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1 / 2)
郑放当即就被这声音定在了原地,好泼辣的女子,他喜欢。
于是郑放和这泼辣姑娘石妹成婚了,婚后两人不像一般人家稳定下来,反而像是各自找到了知音,两颗不安分的心碰在一起,想出去闯荡的愿望更热烈。
一来二去的,石妹靠着一个姓氏,坑蒙拐骗混进了石启村采石队,郑放也跟着一起进去采石了。
采石虽然是个累活儿,时不时总有危险,但架不住挣钱,光看老郑家这两年多起来的田地就知道。
郑放跟着媳妇在外地挣银子,郑老汉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种地。
没出几年,郑放抱着个奶娃子回来交给郑老汉,这就是郑守。
郑守跟着郑老汉长到六岁,郑老汉没了。
郑放没办法了,只能把郑守接到石启村去,可这样一来,郑家这一支在黑山村的根就断了。
郑守不同意,他要守着他爷,守着家里,但他六岁,拗不过郑放。
最后到底提着小包袱去石启村了。但是没过半年,有一天,就是平平无奇普普通通的一天,一个全身黝黑,破布盖不全身的小孩儿开了郑家的锁。
村里人称奇,凑近看,左看右看,看不出熟悉的影子,直到这小黑孩儿开口叫人,众人才觉出来,这是郑守啊。
郑守一个人从石启村回来了!
这可是稀罕事儿,隔着上百里地,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儿,咋就走回来了呢,这年头,外头挺乱的。
人们就问郑守,“咋就你自己回来了,你爹娘呢?”
“你回来就你一个人过啊。”
“去你大爷家,你大爷种着你家的地呢。”
对着村里人的闲言碎语七嘴八舌,郑守啥也没说,就一句话:“以后我叫赖娃子,我守着我爷,守着家里。”
人们当这孩子说气话,村长派人去石启村找郑放,忙着到处找孩子以为孩子丢了的郑放这才知道郑守一个人回村了。
但是他没办法,他刚得着女儿,小丫头刚两岁,离不了人。
他这一说,去送话村里人都为郑守感到心寒,说怨不得这孩子不跟着郑放过,郑放和他媳妇实在偏心的厉害。
就这样,郑守一个人过了四五年,直到郑放采石伤了腰回到黑山村,郑家的日子才是现在这般模样。
柳柏听完,心疼这个孩子,自己一个人长大,那么多年,可想而知多难熬:“可怜的紧,怎么想着找这孩子?”
“你想啊,赖娃子能自己一个人从石启村走回黑山村,难道还不能从黑山村走到大麦乡?这小孩儿,有本事呢。”
柳柏点头:“平日见着他就觉得他和一般的孩子不一样,改天让小满把他请到家里来吃饭。”
“好啊,小满一定开心,他俩难兄难弟,关系好着。”
第43章
郑守在山上砍柴。他不过也才十几岁的年纪,却已经能将斧头挥得呼呼生风。一张黑红的脸上,浓黑的眉毛聚在一起显出几分凶气,鼓着肌肉的胳膊抡起斧头,对着合抱粗的木头砍下去,不出几下就将老木头根砍成几半儿,将砍好的木柴捡起来放到一边儿,他继续在山里寻摸。
费力砍这些木头桩子不是为着拿回去自家烧,而是要挑到大麦乡去卖。要卖的柴火品相得好,得是又粗又结实的,而且等过两天天气再冷些,把这些柴火烧成炭,价钱还能更高。
光靠着砍柴烧炭,他每年都能攒下半两银子,别说在村里的小孩儿中间,就是在一般的乡下人家里,他也算小富。
砍完柴火,挑起来下山,他边走边算着自己的积蓄,算着所有银子加起来离着起一座新房子还差多少。 ↑返回顶部↑
于是郑放和这泼辣姑娘石妹成婚了,婚后两人不像一般人家稳定下来,反而像是各自找到了知音,两颗不安分的心碰在一起,想出去闯荡的愿望更热烈。
一来二去的,石妹靠着一个姓氏,坑蒙拐骗混进了石启村采石队,郑放也跟着一起进去采石了。
采石虽然是个累活儿,时不时总有危险,但架不住挣钱,光看老郑家这两年多起来的田地就知道。
郑放跟着媳妇在外地挣银子,郑老汉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种地。
没出几年,郑放抱着个奶娃子回来交给郑老汉,这就是郑守。
郑守跟着郑老汉长到六岁,郑老汉没了。
郑放没办法了,只能把郑守接到石启村去,可这样一来,郑家这一支在黑山村的根就断了。
郑守不同意,他要守着他爷,守着家里,但他六岁,拗不过郑放。
最后到底提着小包袱去石启村了。但是没过半年,有一天,就是平平无奇普普通通的一天,一个全身黝黑,破布盖不全身的小孩儿开了郑家的锁。
村里人称奇,凑近看,左看右看,看不出熟悉的影子,直到这小黑孩儿开口叫人,众人才觉出来,这是郑守啊。
郑守一个人从石启村回来了!
这可是稀罕事儿,隔着上百里地,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儿,咋就走回来了呢,这年头,外头挺乱的。
人们就问郑守,“咋就你自己回来了,你爹娘呢?”
“你回来就你一个人过啊。”
“去你大爷家,你大爷种着你家的地呢。”
对着村里人的闲言碎语七嘴八舌,郑守啥也没说,就一句话:“以后我叫赖娃子,我守着我爷,守着家里。”
人们当这孩子说气话,村长派人去石启村找郑放,忙着到处找孩子以为孩子丢了的郑放这才知道郑守一个人回村了。
但是他没办法,他刚得着女儿,小丫头刚两岁,离不了人。
他这一说,去送话村里人都为郑守感到心寒,说怨不得这孩子不跟着郑放过,郑放和他媳妇实在偏心的厉害。
就这样,郑守一个人过了四五年,直到郑放采石伤了腰回到黑山村,郑家的日子才是现在这般模样。
柳柏听完,心疼这个孩子,自己一个人长大,那么多年,可想而知多难熬:“可怜的紧,怎么想着找这孩子?”
“你想啊,赖娃子能自己一个人从石启村走回黑山村,难道还不能从黑山村走到大麦乡?这小孩儿,有本事呢。”
柳柏点头:“平日见着他就觉得他和一般的孩子不一样,改天让小满把他请到家里来吃饭。”
“好啊,小满一定开心,他俩难兄难弟,关系好着。”
第43章
郑守在山上砍柴。他不过也才十几岁的年纪,却已经能将斧头挥得呼呼生风。一张黑红的脸上,浓黑的眉毛聚在一起显出几分凶气,鼓着肌肉的胳膊抡起斧头,对着合抱粗的木头砍下去,不出几下就将老木头根砍成几半儿,将砍好的木柴捡起来放到一边儿,他继续在山里寻摸。
费力砍这些木头桩子不是为着拿回去自家烧,而是要挑到大麦乡去卖。要卖的柴火品相得好,得是又粗又结实的,而且等过两天天气再冷些,把这些柴火烧成炭,价钱还能更高。
光靠着砍柴烧炭,他每年都能攒下半两银子,别说在村里的小孩儿中间,就是在一般的乡下人家里,他也算小富。
砍完柴火,挑起来下山,他边走边算着自己的积蓄,算着所有银子加起来离着起一座新房子还差多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