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开考(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色已大亮,在林家大宅外面,停靠了几架略显着陈旧的马车。
  一行人各自坐着马车,缓缓前行。
  众人一路上都是沉默着,默默温习经义,却并不如何紧张。
  童子试本身只是考校士子对于经义的熟稔程度,并不算难。
  他们都是自六岁启蒙开始,就在学习各种经义,到现在十五岁,已经九年。
  九年时间,都是在家学之中度过的,各自学习进度如何,都是心里有数。
  区区童子试,不算什么。
  也只有那些读不起书的寒门士子,才会在这一关有些困难。
  毕竟读书也是需要花费的,尤其是一读就是九年。
  童子试参考有年齿要求,必须在十五岁至二十五岁之间。
  由县中组织考试,道脉出人监管,每年考题都有变化,但大体上取的人数不会相差太大。
  需要再次强调的一点是,大部分时候科举都是指的道经科,因取的是可以修法之人。
  获得童生功名后,就有了合法修行的权利。
  如果没有这身功名,再偷偷修法,就只能沦为野修、散修。
  一经查出,本地道脉有权进行驱逐乃至于击毙。
  《大夏律》有言:非法修行,即为野修,道脉自处之,可击毙、驱逐,不限。
  此律一出,顿时散修数目大大减少,少数修为高深散修,则是受得安抚,都有各自封赏。
  尤其是散修之中的地仙,更是纷纷开宗立派,总结道法,自成一脉。
  道脉与朝廷合作,联合打击野修散修,垄断各自修道外物资源。
  此律实行已逾七千载,如今中原十几州内,几无散修存在。
  在这个可以修行,可以长生的世界,可持续再生的修行资源也是有限的,道脉垄断资源,朝廷合法打击,已经再无散修生存的土壤。
  童生试,每三年一科,但凡适龄者,都可参与,一旦入选,会获得参与秀才考试的资格,同时官府录入功名,下发一份大路货色的筑基法门。
  能修出什么暂且不说,起码给了天下人一个机会,没有完全堵塞芸芸大众的修行之路。
  这一步棋更是显得高明,端的是釜底抽薪。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在这样道法显圣,神圣诸多的世界,先行一步的仙人数目已经不少,完全可以监督天下,彻底断绝后来人修行的道路,以免分薄有限的修行资源。
  但是这样一来,整体社会顿时就会变成一潭死水。
  更是会为后来埋下祸根。
  试想一下,当你知道你身处在一个可以靠着自家修炼从而长生不死,永享仙福的世界时,你会不会羡慕,会不会想着取追寻长生之法?
  假如对方不肯教你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