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后升职记 第12节(3 / 4)
在背后下黑后暗害他侄女的人固然可恨,可是若非他侄女不听劝阻,一再违背皇后的意思,他侄女完全可以避开这些算计。
如今他们身为娘家人,连替赵婕妤鸣不平,趁机从皇上那里谋取一些补偿的机会都没有不说,说不定还得罪了皇上。
当徐庆业收到皇后召赵家人进宫安抚赵婕妤的消息时,莫名感到心情极佳。
以往每当他的某个妾室遇到类似事件时,他都需付出一大笔好处安抚其背后的娘家。
有些平安生下孩子后,孩子夭折的,他甚至还需付出两笔好处。
这次即便已确认赵婕妤遇袭之事是人为,他也不用憋屈的再去安抚她与她的娘家,甚至还能直接表现出自己的不满。
只因皇后早在新版宫规守则,以及为赵婕妤准备的特行版宫规守则上注明,若有违背,后果自负。
这般直接明文将权责划分清楚后,遇到事情后,都不用扯皮,就能明确责任。
若是以前,遇到这样的事,赵家绝对会在第一时间跑到他面前哭诉一番,而他即便明知赵婕妤也有责任,也少不了要大出血,以息事宁人。
柳明月不知道自己无意间,又在皇上那边刷了一次好感,也不知道通过赵婕妤一事,让皇宫内外的许多消息灵通者,都认为她是名副其实的贤后。
即便有些人在暗地里骂她蠢,认为她是为了自己的贤后之名,连太子的前程都不考虑。
可是即便如此,他们自身也不得承认皇后之贤。
也就这么着,皇后在某些方面的信誉和口碑,无形之中就被正式树立起来,且在许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赵家派进宫的有赵大夫人与赵母两人,二人先去坤元宫后,没有多做停留,就被带到赵婕妤暂住的湖景阁。
看到自家母亲和大伯母的到来,躺在床上养胎的赵婕妤虽觉有些心虚,但她更多还是感到喜悦。
“大伯母、母亲,你们来了,不必多礼,快请坐。”
看着她女儿现在只能仰卧在床上,赵母心疼之余,也难免气恨女儿不争气。
“娴儿,不过月余不见,你怎么就那么不听话,将自己弄成这个样子呢?”
赵大夫人从旁道,“三弟妹,君臣有别,不可失礼,不知娘娘可好些了?”
有她大伯母帮忙解围,赵婕妤松了口气,让周围侍立的人都退出去后,才赶紧回道。
“好,好多了,有劳大伯母和母亲惦念,幸有皇后娘娘仁慈,赐了恩典,让我能见见亲人。”
赵母再次忍不住抱怨道,“上次见面时,我还跟婕妤娘娘说,皇后娘娘考虑事情周全,你只需听从皇后娘娘的安排……”
话未说完,就见一名医女带着两名宫女过来。
行过礼后,其中一名宫女动作熟练的递过去一碗汤,赵婕妤也习以为常的接过一饮而尽。
那名医女随即呈上提前备好一页纸,赵婕妤在上面勾了几下,又写下几个字后,才交还给对方。
等到三人退下去后,赵母忍不住问道。
“婕妤娘娘刚受过冲撞,正值关键时期,这药食方面,尤其要小心,怎可不做任何检查,就直接服食呢?”
赵大夫人也有类似担心。
赵婕妤心情有些复杂的回道,“母亲之前不是还在埋怨女儿,不听皇后娘娘的安排,才惹来此祸,听说为保证这些药食的安全,皇后娘娘制定了严格的流程,从最初的食材检测,到被送到食用者手中,都需层层签字确认,在此期间,需保证每一个步骤都不离开至少三人的视线。”
例如她在刚才喝完那碗汤后,需要勾选确认汤中是否有异味,送到她手中的时间是否与以往相同,送汤人员是否有变等,最后再签上她的名字、时间。 ↑返回顶部↑
如今他们身为娘家人,连替赵婕妤鸣不平,趁机从皇上那里谋取一些补偿的机会都没有不说,说不定还得罪了皇上。
当徐庆业收到皇后召赵家人进宫安抚赵婕妤的消息时,莫名感到心情极佳。
以往每当他的某个妾室遇到类似事件时,他都需付出一大笔好处安抚其背后的娘家。
有些平安生下孩子后,孩子夭折的,他甚至还需付出两笔好处。
这次即便已确认赵婕妤遇袭之事是人为,他也不用憋屈的再去安抚她与她的娘家,甚至还能直接表现出自己的不满。
只因皇后早在新版宫规守则,以及为赵婕妤准备的特行版宫规守则上注明,若有违背,后果自负。
这般直接明文将权责划分清楚后,遇到事情后,都不用扯皮,就能明确责任。
若是以前,遇到这样的事,赵家绝对会在第一时间跑到他面前哭诉一番,而他即便明知赵婕妤也有责任,也少不了要大出血,以息事宁人。
柳明月不知道自己无意间,又在皇上那边刷了一次好感,也不知道通过赵婕妤一事,让皇宫内外的许多消息灵通者,都认为她是名副其实的贤后。
即便有些人在暗地里骂她蠢,认为她是为了自己的贤后之名,连太子的前程都不考虑。
可是即便如此,他们自身也不得承认皇后之贤。
也就这么着,皇后在某些方面的信誉和口碑,无形之中就被正式树立起来,且在许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赵家派进宫的有赵大夫人与赵母两人,二人先去坤元宫后,没有多做停留,就被带到赵婕妤暂住的湖景阁。
看到自家母亲和大伯母的到来,躺在床上养胎的赵婕妤虽觉有些心虚,但她更多还是感到喜悦。
“大伯母、母亲,你们来了,不必多礼,快请坐。”
看着她女儿现在只能仰卧在床上,赵母心疼之余,也难免气恨女儿不争气。
“娴儿,不过月余不见,你怎么就那么不听话,将自己弄成这个样子呢?”
赵大夫人从旁道,“三弟妹,君臣有别,不可失礼,不知娘娘可好些了?”
有她大伯母帮忙解围,赵婕妤松了口气,让周围侍立的人都退出去后,才赶紧回道。
“好,好多了,有劳大伯母和母亲惦念,幸有皇后娘娘仁慈,赐了恩典,让我能见见亲人。”
赵母再次忍不住抱怨道,“上次见面时,我还跟婕妤娘娘说,皇后娘娘考虑事情周全,你只需听从皇后娘娘的安排……”
话未说完,就见一名医女带着两名宫女过来。
行过礼后,其中一名宫女动作熟练的递过去一碗汤,赵婕妤也习以为常的接过一饮而尽。
那名医女随即呈上提前备好一页纸,赵婕妤在上面勾了几下,又写下几个字后,才交还给对方。
等到三人退下去后,赵母忍不住问道。
“婕妤娘娘刚受过冲撞,正值关键时期,这药食方面,尤其要小心,怎可不做任何检查,就直接服食呢?”
赵大夫人也有类似担心。
赵婕妤心情有些复杂的回道,“母亲之前不是还在埋怨女儿,不听皇后娘娘的安排,才惹来此祸,听说为保证这些药食的安全,皇后娘娘制定了严格的流程,从最初的食材检测,到被送到食用者手中,都需层层签字确认,在此期间,需保证每一个步骤都不离开至少三人的视线。”
例如她在刚才喝完那碗汤后,需要勾选确认汤中是否有异味,送到她手中的时间是否与以往相同,送汤人员是否有变等,最后再签上她的名字、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