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制度(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是不然,哼哼,就凭设局那人手段,非要这凌家小子,卖儿卖女,闹个家破人亡不可!”
  林志清捻着长须,淡淡一笑:
  “你在族里,少出门,不曾结交这等下九流人物,所以见识得不多,却不知这里头害人的勾当多得很呢!”
  “光是读书万卷,从书本上,你是学不到这里面的东西的,以后倒是可以见识下······总之以你现下身份,这些市井小人物,是断不敢坑骗到你头上的,反而会想方设法地巴结上来·······多见识一番,或对你未来有益。”
  “好了,闲话少说,我这话没别的意思,族里收回那些田,是为了保住那些田,而不多留给你钱财,也是为你考虑。”
  “一来,你一稚子,保不住那些田,二来,太多钱财反而会惹来觊觎·······大体上,族里规矩还算是出于善意,存的是一片拳拳爱护之心,总是不会平白吞没了族里孤寡老幼的财产。”
  讲到这里,林志清自己就笑了起来:
  “以往也不是没有心怀怨念,以为不公的族人,不过等到成年时,都会归还田亩,这些年的收益族里也会补上,再说开其中究竟,也就都懂了········他们可没你争气,不到十七,就做出了好大一番事情!”
  听了这些话,林正阳确实心里舒坦了许多。
  从家族的观点看,这方面处置,确实没有太大问题。
  父母双亡的稚子,几乎没可能保下那些财产。
  不说外人,就连同族中人,岂有不眼红那两百亩田的?
  不要以为两百亩少,十五亩就是一公顷,真见到了就知道两百亩到底有多大了。
  《汉书·食货志》载李悝这言:“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一石半。”
  这是指亩产粟1.5石。
  《管子·轻重乙》河:“河淤诸侯,亩锺之国也”。这就是说,经过淤
  灌的肥沃土壤,产量较高,亩产1锺,即亩产10石。
  1石合0.333市石,折成后世,1市亩产粟1.524市石,1市石粟重135市斤,即当时亩产粟205.8市斤。
  一家“百亩”,合后世市亩32.8亩,则一家总收获的原粮相当于今市斤6750斤。
  此世大夏,风调雨顺,各地都有地祇看顾,更有风雨之神,因此一亩能收获三百斤到四百斤粮食。
  一百亩就是三万斤到四万斤粮。
  按粮价十钱一斤计算,每岁产出怎么也能换到四五十万钱,折合白银就是四百两。
  这已经是非常大的一笔收获了。
  即便还需要交税,而粮价也有变动,这也是能让人眼红的一笔财产。
  论收益稳定,堪比地球上现代的房地产。
  稳定,保值,租出去就有收益。
  在当下人眼中,两百亩上好的水田,就等于北上广的一套几百平的好房子,其价值实在不菲。
  这等财产,放在一个不经世事的小孩子手里,就连林正阳自己都觉得不靠谱。
  也难怪族里会出手。
  族里真不管不顾,早晚得有人动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