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而,茶饼一入口后,来自绿茶的清爽气息, 以及一股仿若雨后青草的特殊香气, 让他们彻底颠覆了对这茶饼的认知。
  茶饼的外边一圈滚着杏仁和核桃碎,咬下去时很酥脆, 但茶饼里面的口感却是绵软似糍粑,让人意外又惊喜。
  没有人能抗拒绿茶的清香, 蘸酱新鲜又果味十足, 两者搭配在一起, 如同咖啡和炼奶的搭配, 淡淡的苦涩之后,是绵长又余味无穷的回甘。
  五位评审刚刚吃过羊方藏鱼和胭脂鸭脯这两道肉食大菜, 此时吃到这茶饼,只觉得口中的腥腻全都被这清爽的茶香一扫而光,整个人都焕然一新, 仿若在这寒冷的冬末之时,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初春的气息。
  “这里面的馅料是……?”
  一位评审察觉到茶饼如此与众不同的秘密来自于馅, 绿茶饼一般都是用芋泥做馅, 但这里的馅料绝对不是芋泥的味道。
  再一看馅料的颜色也是绿色, 不过茶饼的外皮是宛若春天的新绿, 馅则好比盛夏的艳绿, 色泽更为厚重一些。
  细细一品, 这种淡淡的青草香气, 竟让人联想到了青团。
  青团是一种江南的特色小吃,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圆圆滚滚的青色团子, 不甜不腻,让人一吃就会爱上。
  身为苏州人,对青团绝对不陌生,评委们皆很诧异,她竟然突发奇想地用艾草汁拌糯米粉,用做青团外皮的方法来制作茶饼的馅儿?
  从横切面来看,整个茶饼共有四层,两侧是浅绿色、用绿茶粉做的饼外皮,中间有一层深绿色的青团层,青团层的下面还有一层薄薄的米黄色、磨得极细的莲蓉层,为绿茶饼更添一层口感。
  莲子,艾草,绿茶,杏仁、核桃皆是带些苦意的食材,如果不蘸酱,光吃这饼,绝对是绿色养生爱好者的最爱。
  而果酱则是由柳丁、青橄榄、苹果柚肉、以及腌制后的柚子皮切成的细丁制成,鱼莜全程没有放过糖,只在果酱里放了些蜂蜜,果酱也是纯天然的,甜味不重,且带着可口的酸味,绝不会喧宾夺主地盖过茶饼的风头。
  “没想到我们这位选手年纪轻轻,竟然对食材的味道有如此精细的把控力,”一位最年长的白发评审放下筷子,微微笑着,毫不掩饰对鱼莜这位后辈的欣赏,
  “这茶饼的味道重一分,则过于苦涩,少一分则寡淡。相较于前一位选手,可可粉和胭脂鸭脯的相悖口感,她将青团和茶饼结合的创意,堪称是完美的案例,熬制的果酱也是滋味十足,无可挑剔。”
  坐在他右手边的另一位评审也表示赞同:“这茶饼看着普通,味道真的出人意料……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有如此优秀的后生,也是我们烹饪界的幸事。”
  面对前辈们的如此褒奖,鱼莜自觉有些担当不起,双颊羞涩地泛红,当下也只能用九十度的鞠躬来表达谢意。
  三道菜皆点评完,到了投票环节,五位评审需在各自题板上写出认为更胜一筹的菜品名字。
  写完之后,亮开题版,只有一位评审选择了羊方藏鱼,其他四位俱选择了鱼氏茶饼。
  公布完结果后,评委们也分别解释了这么选择的理由:这两道菜本不相上下,但他们觉得在题目的理解上,鱼莜更胜一筹。
  比拼的题目是“苦”,徐海师傅做得是药膳,而在鱼莜这道茶饼里,她至少用了十种苦味食材,充分地利用了食材本身的味道,而并非一味地使用中药材。
  药膳虽然也属于美食料理的范畴,但若纯粹用药膳来体现主题,未免有些投机取巧。
  鱼莜也觉得单论菜品的好吃及口感丰富,自己所做的未必就比第一名菜羊方藏鱼要强,她侥幸赢在对题目研究得更为透彻。
  这一场,她以四票对一票的压倒性优势取得了胜利,而徐海师傅并非就此淘汰了。为避免同组出现两个实力强劲的对手而错失英才,比赛还有复活赛制度。
  等六组选手全部比完后,所有被淘汰的选手还会再比两轮,选出两位优胜的选手,同优胜者一起晋级最后的八强。
  鱼莜这组比完,紧接着还有下一组。
  已经没自己什么事,鱼莜去后台摘掉了厨师帽,换回了平时穿的衣服,坐回在了观众席里。
  而薛非和白子烨早就坐在第一排视野极佳的位置等着她了。
  薛非曾亲眼见证她以第一名的成绩通关海选的削土豆挑战,知道她刀工了得,但没想到她真正烹饪的技术也那么高超,仅凭借一盘茶饼,就这么轻松地就赢了那位徐海师傅。
  心下又是钦佩又是自惭,搓了搓手说:“我再也不敢在你面前说我擅长做甜品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