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微臣始终觉得,巫蛊之术若能用于正途,其价值不亚于任何一门学问。”
  这是芊芊首次在邺城人士中,接触到如此开放的心态,暗暗吃惊:
  “大魏的臣子,都是如大人一般么?”
  “什么?”
  她摇了摇头,微笑:“多谢大人指点。”
  忽然,她敛起衣裙,郑重地行了个礼,
  “娘娘这是何意?”他面露困惑。
  芊芊道:“大人方才那一番话,犹如海上灯塔之光,冬日之暖阳,令妾身心中阴霾一扫而空,这还不值得感谢么?”
  女子行礼的姿态娴雅,那一双清亮的眸,含着微微的笑意,项微与一怔,与她错开目光,突然道:
  “臣听闻南照先王女,精通蛊术,技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她所养出的蛊,甚而有活死人肉白骨的神奇效用,为无数南照子民驱散了病痛与苦难,比之中土的医学也毫不逊色。”
  “娘娘既是先王女的同胞姊妹,想必对此也有一定钻研。微臣对此术颇感兴趣,不知可否请娘娘赐教?”
  宫规森严,此人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向她表露出对巫蛊一道的钦赏,所赞还是与她一母同胞的亲人……
  芊芊不禁生出几分亲切与好感。
  她面露歉意道:“大人谬赞。只是蛊术实非我所专,南照王室中,能将之运用到登峰造极境的也寥寥无几。
  我年少时因体弱多病,被送往谷中疗养,与阿姊接触甚少。阿姊一生精研蛊术,实为蛊术一道的天才……却未听说有何传世之作……只怕要让大人失望了。”
  尤记当初,阿母寻来教养过阿姊的草鬼婆,来教授她蛊术,但她不仅没学会还大病一场,八岁之前的记忆都忘掉了。
  她阿姊却是这一道不可多得的天才,垂髫之年便已几乎掌握了所有蛊术,只可惜一场意外,永远夺去了阿姊年轻的生命。
  阿姊的逝去,也是阿母心中永无法言说的痛。
  小时候她没少跟阿母争吵,总觉得阿母念念不忘阿姊,给自己的关切和爱意不够。
  阿母政务不繁便会耐心哄她,若是繁忙便送她些小玩意儿解闷,后来更是将她扔给草鬼婆一走了之。
  然而,自从那夜她差点从高处坠落后,阿母便好像一下子苍老了十岁,抱着她摸着她的脑袋说,“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从此,阿母再也不逼着她去学那蛊术了,只求她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就行。
  那一次,也是她第一次见着阿母落泪。
  也是那一天她才知晓阿母对她的爱其实一点儿也不比对长姊的少,所以她才那般笃定,不会是阿母给她和谢不归种下的情蛊。
  还是那般害人的亡国夏姬。
  南照先王女,卒于十八岁……项微与叹息:“先王女如此年纪逝去……实为兰摧玉折、玉碎香销,不能与之结交,引以为小臣平生一大憾事。”
  芊芊叹道:“大人之哀思,妾身心领,阿姊生前才德兼备,宛若天上明月,今虽暂隐云后,光辉犹照人心。”
  她正色看着项微与,“君身居邺城,与之相隔千里,却仍能记着阿姊,悼念阿姊,此情令妾身纵使身在异乡,也倍感慰藉。有道说,情人易寻,知己难得。”
  “阿姊在九泉之下知道还有大人这样的知己记挂着她,也一定会感到欣慰和高兴的吧。”
  “娘娘过誉,臣不过是以道心观世。”项微与道,“修道之人,本应心怀天下,悲悯众生。娘娘之言,令臣愧不敢当。吾之悼念,不过沧海一粟,娘娘若能因此而感到一丝慰藉,吾心甚慰,只愿先王女在天有灵得以安息,娘娘亦能常怀喜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