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第463节(2 / 4)
【辛弃疾,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领五十骑于大军之中,擒杀叛徒张安国。后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因朝中主和派当权,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抱憾病逝。
武力92,文学97,智慧90,道德93,年龄21,统御86,政治72,魅力89,忠诚100,野心25】
【陈庆之,南朝梁名将,出身寒门,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常与梁帝彻夜对弈,深受信任。
其善待士卒,颇富胆略,擅于把握战机。初领军临战,便率部击败北魏兵马。公元528年,陈庆之率七千白袍兵伐北魏,经历四十七战,平定三十二城,所向无敌,最终攻克了北魏都城洛阳。
武力30,文学70,智慧92,道德80,年龄19,统御89,政治75,魅力80,忠诚100,野心37】
第七十四章 突厥异动
夏国,金陵城皇宫之中,到处可见张灯结彩,大红色灯笼、桃符高高挂起,一眼看上去,显得很是喜庆。
虽然伴随着将江州郡彻底沦陷,西南局势已经彻底崩坏,再无挽回的余地。但明日便是除夕,如此民俗佳节,也总不能不过了不是?
当然了,此时夏国皇宫之中,也只是看着喜庆而已。实际上,夏国皇宫、朝堂,乃至民间,都弥漫着一股子凝重的气氛。
此时的谨身殿之中,便突然传来“啪”的一声闷响,以及怒斥之声。
夏皇虞昭凌暴怒地一拍御桌,对着殿中文武,怒呵道:
“德阳侯奋死作战,为国捐躯,朕为何不能给他应有的荣耀?”
殿中百官,看着虞昭凌暴怒之色,不由得微微一缩头,将头卖得更低了。
夏国朝中武臣队列最前方,老夏皇心腹,如今贵为车骑大将军的老臣董为,猛地一咬牙,出列拱手行礼,劝谏道:
“陛下,德阳侯之忠勇血性,我等亦是清楚。西南战事,德阳侯也尽了全力……”
“可陛下,这江州郡到底是在德阳侯手中沦陷的啊。朝野之间,因那西南战败,臣民多有不满,议论纷纷。如今陛下执意要给德阳侯死后哀荣,让天下臣民如何想?”
朝中几名老臣见状,也纷纷出列,躬身劝道:
“陛下,当估计天下臣民之心啊!”
“德阳侯殊荣可以给,但不妨过了这段时间啊。”
“请陛下三思!”
这夏国,自太祖皇帝建国称制以来,强盛之时万国来朝,哪怕是最衰弱之时,那国力也是位列天下诸国之首。
习惯了上国地位的夏国百姓,对于如今西南对敌云国,战事一败再败,自然感到了极为不满。
齐默之前是西南招讨司副使,有节制西南文武、都督战事之责,江州郡的丢失,无论如何都和他脱不了干系。
在现在这个民意沸腾的节骨眼上,虞昭凌执意要给齐默死后殊荣,让夏国臣民如何想?
虞昭凌虽然正在气头之上,但经历了这么多历练的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冲动妄为的岐王了。
听着众臣的劝说,虞昭凌强忍心中愤愤,深吸一口气,方才咬牙道:
“派使臣立即前去云国,讨要我大夏诸将尸首,归来安葬!”
虞昭凌还是岐王的时候在军中效力多年,他自然清楚,对从军之人来说,马革裹尸并非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
但此时的他,碍于朝野阻力,唯一能为齐默做的,也就只有这件事了…… ↑返回顶部↑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领五十骑于大军之中,擒杀叛徒张安国。后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因朝中主和派当权,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抱憾病逝。
武力92,文学97,智慧90,道德93,年龄21,统御86,政治72,魅力89,忠诚100,野心25】
【陈庆之,南朝梁名将,出身寒门,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常与梁帝彻夜对弈,深受信任。
其善待士卒,颇富胆略,擅于把握战机。初领军临战,便率部击败北魏兵马。公元528年,陈庆之率七千白袍兵伐北魏,经历四十七战,平定三十二城,所向无敌,最终攻克了北魏都城洛阳。
武力30,文学70,智慧92,道德80,年龄19,统御89,政治75,魅力80,忠诚100,野心37】
第七十四章 突厥异动
夏国,金陵城皇宫之中,到处可见张灯结彩,大红色灯笼、桃符高高挂起,一眼看上去,显得很是喜庆。
虽然伴随着将江州郡彻底沦陷,西南局势已经彻底崩坏,再无挽回的余地。但明日便是除夕,如此民俗佳节,也总不能不过了不是?
当然了,此时夏国皇宫之中,也只是看着喜庆而已。实际上,夏国皇宫、朝堂,乃至民间,都弥漫着一股子凝重的气氛。
此时的谨身殿之中,便突然传来“啪”的一声闷响,以及怒斥之声。
夏皇虞昭凌暴怒地一拍御桌,对着殿中文武,怒呵道:
“德阳侯奋死作战,为国捐躯,朕为何不能给他应有的荣耀?”
殿中百官,看着虞昭凌暴怒之色,不由得微微一缩头,将头卖得更低了。
夏国朝中武臣队列最前方,老夏皇心腹,如今贵为车骑大将军的老臣董为,猛地一咬牙,出列拱手行礼,劝谏道:
“陛下,德阳侯之忠勇血性,我等亦是清楚。西南战事,德阳侯也尽了全力……”
“可陛下,这江州郡到底是在德阳侯手中沦陷的啊。朝野之间,因那西南战败,臣民多有不满,议论纷纷。如今陛下执意要给德阳侯死后哀荣,让天下臣民如何想?”
朝中几名老臣见状,也纷纷出列,躬身劝道:
“陛下,当估计天下臣民之心啊!”
“德阳侯殊荣可以给,但不妨过了这段时间啊。”
“请陛下三思!”
这夏国,自太祖皇帝建国称制以来,强盛之时万国来朝,哪怕是最衰弱之时,那国力也是位列天下诸国之首。
习惯了上国地位的夏国百姓,对于如今西南对敌云国,战事一败再败,自然感到了极为不满。
齐默之前是西南招讨司副使,有节制西南文武、都督战事之责,江州郡的丢失,无论如何都和他脱不了干系。
在现在这个民意沸腾的节骨眼上,虞昭凌执意要给齐默死后殊荣,让夏国臣民如何想?
虞昭凌虽然正在气头之上,但经历了这么多历练的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冲动妄为的岐王了。
听着众臣的劝说,虞昭凌强忍心中愤愤,深吸一口气,方才咬牙道:
“派使臣立即前去云国,讨要我大夏诸将尸首,归来安葬!”
虞昭凌还是岐王的时候在军中效力多年,他自然清楚,对从军之人来说,马革裹尸并非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
但此时的他,碍于朝野阻力,唯一能为齐默做的,也就只有这件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