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第576节(2 / 4)
在年轻人里,这种观点其实是很主流的,尤其是那些并不是吏目也不当兵的年轻人,指点江山、热血激昂的劲儿,很容易就被激发起来,动不动就畅想着六姐天兵一统宇内的光辉景象,毕竟这是被买活军连续不断的大胜滋养着成长起来的一代,对于如今的买活军,在军事上的绝对优势,他们有着绝对的信心,认为这是一种牢不可破的常识,并且应该自然地为全天下所知才行。
只有那些真正要做事的人,态度是沉稳的,“行,拿下来了就先派你进山去管生番,三年内把扫盲班教育都给通过喽!一年两班船,别说教材,连考卷都运不来,你自己设法解决吧!”
“是了,如今海船也是紧张,拥有远海航行经验的华夏海员,有资格做领航员的,满打满算都没有四百人——这远海还是放宽了,到满者伯夷也算的,真正到过果阿、非洲的,两百人都多了,就靠着两百人,你慢慢往科钦运兵吧。还是你想说,可以走陆路过来?那可真就是谢天谢地了,南洋的丛林,你去领教一二,再来说这话吧。”
吃了几句硬话,不算是真正打消这般不切实际的念头,跑过一趟非洲,尤其如果去过西非,见识到天地之大,这世上远离华夏的人数之多,方才能慢慢收敛掉心底这股子骄狂傲气。
李中孚和耿冲壁这样的暴论,也不算是多出奇,海员们早见得多了,且喜他们两人性子并不执拗,即便毛病难免,挨了这么几句,认识扭转得也比一般人要快些。逐渐抛开了自己的臆想,用切实的眼光来看待眼前的局势了,“果阿有这样的狂想,必然是认为能得到背后的身毒大公撑腰,他们之间的关系,竟如此紧密,让大公能冒着得罪买地的风险,也支持他们扣留我们的船只么?”
“弗朗机人和身毒贵族的联系的确紧密,除了他们抵达时间早,交游广阔之外,也因为他们能带来本地急缺的很多东西——如今的身毒大公热衷于修陵墓,弗朗机人带来了不少工匠,虽然也有被我们买地分去的,但也有些人留下。
再者,他们也能带来稳定的税收——这还是从我们这里从前的做法中,得到的灵感,所谓的包税制,倒是被他们给学去了!
除了大公之外,地方上的贵族,很多都愿意和他们合作,也就只有科钦这里的王公,比较特别,对于弗朗机人存有戒心,才刻意靠近我们买地,愿意和汉人合作,开放科钦,成为我们的常驻港口了。”
“包税制是?”
说来也是二十几年前的事,当时李中孚都没出生,等到他记事的时候,敏廷已经极度衰落,这种制度也仅仅局限于羊城港和壕镜海关,并没有在被买地取走的江南等地上继续,因此对这事很清楚的都是有年纪、有见识的人。
“包税制就是,这块土地由我管理,上头百姓也跟着我的规矩走,出产的货物完全归我自己,每年我给你上税——这个税额肯定要比你自己收上来的多一些,除此之外,你是不用派官吏去收税的,且我还会继续和你做生意,把货物卖给你,也从你这里买一些生活物资,一来一往,你也能见到好处。”
“啊?这——这不是与虎谋皮么!这所谓的包税制,不过是一口吞下土地之后,给的一点甜头罢了!难道还指望永远收取?哪个英明的皇帝,能允许这种制度的滥觞?”
李中孚虽然学的不是文科,但也一眼就看透了这制度的本质,不由得惊呼起来了。一旁大家都笑了起来道,“小先生这会儿倒聪明——不错,包税制对中央集权国家来说,是极大的损害。故而被视为是乱世之象,一个国家一旦开始卖官鬻爵、包税包田,那就离大乱不远了。可对身毒来说,它本来就乱得厉害,如今这皇帝已经算是大能为者,算是统一了身毒各地,不再是林立城邦——至少从表象上来说,是如此不假。”
但实际上呢,皇帝获取的仍然是一种名义上的效忠,一些常年来盘踞某地的贵族,依旧拥有该地区的‘专税制’,也就是说,他们虽然没有制定税金的权力,但封地的税收却是直接由他们来收取,而不是统一上收到国库或者是省库之后,再下发给各级官吏。如耿冲壁这样的聪明人,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一种封建制的变体么,我猜,这专税制必定是要由军事上的效忠来换取吧?”
“的确,所有的封建制,都是用承认某一块土地的管理权来换取军事支持,有了这种专税制,帝国在短短几十年间,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强大,那么未归顺地区的贵族受到的压力也就越大,如果不愿服从,那就会被征讨消灭,新的封地刚好给新的功臣。
如此,身毒各地都有大小不一的贵族王公,享用着封地的税收,虽然说不是世袭,但只要王室把官职继续给予子侄,那和世袭也相差无几,说不是世袭,只是为了把权力收在自己手心而已。”
介绍身毒情况的一级水手,同样也是船队的领航员,很认真地说——他同时也是外藩民俗政体的爱好者,在很多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文章,也有过影响较大的游记,算是半个游侠,这样的多面手在远洋船队里是很常见的,如今,水手早就不是地痞流氓的代名词了,反而是见多识广、博闻强识的代表职业。一个人如果做过远洋水手,不论转去从事什么行业,都是很加分的。
“同样,为了制衡贵族的权力,身毒皇帝还规定了一个制度,你们可猜到没有?”
面对他的设问,李中孚和耿冲壁回答得都很迅速,答案也类似,“诸侯之间,不分统属?”
“那必定是不分上下级,还要挑拨他们彼此的纷争仇恨,让他们难以联手了。”
“是了。”领航员也笑了起来,大概算是对两人的智商和学识给予了认可——还行,虽然稚嫩,但算是值得交往的可造之材。“我们在科钦住过一段日子,也曾受邀往内陆行走,去泰姬玛哈觐见过身毒皇帝,你们是想不到的,这身毒的百姓和贵族之间,差距能有多大——
本地人和统治者之间,甚至不是一个人种,肤色、长相区别都是明显,奉行的宗教也并不一致。别看科钦如此脏乱,泰姬玛哈城内却异常整洁,贵族过着文明奢侈的日子,所有的器具,甚至赶得上羊城港的享受,只除了没有那么多水泥屋子——但他们也买到了水泥来铺路,而且在泰姬玛哈城里,水泥路并不少见。”?“王室的日子,富裕至极,贵族也是衣食无忧,他们唯独只有两个烦恼,一个是要从自己的领地来收上税,这很不容易,因为领地的村落可能相距甚远,一个一个村去收很麻烦,而且百姓总是在想办法逃税;
第二个,就是和邻居的纷争,关于领地范围的摩擦,总是有的,在交界处的村落更是时常如此,在税收所有权上产生纷争是常有的事情,虽然可以去王室评理,但公道也不是每次都能到来,大家还都想着训练好自己的士兵,有便宜先占了再说。”
说到这里,李中孚也明白过来了,“弗朗机人能把果阿经营得固若金汤,想来就是满足了果阿以及附近贵族的这些需要——他们给果阿付的租金,只需要超过果阿本身能带来的税收,对持有此地的贵族来说,就不算是吃亏的,反而会因为果阿带来的繁荣贸易受惠——”
“而且,如果把自己的地租给他们去做种植园,每年省去了收税的麻烦,分文不少入账,又能和弗朗机人做买卖,买来火铳,在面对邻居时占有优势,那好处也就更多了。”
“是了。洋番的面孔很多,手段也狡诈,身毒国家强盛,便相当老实,多栽花少种刺,在南洋那些国家暗弱之地,又是一副面孔,至于说在黄金地的四大总督区,是怎么烧杀抢掠的,那就又不用说了。”
领航员冷静地道,“至少在身毒之地,他们能带来的好处,比我们买地多,我们买地的货虽然好,可好货,弗朗机人也能从我们那里买到转运过来,而我们可干不出包税制的事情,包税制想要不亏本,非得在种植园里,把土著往死了奴役不可。这种事我们买地的活死人是不做的!”
既不能包税,也不会卖出精锐的火器,而且对卫生的要求还很高很挑剔,买活军的船只,在身毒不如弗朗基商船受到欢迎,也就不奇怪了。要说果阿的弗朗机人,如果扣留了他们的船只,还真没法指望皇帝和果阿附近的当地贵族做主。
正所谓山高皇帝远,泰姬玛哈在几百里外,皇帝可能根本懒得管这个闲事,而当地的贵族,则只会拉偏架。想到这里,李中孚也终于感到了一丝应有的紧张,“呀,这可不好处置了,这么说,我们最好还是绕着果阿走了?直接去到下一个补给地,去大食人那里?”
“也得看他们想要什么,想闹到什么地步了。” ↑返回顶部↑
只有那些真正要做事的人,态度是沉稳的,“行,拿下来了就先派你进山去管生番,三年内把扫盲班教育都给通过喽!一年两班船,别说教材,连考卷都运不来,你自己设法解决吧!”
“是了,如今海船也是紧张,拥有远海航行经验的华夏海员,有资格做领航员的,满打满算都没有四百人——这远海还是放宽了,到满者伯夷也算的,真正到过果阿、非洲的,两百人都多了,就靠着两百人,你慢慢往科钦运兵吧。还是你想说,可以走陆路过来?那可真就是谢天谢地了,南洋的丛林,你去领教一二,再来说这话吧。”
吃了几句硬话,不算是真正打消这般不切实际的念头,跑过一趟非洲,尤其如果去过西非,见识到天地之大,这世上远离华夏的人数之多,方才能慢慢收敛掉心底这股子骄狂傲气。
李中孚和耿冲壁这样的暴论,也不算是多出奇,海员们早见得多了,且喜他们两人性子并不执拗,即便毛病难免,挨了这么几句,认识扭转得也比一般人要快些。逐渐抛开了自己的臆想,用切实的眼光来看待眼前的局势了,“果阿有这样的狂想,必然是认为能得到背后的身毒大公撑腰,他们之间的关系,竟如此紧密,让大公能冒着得罪买地的风险,也支持他们扣留我们的船只么?”
“弗朗机人和身毒贵族的联系的确紧密,除了他们抵达时间早,交游广阔之外,也因为他们能带来本地急缺的很多东西——如今的身毒大公热衷于修陵墓,弗朗机人带来了不少工匠,虽然也有被我们买地分去的,但也有些人留下。
再者,他们也能带来稳定的税收——这还是从我们这里从前的做法中,得到的灵感,所谓的包税制,倒是被他们给学去了!
除了大公之外,地方上的贵族,很多都愿意和他们合作,也就只有科钦这里的王公,比较特别,对于弗朗机人存有戒心,才刻意靠近我们买地,愿意和汉人合作,开放科钦,成为我们的常驻港口了。”
“包税制是?”
说来也是二十几年前的事,当时李中孚都没出生,等到他记事的时候,敏廷已经极度衰落,这种制度也仅仅局限于羊城港和壕镜海关,并没有在被买地取走的江南等地上继续,因此对这事很清楚的都是有年纪、有见识的人。
“包税制就是,这块土地由我管理,上头百姓也跟着我的规矩走,出产的货物完全归我自己,每年我给你上税——这个税额肯定要比你自己收上来的多一些,除此之外,你是不用派官吏去收税的,且我还会继续和你做生意,把货物卖给你,也从你这里买一些生活物资,一来一往,你也能见到好处。”
“啊?这——这不是与虎谋皮么!这所谓的包税制,不过是一口吞下土地之后,给的一点甜头罢了!难道还指望永远收取?哪个英明的皇帝,能允许这种制度的滥觞?”
李中孚虽然学的不是文科,但也一眼就看透了这制度的本质,不由得惊呼起来了。一旁大家都笑了起来道,“小先生这会儿倒聪明——不错,包税制对中央集权国家来说,是极大的损害。故而被视为是乱世之象,一个国家一旦开始卖官鬻爵、包税包田,那就离大乱不远了。可对身毒来说,它本来就乱得厉害,如今这皇帝已经算是大能为者,算是统一了身毒各地,不再是林立城邦——至少从表象上来说,是如此不假。”
但实际上呢,皇帝获取的仍然是一种名义上的效忠,一些常年来盘踞某地的贵族,依旧拥有该地区的‘专税制’,也就是说,他们虽然没有制定税金的权力,但封地的税收却是直接由他们来收取,而不是统一上收到国库或者是省库之后,再下发给各级官吏。如耿冲壁这样的聪明人,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一种封建制的变体么,我猜,这专税制必定是要由军事上的效忠来换取吧?”
“的确,所有的封建制,都是用承认某一块土地的管理权来换取军事支持,有了这种专税制,帝国在短短几十年间,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强大,那么未归顺地区的贵族受到的压力也就越大,如果不愿服从,那就会被征讨消灭,新的封地刚好给新的功臣。
如此,身毒各地都有大小不一的贵族王公,享用着封地的税收,虽然说不是世袭,但只要王室把官职继续给予子侄,那和世袭也相差无几,说不是世袭,只是为了把权力收在自己手心而已。”
介绍身毒情况的一级水手,同样也是船队的领航员,很认真地说——他同时也是外藩民俗政体的爱好者,在很多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文章,也有过影响较大的游记,算是半个游侠,这样的多面手在远洋船队里是很常见的,如今,水手早就不是地痞流氓的代名词了,反而是见多识广、博闻强识的代表职业。一个人如果做过远洋水手,不论转去从事什么行业,都是很加分的。
“同样,为了制衡贵族的权力,身毒皇帝还规定了一个制度,你们可猜到没有?”
面对他的设问,李中孚和耿冲壁回答得都很迅速,答案也类似,“诸侯之间,不分统属?”
“那必定是不分上下级,还要挑拨他们彼此的纷争仇恨,让他们难以联手了。”
“是了。”领航员也笑了起来,大概算是对两人的智商和学识给予了认可——还行,虽然稚嫩,但算是值得交往的可造之材。“我们在科钦住过一段日子,也曾受邀往内陆行走,去泰姬玛哈觐见过身毒皇帝,你们是想不到的,这身毒的百姓和贵族之间,差距能有多大——
本地人和统治者之间,甚至不是一个人种,肤色、长相区别都是明显,奉行的宗教也并不一致。别看科钦如此脏乱,泰姬玛哈城内却异常整洁,贵族过着文明奢侈的日子,所有的器具,甚至赶得上羊城港的享受,只除了没有那么多水泥屋子——但他们也买到了水泥来铺路,而且在泰姬玛哈城里,水泥路并不少见。”?“王室的日子,富裕至极,贵族也是衣食无忧,他们唯独只有两个烦恼,一个是要从自己的领地来收上税,这很不容易,因为领地的村落可能相距甚远,一个一个村去收很麻烦,而且百姓总是在想办法逃税;
第二个,就是和邻居的纷争,关于领地范围的摩擦,总是有的,在交界处的村落更是时常如此,在税收所有权上产生纷争是常有的事情,虽然可以去王室评理,但公道也不是每次都能到来,大家还都想着训练好自己的士兵,有便宜先占了再说。”
说到这里,李中孚也明白过来了,“弗朗机人能把果阿经营得固若金汤,想来就是满足了果阿以及附近贵族的这些需要——他们给果阿付的租金,只需要超过果阿本身能带来的税收,对持有此地的贵族来说,就不算是吃亏的,反而会因为果阿带来的繁荣贸易受惠——”
“而且,如果把自己的地租给他们去做种植园,每年省去了收税的麻烦,分文不少入账,又能和弗朗机人做买卖,买来火铳,在面对邻居时占有优势,那好处也就更多了。”
“是了。洋番的面孔很多,手段也狡诈,身毒国家强盛,便相当老实,多栽花少种刺,在南洋那些国家暗弱之地,又是一副面孔,至于说在黄金地的四大总督区,是怎么烧杀抢掠的,那就又不用说了。”
领航员冷静地道,“至少在身毒之地,他们能带来的好处,比我们买地多,我们买地的货虽然好,可好货,弗朗机人也能从我们那里买到转运过来,而我们可干不出包税制的事情,包税制想要不亏本,非得在种植园里,把土著往死了奴役不可。这种事我们买地的活死人是不做的!”
既不能包税,也不会卖出精锐的火器,而且对卫生的要求还很高很挑剔,买活军的船只,在身毒不如弗朗基商船受到欢迎,也就不奇怪了。要说果阿的弗朗机人,如果扣留了他们的船只,还真没法指望皇帝和果阿附近的当地贵族做主。
正所谓山高皇帝远,泰姬玛哈在几百里外,皇帝可能根本懒得管这个闲事,而当地的贵族,则只会拉偏架。想到这里,李中孚也终于感到了一丝应有的紧张,“呀,这可不好处置了,这么说,我们最好还是绕着果阿走了?直接去到下一个补给地,去大食人那里?”
“也得看他们想要什么,想闹到什么地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