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第41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承沉声道:
  “拟旨,传命工部,让其征调人员前往宜县,助郑国疏通宜县水道。所需物资民夫,让石城郡布政司使萧瑀全力供给,不得有误!”
  “另外,再给泸江那边也传一道旨意,让地方准备三牲三畜,祭祀泸江龙王。让其前往宜县,以泸江水脉之力相助,尽快疏通宜县江道!”
  萧承是很相信郑国在水利之上的才能的,既然他觉得伍子胥的计划并非无稽之谈,萧承自然当让手下人全力配合!
  汪直闻言,当即躬身应是。
  萧承抬了抬眉,忽然又道:
  “还有粘杆处那边,已经传来了消息。此前夏国朝堂之上,夏皇虞昭凌以及一众文武,也发觉了宜县之地的重要之地,开始动用安顺、邵阳两郡兵马,想要尽力阻拦。想来两国兵戈再起,也就在眼前了!。”
  说到这里,萧承神色一肃,看向殿中候着的冯保,沉声道:
  “夏国的各种应对、部署,钟子濯若是那边探听、接触得太多,便容易惹人怀疑。朕每年拨付给你东厂的银子不比尚虞备用处的少,所以这个时候,你东厂应当不会让朕失望吧!”
  说起来,虽然如今钟子濯升任二品绣衣使,但对于军械物资运转的情报、兵马调动的动向,反倒是不如此前任职西南转运司副使的时候清楚了。
  毕竟县官不如现管,西南转运司负责物资运转、兵马运输,军事情报那是随手可得。
  而绣衣使,虽然在夏国之中威势极重,但却无法光明正大地插手、询问军事。若是露出对这些情报表露出太过的关切,时间一长便难免引人怀疑。
  钟子濯如今的身份是极为重要的,自然要想尽办法,隐藏他的身份了。
  这句话,若是萧承在数月前询问,冯保还不免有些心中发虚。
  毕竟东厂在金陵城的各方面实力,都是不比粘杆处的。
  此前东厂的重心,一直放在云国内以及黎朝之中。直到黎朝归降之后,东厂这才抽调、派遣精干人手,进入夏国之中开始布局谋划。
  而且在夏国之中,东厂也没有钟子濯这个高阶绣衣使帮忙,所以实力发展不快,诸多表现一直都不如粘杆处。
  但是如今的东厂,经过半年的发展,却是也有了足够的底子。
  甚至在前些时候,萧承随意寻了个理由,安排着边流韵的师傅进入东厂效力,彻底将由音家弟子组成的情报网络,纳入了东厂麾下。
  所以此时,冯保在听到萧承的询问之后,神色昂然,当即道:
  “请陛下放心!如今金陵城不少权贵的府邸之中,都有我东厂的人手,探听军情安排,倒是比尚虞备用处那边更方便。”
  音家弟子,多以“乐教习”、“乐客卿”的身份,出入权贵府邸之中,入座权贵宴席之上。零零碎碎的消息,比绣衣使还要方便。
  萧承闻言,点了点头,沉声道:
  “接下来,你们有两件事要分别着手去!”
  郭解、冯保齐身行礼,道:
  “请陛下吩咐!”
  “第一,探听西南诸多消息情报,尽可能详细。这件事刚刚说过了,东厂更为方便,便由东厂负责打探!”
  “第二,查一查那个叫做宫英纵的人!他现在是绣衣使之人,尚虞备用处通过钟子濯去查,则更为轻松一些。”
  宫英纵这个名字,萧承曾经听说过两次。
  一次,是在纵横家章岳的口中听说的。还有一次,则是从粘杆处的情报而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