离景原一律进行释放。而少数想要趁机兴风作浪之辈,离景原也没有留情,该杀的杀,该关的关。
在半日时间内,偌大的咸安城便被彻底控制住。以离景原的巨大声望,再加上各大世家的鼎力支持,京城内竟是没有掀起任何动荡。
与此同时,离景原对城外的围城战部下令,责令大多数战部,直接返回原驻地。只有离景原麾下最为精锐的原字部,以及原字部下辖的几支协同战部,得以留在京城。一些心怀叵测的世家大族,或许此刻还有观望的心思,想要谋取更多的利益,但在离景原的压制下,这些世家也难以掀起多大风浪,只能乖乖返程。
三日之后,京城群臣劝进。但令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离景原推辞不受,坚决不肯称帝。起初大家还以为,是离景原怕后世骂名,不肯轻易接受。但等到大家连续九次劝进,离景原依然坚决不受之后,局面开始变得有些尴尬起来。
最后,在离景原的授意下,司礼院副院首孙百成再次劝进。然而这一次,孙百成并未上表劝离景原登基为帝,而是上表希望离景原以监国之名,主持朝政。
这一次,离景原终于接受。
永和三年十月,离景原以监国之名,正式主持朝政。后终其一生,不曾称帝。 ↑返回顶部↑
……
宫城之内的这番变故,让所有人都有些目瞪口呆。
几乎所有人都没想过,这场围城之战,会以这样的方式落幕。原本大家都以为,强攻是在所难免。已经历经万年的咸安城,这次肯定是难逃一劫。却没想到,最终竟是兵不血刃,便拿下了咸安城。
从始至终,这场攻城战,只死了小皇帝一人而已。
随着离景原麾下直属战部入城,京城内的局势被很快控制。残存的禁军和城中戍防战部,在听说小皇帝已死之后,也再没了抵抗的斗志,纷纷投降。对于这些投降的戍防战部,离景原没有过分难为他们,只是派自己麾下的战将,接管了这些战部,然后将原本作乱的极少数人逮捕。这些人当中,有些只是听从小皇帝命令的,经过查实之后,离景原一律进行释放。而少数想要趁机兴风作浪之辈,离景原也没有留情,该杀的杀,该关的关。
在半日时间内,偌大的咸安城便被彻底控制住。以离景原的巨大声望,再加上各大世家的鼎力支持,京城内竟是没有掀起任何动荡。
与此同时,离景原对城外的围城战部下令,责令大多数战部,直接返回原驻地。只有离景原麾下最为精锐的原字部,以及原字部下辖的几支协同战部,得以留在京城。一些心怀叵测的世家大族,或许此刻还有观望的心思,想要谋取更多的利益,但在离景原的压制下,这些世家也难以掀起多大风浪,只能乖乖返程。
三日之后,京城群臣劝进。但令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离景原推辞不受,坚决不肯称帝。起初大家还以为,是离景原怕后世骂名,不肯轻易接受。但等到大家连续九次劝进,离景原依然坚决不受之后,局面开始变得有些尴尬起来。
最后,在离景原的授意下,司礼院副院首孙百成再次劝进。然而这一次,孙百成并未上表劝离景原登基为帝,而是上表希望离景原以监国之名,主持朝政。
这一次,离景原终于接受。
永和三年十月,离景原以监国之名,正式主持朝政。后终其一生,不曾称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