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后升职记 第2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顿时无言以对,昌国公本人甚至还松了口气,还好太子给府上留面子,没有提及刚在众人眼皮子底下发生的欺凌事件。
  “殿下说得对,锦昭能入宫,是我郭氏上下的荣幸,多谢殿下的厚爱!”
  等到正在应酬昌国公府女眷的郭锦秋得知的消息时,将郭锦昭带入宫中抚养一事,已成定局。
  昌国公夫人难掩羞愧的向侄女赔罪,“都怪我管家不严,又大意,才没及时发现府上竟然出这等乌七八糟的事,让小昭受了委屈,娘娘请放心,我一定会严查此事,重惩那些没有情义的东西。”
  郭锦秋神色淡然的回道,“大伯母言重了,府上人多事杂,大伯母太过忙碌,偶有疏忽,乃是在所难免,不过常言道,树大分枝,祖父已去,家中这几房,何不早些分清楚了。”
  不仅昌国公夫人难掩惊愕,在场的其他郭氏女眷也都深感震惊。
  她们怎么也没想到,过去一直端庄有礼、性格温柔和顺的六姑娘,在成为太子妃后,骤然变得这般强势。
  得知她弟弟被堂兄弟欺凌了,直接提议让昌国公府分家,更关键的是,她现在的身份是太子妃,说话的份量今非昔比,连昌国公都要慎重考虑。
  郭四夫人强笑着回道,“娘娘说笑了,府上老夫人还在,哪有提分家的道理?”
  昌国公府的大房和二房,是老昌国公的原配一系,四房和七房,出自继室,也就是现在的老夫人,其他几房都是庶出。
  郭家选择归附,接受大安的封赏后,现任昌国公便带着老夫人进京,住进皇上赏赐的国公府中,很有些上京为质的意思。
  除此之外,一同进京的还有四房、六房、七房,剩下的二房、三房、五房,都留在了边关。
  进京的几房,除了将几个年龄较大的儿子留在边关的长房,其余都是些选择安享富贵,没有什么能力的平庸之辈。
  进京住了近两年,郭锦秋当然了解府中情况,知道四房与七房的人,仗着有老夫人撑腰,在府中嚣张跋扈得很。
  在她成为太子妃之前,她也曾面对来自那两房人的冷言冷语,接到选她做太子妃的圣旨后,又听了许多酸言酸语。
  他们这么对她,郭锦秋还能忍,但是他们欺凌她的弟弟,让她实在忍不了。
  “四婶,老夫人是个什么身份来历,大家心里都有数,何必现在还要扯她做幌子?我们长房、二房愿意认她,她才能是老夫人,要不然,她只不过是个贵妾而已,认不清自己的身份,放纵你们四房、七房一错再错,坏了郭氏家风,有什么资格继续在府上当老夫人?”
  这番毫不掩饰其嘲讽和咄咄逼人的质问一出,顿令场上变得鸦雀无声,气氛凝重到极至,众人都不知该如何回话。
  老夫人本是老昌国公的妾室之一,只因她是原配的表妹,又有着在艰难时期,悉心照顾身受重伤的老昌国公的情分在,才在原配去世后,默认扶她做继室。
  只是按照历朝律法,扶妾为正乃是违之举,虽说是民不举官不究,但是讲究的人家都知道这是不合规的举动。
  何况老昌国公没给老夫人请封诰命,现任昌国公不是对方的亲儿子,更不会为其请封诰命,她*自己的两个儿子,这辈子都没为她请封诰命的能耐,她的身份也就一直处于不尴不尬的状态。
  何锦秋与这位名义上的祖母之间,素来只有面子情,慑于二房郭长平在郭家军中的实际继承人地位,对方也不敢对二房怎样。
  直到她与弟弟在短时间内,接连遭受失去父母双亲的打击,那些人认为他们二房彻底没了前程,才在他们姐弟面前毫不掩饰的露出自己的恶意。
  郭锦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切身体会到了何为世态炎凉、人情薄如纸,对昌国公府的这些所谓的血缘亲人,有了最为深刻的了解,也彻底寒心。
  直到皇上、皇后、太子相继出面,将她们姐弟从无望的深渊拉出来,公开给他们撑腰,郭锦秋才发现,有些时候,因利益而结缘,可能比以血缘为纽带的亲缘更可靠、更值得珍重。
  所以她在听说太子已经提出,要将她弟弟接入东宫和她作伴后,这个住了近两年的昌国公府,在她心中已变得毫无份量。
  而那些人,在她父亲还活着的时候,沾二房光、占二房的无数便宜,还嫌不够,如今竟因没能分享到她父亲战亡的遗泽,就欺凌她弟弟,她当然不会轻轻放过。
  说什么她祖父的遗泽,谁都知道,她祖父所留下的最大遗泽,就是世袭罔替的昌国公之位,与旁人何干,能被那些人所觊觎的,只有她父亲的遗泽而已。
  这趟回门之行,在双方的共同维持下,终以还算各谐的状态体面收尾。
  离开昌国公府后,太子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在昌国公府上假传母后的懿旨,义正言辞的提出要将小舅子接进宫,可事实上,他父皇和后母后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