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世界杯前开始 第26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并且在有意而为之的情况下,几大投资项目的重点也都集中在了抖音短视频上,其他几个项目都只是提一嘴就揭过去。
  而在提及短视频的未来这一块上,周东升索性将年轻气盛贯彻到底,准备拿一下预言家的牌,将刚刚开始的16年冠以“移动互联网元年”之称。
  不但对元年将至侃侃而谈,同时也表示不单单是短视频,还有直播,电商等领域都是他所看好的,而他投资的项目也都分布在这些行业之中。
  如今这些字眼,分布在专访之中还并不起眼,唯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知晓其中的份量。
  相较于简单粗暴地那条短视频,这种类型的专访反倒是没有引起太多网友的关注,然而这番“移动互联网元年”之说,却是传到了一些有心人的耳朵里,引起了不少注意。
  不同的信息传播渠道,所针对的人群自然是不同的,而产生的效果也截然不同。
  而毫无疑问的是,周东升这三个字,借着这波舆论风波声名鹊起的同时,也意味着他正式走出幕后,走向台前。
  得到更多关注的同时,也会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好处,名利二字自古以来都是相傍相生的。
  2016年才刚刚开始。
  第472章 三年之期开始啦
  周东升没想到,怒刷了一波声望之后,自己竟然也短暂的体验到了什么叫做成名的烦恼。
  最简单直观的感受,不外乎是走在大街小巷之上的时候,竟然会有小姑娘盯着自己看,似乎是看着自己十分眼熟。
  辨认了一番之后,仿佛是认出了自己,随后又激动的掏出手机偷摸摸的拍照,似乎是想将照片分享给别人。
  那股兴奋劲,就像是遇到了什么明星一样。
  然而跟明星最大的区别,兴许就是认出来了,那人也没有上前打招呼,自然也不会有合影和签名的想法。
  这也让周东升内心有那么一点点小失望,咳咳。
  似乎是得到了一些关注,但是并不多,互联网和现实世界之间,还是隔着一层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的隔阂。
  尽管这波自我营销十分成功,但是这股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短短两三天之后周东升的生活也就基本回归平静了。
  除了怒刷了一波声望,同时个人抖音账号涨粉了一百多万粉丝之后,似乎也没有多大变化。
  就像是安迪·沃霍尔的十五分钟成名定律一样,在互联网时代之中,兴许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成名时间,可以得到普罗大众的关注。
  除此之外,也少不了老妈打过来唠叨的电话,还有手机上不断提醒你有一条新的微信消息……
  而这15分钟过去之后,一切就会重新回归平静,眼下周东升就是这种感觉。
  不过这番体验之后,周东升觉得,自己以前一直抗拒的站在聚光灯下的这种感觉,似乎也并不赖呀。
  怪不得,明星会对流量和曝光趋之若鹜,怪不得未来会有那么多草根网红想方设法的博出位。
  除了利益之外,单纯的出名对于普通人而言,也是一种甘之若饴的体验。
  亲身体验一番之后,周东升个人对于网红经济似乎也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悟。
  而在周东升体验成名快感这几天时间里,闻学网络也正式跟猪厂签订了b轮融资的合同,并且对外发布了公告。
  猪厂资本投资了闻学网络3000万美刀,相当于给出了3亿美刀的估值,折合人民币20亿市值左右,相较于a轮的5000万美刀估值,翻了好几番。
  同时,猪厂引以为傲的云音乐业务,也宣布会跟抖音短视频共享音乐版权,在音乐授权方面达成深度合作,互惠共赢。
  当丁三石出席金秒奖现场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人猜测,这是猪厂准备入驻短视频领域的讯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