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第43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幸而陛下英明神武,使我大云国力正盛,国富民殷,全据西南六郡之后,可暂缓兵事,修造兵甲,广征兵马操练不停。待我大云国中兵马逾百万之时,一旦时局有变,便是我大云出兵,一统天下之时!”
  吴起闻言,却是当即反驳道:
  “兵不在多,而在‘治’。兵马众多,只会耗费国力供养。我云军现在兵锋所指之处,天下诸国莫能与之争,夏国屡战屡败。就算只有三十万精兵,也未必不能鲸吞天下!”
  赵奢亦是争论道:
  “吴大人所言不对,夏国疆域之辽阔,若无百万大军,如何能‘服天下’?此前江阳郡兵力匮乏,险为夏国所趁,难道不该以为警示吗!”
  【紫色训卡,兵家
  卡牌效果:使用之后,获得孙膑、吴起、尉缭、赵奢。每次战事胜利之后,皇威+1,民心+1。
  卡牌说明:上兵伐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
  孙膑,字伯灵,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是孙武的后代。
  因同窗庞涓嫉妒贤能,被处以刖刑而黥之,使其不得用于世。后投奔齐国,为齐威王任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孙膑晚年退隐鄄邑,设馆授徒,钻研兵法战策,著成《孙膑兵法》89卷,后世位列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武力71,文学83,智慧96,道德85,年龄25,统御95,政治80,魅力81,忠诚100,野心20
  吴起,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
  早年学儒,后弃儒学兵。效力鲁国时,指挥兵马击败齐军。转投魏国之后被重用,创立魏武卒,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
  后因魏武侯猜疑而转投楚国,进行变法,在短时间内成功增强了楚国国力,使楚国出现“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一度大败魏国,“马饮于大河”的强盛局面。
  后因变法得罪楚国守旧贵族,被杀。后世位列武庙十哲,七十二将之一。
  武力82,文学90,智慧94,道德71,年龄23,统御97,政治89,魅力89,忠诚100,野心34
  尉缭,战国兵家人物,魏国人。不知姓,名缭,秦王嬴政十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后,改称尉缭。
  他主张“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据传,其精通相面与占卜,认定嬴政面相刚烈,缺乏对百姓的仁德,曾多次尝试逃离。
  著有《尉缭子》一书,提出了治军的12条正反面经验。
  武力70,文学82,智慧93,道德84,年龄26,统御90,政治85,魅力83,忠诚100,野心40
  赵奢,赵国名将,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一。
  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因不惧平原君权势而秉公执法,被平原君举荐,掌管赵国赋税,使得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后任将,领兵伐齐,攻取麦丘。阏与之战击败秦国,威震天下,被封马服君。
  其通晓政治及军事,秉公执法,兼有识人之明,曾言其子赵括“不谓善”。
  武力73,文学80,智慧89,道德90,年龄28,统御91,政治87,魅力88,忠诚100,野心33】
  两方争论,一急一缓,一险一稳。
  是继续用兵,以三十万大军强压而上,全力消灭夏军有生力量,以求尽快平定天下?还是为了稳妥,也为了百姓生计,稍缓脚步操练大军,以待日后时机?
  萧承沉吟片刻,便沉声开口道:
  “昔日黎朝未有皇帝尊号,统治名不正言不顺,但只因占据天南之南多年,便有不知道多少人至今不忘,誓死效忠。黎朝都如此,更何况夏国?”
  云、夏两国之君,皆称皇帝,乃是天下公认。但黎朝君王,便没有了这份待遇,尊位低于两国君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