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曹操走了(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当曹操从昏迷中清醒过来之后,就已经是这样一副局面了。
  曹真率领幸存的四万多襄阳守军艰难的回到了汝南郡,周瑜则带着六万多吴军步兵返回了庐江郡。
  这一次规模空前浩大的襄阳之战,最后不出意料的以汉军成功夺取襄阳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当然这个圆满是针对汉军来说的,对魏国来说则是致命打击,真的是致命啊,曹仁、曹植、夏侯渊这一条条人命可都丢在这一战了,是曹操这些年征战史上最黑暗的一次。
  魏吴两国失去了襄阳城这个最西面的桥头堡,东吴从今以后也将不会再躲在魏国的背后,他们也将直面汉军的威胁了,江东再也不是那个与世隔绝的安全岛。
  而和襄阳之战同步进行的东海广陵之战,更是以汉军大获全胜而告终,曹操不但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和最忠勇善战的宗族大将,还永远的失去了两个沿海的富庶的大郡。
  失去东海和广陵两郡的大片土地、物产和人口,还有下邳城的巨大财富和许多重要的文献档案。
  曹操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司马懿真是与众不同,别人都是抢劫金银,抢劫人口,他却去抢劫档案文献和书籍。
  不过正是因为司马懿这一不按常理的出牌,可是给魏国带来了巨大的混乱。
  许多档案记录都无法查询,无论是税收还是土地丈量,都没法进行,好多行政事务要从头来过,整个魏国政府机构都陷入了瘫痪状态。
  曹操遭受了这一系列的沉重打击,尤其是曹植、曹仁、夏侯渊的先后离世,让曹操伤心欲绝,抑郁萦怀,长使英雄泪满襟。
  头疼病发作的越加频繁,几乎无法理政,魏国大小政务军务都由曹丕代劳,荀从旁辅佐。
  曹操已经是卧床不起,自知命不久矣,他将文武群臣,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招至病榻旁,准备交待后事。
  魏王的王位自然是由世子曹丕继承,曹丕在政治方面还是很有天分的,这一点不会改变。
  曹彰不通政事,但是带兵打仗还可以,十分勇猛,可以好好辅佐自己的兄弟。
  小儿子曹冲,也是神童一流,自幼就显示出了过人的智慧,不过年纪幼小,又体弱多病,曹操希望曹丕能照顾好这个小弟弟。
  他又看了看跪在武将行列排头的自家的宗族大将,只剩下一只眼睛的夏侯,不胜唏嘘。
  如今可堪一用的老一辈家族重臣只剩下夏侯一人了,曹仁、曹洪、夏侯渊都已经先他而去了,看来自己不久就能在另一个世界跟这些老兄弟聚首了。
  新一代的曹真、曹休虽然资质不错,也有些韬略,可是毕竟太年轻,还缺乏历练,原先最出色的一个夏侯尚,却背叛自己,投降了汉军。
  曹操看在夏侯和死去的夏侯渊的面子上,没有为难夏侯家的族人,否则叛逆之罪,最少也得诛三族。
  实在是人才凋敝啊,曹操只得将夏侯和荀任命为顾命大臣,委以托孤重任,由得他二人辅佐曹丕,治理魏国。
  曹操还提出来,下邳城现在距离前线太近,不适合再做为魏国的国都了,他认为谯县地理位置适中,人口也充裕,可以做为新的国都。
  此次襄阳和广陵的战事之后,魏国再次失去了东海、广陵、南阳三郡之地,国土面积再次缩水。
  曹操私下里叮嘱曹丕,如果到了最后事不可为之时,可以借助孙曹两家联姻和联盟的关系,举家逃到扬州去,越往南越好,为曹家保留一点香火,绝不能落到吕布手里。
  曹操早就看出来了,吕布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将自己视为头号敌人,通过种种手段来打击他,限制他,全力以赴的对付他,他不会将家族的命运放到吕布手里。
  所以他也早早谋划如何保留曹家香火的计划,即使寄人篱下,也在所不惜。
  他还知道他活着一天,魏国上下还是铁桶一块,可是只要他前脚咽气,后脚这个魏国就可能四分五裂。
  自从襄阳丢了,他就知道魏国的覆灭是早早晚晚的事,可惜他已经管不了这些身后事了。
  在曹操临死之前的一刻,他的脑海里更多的是过去的回忆。
  少年时和袁绍两人鲜衣怒马,游侠于京都洛阳,青年时追随皇甫老将军剿杀黄巾贼寇,诛杀十常侍,胆大包天的行刺董卓,反董卓联盟的孤军奋进,与吕布之间的恩恩怨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